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被谷建芬欣赏,最后却走进西藏成为香格里拉大使,她曾是地道的城市女孩,今天却师从梦参法师,她从未学过绘画,却在第一次办画展便得到素未谋面的著名策展人栗宪庭的帮助,连知名艺术评论家也称赞她“解决了当代艺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初次见面王子璇,我无法想象有着如此传奇经历的一位女子将有怎样的性情,各种猜测,竟让人在等待中有些忐忑。
门开了,子璇与风一起走了进来,一位女子,竟清透如此,令人浑不知已被带入纯净与空灵,却不知它们从何而来。“喝点什么?”我起身准备为她和同行的陶老师买些喝的,却被她们挡在原地,“快别客气,快坐着。”几分钟后,陶老师端上来两杯饮料,和三块糕点,“你一定还没吃早餐吧?”她看着我问到。第一次被受访者如此贴心地照顾,我如同在三伏天里喝下一杯特饮,而后来的聊天,也一起如特饮般清凉顺滑起来。
(小标)原来我可以这样“兼济他人”
2003年春夏之交,王子璇因非典来到成都,与友人们相聚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许是数十天的隐居生活给子璇带来一些新的沉淀,一日,她在庭前竹下一块巨石前凝望,随即轻声说到:我想画画。随即拿笔勾下两条粗略轮廓,旁人并没在意,只给了一些鼓励,不想几日后,子璇竟真的完成了9幅2米宽幅的非典题材大画。这一画,便没再停下,只是与5年后真正的佛像创作相比,那时更像是一个灵气女孩在朋友们面前得到的照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王子璇悲恸中画下一幅观音像,那画中,红与黑如废墟与鲜血,厚重、悲怆。而后的40多天里,她每日创作十几小时,直至已画不出形象,这便是后来的《悲墙》。回望子璇艺术成长之路,栗宪庭曾说《悲墙》的完成奠定了王子璇这个阶段的作品风格或语言方式,“其一,艺术之于王子璇,与悲悯爱心的祈祷和心灵的自我安抚是同一的,祈祷的过程就是绘画的过程。其二,画面繁繁复复的笔触过程,就是她反反复复的祈祷过程,如同佛教徒打坐时重复捻动念珠,或者反复念诵诸如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或其他佛经、咒语那样,因此形成繁繁复复的痕迹,就成为她的风格或语言方式。此后,王子璇沿着这种繁繁复复的笔触,开始以石窟艺匠雕刻佛像般的毅力和笔法,创造了一系列佛和菩萨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她把繁繁复复的笔触,发展成类似石窟佛造像工匠那种刀劈斧凿般的笔触。”
梦参法师在看过子璇的画后,曾对她说“你不能独善其身,还要兼济他人”,她最初无知无畏,只自顾自画画,对结识新交从未有过兴趣,只觉自行清修便已足够。直到后来被梦参法师一举一动间的慈悲所感染,才慢慢打开心门,让人来看她的画,“当我看到人们在我的画面前流泪,我才明白我该如何兼济他人。”有时你必须要在事情不知不觉间完成的时候,才看得到它的意义。王子璇说自己一直很傻,从来感受不到目标和压力,而这一颗毫无目的的初心,却也正是抵达彼岸的缘由。
(小标)“后来帮我的人真的一个个地出现了”
王子璇从小学习舞蹈,在后来的演出中,因嗓音条件出众被谷建芬收入门下,几年后,又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文化和设计,后来一本《消逝的地平线》逐渐种下她心里的香格里拉情节,寻梦般,王子璇在2000年与小柯、肖全、赵野等一众文化人一起前往香格里拉,但原本打算做的《寻梦得格里拉》音乐专辑,却在2002年子璇看到梅里雪山那一刻被放下了,同时被舍弃的,还有过去的生活。“我被梅里雪山的大美震撼了,它种了什么在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只知道它给了我力量放下一切。当时朋友们觉得我走火入魔了,但我清楚自己没有。”从那天起,王子璇就真的结束了从前的一切:音乐、名师、锦绣前程。
因为往返宣传香格里拉,当时的齐扎拉书记请王子璇做香格里拉的形象大使,在后来的时间里,子璇向当地因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们捐助了70万元,并发愿筹款在德钦县的雾浓顶修建起13座白塔,正对梅里雪山十三峰。佛塔完工前,她和几个朋友在甘孜州的居里寺运了两车经书和经幡置放在塔内。今天这13座白塔,已成为当地藏民们的敬拜之地,而正是在香格里拉的经历,让子璇与佛教结缘。“最初学佛是模模糊糊的,没有概念,在多次进入香格里拉的寺庙后,接触到学佛的人,我被他们的虔诚和修为所打动,才慢慢学习起佛法。”
在付出前,王子璇似乎从不想再留点什么给自己,或赚点什么给未来,这却成为后来水到渠成的一切被聚拢的因缘,就好像在追寻香格里拉后发现,它在哪里已不重要,“香格里拉就在你的心里,你的心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子璇第一次将画拿给梦参法师前,尚还战战兢兢,生怕老和尚无法接受当代艺术呈现的佛像,老和尚却在看过画后催促她尽快办展。“我做不到。”当时她还只有二十幅画,马上退缩了,老和尚没有多说,只告诉她:“你回去准备吧,会有人来帮你的。”“结果从第一个展的栗宪庭,到今天翟姐(翟永明)的出现,再到明年3月份台湾的展,帮我的人真的一个个地出现了。”王子璇说这些是缘分,她所做的,一直只专注于自己的画。
子璇从未系统学过一天绘画,她画画的方式在行家眼里多少有些奇怪。没有草稿,没有提前构图,只有在画布前的冥想,待感觉通透后,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作画,头、脚、口、鼻,伴有旋律和节奏的舞蹈般,一旦提笔便停不下来,哪怕持续数月。有朋友看她方法笨拙,借来几本美术专业书籍,却被她翻翻就放下了,对于学习,子璇自有自己的理解。“画画,形准不准不重要,每天练都会掌握。我也尝试过从头画到脚,最后脚就跑出画面了。因为学过舞蹈,我从绷脚尖的感觉开始,从脚尖开始画,感觉就对了。其实老师教的只是基本功,教不了你思想和想象力,有了灵魂的艺术才完整。我很幸运,不光有出世的高僧教我,入世的老师也在教我,他们不仅教了我技法,还打开了我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小标)从石头里“蹦”出的技法
王子璇喜欢汉代的画像石砖,由拓片而来的墨迹令她痴醉,于是她自己摸索出今日佛像画作这“刀劈斧凿”的风格。她的工具,是油画工具,她画法,是看似简单的笔触,佛陀的形象无论隐晦或具象,均能从中读出石刻的影子。曾与她同行去香格里拉的作家向以鲜说:“观赏子璇的绘画,不能不提及石头。从一块野石开始的绘画苦旅,石头或石刻的意味对于子璇来说,确实非同寻常。在那些广大虚空中呈现出来的佛陀形象,总让人若显若晦地看到石头的故事,甚至是中国石窟(云岗、龙门、安岳或大足)的某种重生。在子璇汪洋恣肆而又不失节制的笔触中,石刻的坚贞、石刻的残损、石刻的沧桑、石刻的温度与石刻的诗意,都一起聚集于纸背。于我而言,子璇笔下的似是而非的雪,代表着子璇灵魂中另一种追忆,虽然缥缈,却无比真实。而直接浮绘出来的影影绰绰,时常又给人有种雪花飞扬的错觉。雪花落在悲悯的石头上,落在佛的眼睑中,长久不被融化。” 人称陀爷的艺术评论家李陀,曾于敦煌石窟中流连忘返,赞叹之余,心中萌生出想法:以佛为主题的美术能不能在当代艺术中有一个位置?只是在多年的留意后,始终未找到能道出“拈花微笑”的美丽和庄严的画作。他也因此感叹:“实在太难了。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不是完全没有人涉及佛或菩萨、罗汉的形象,但那只是涉及,至少我没有见到一位当代艺术家自觉运用现代艺术语言,特别是现代油画语言,专门从事佛像的绘事。这一方面可能是艺术家们觉得佛像的绘制与当代艺术,在各种意义上都太“隔”,不知道如何在精神层面上把两者打通;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受制于他们惯用的材料和工具,当他们面对如何表达“佛相”的庄严以及“佛”的意义的复杂性的时候,必然在技法上遇到种种具体困难,比如怎么在创作中处理“写实”?又如何处理“象征”?如何处理“佛相”和“佛像”的关系?在创作佛的形象的时候,什么样的造型语言能够和佛的大慈大悲这一根本相合相应?这一切,都是当代艺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是王子璇短促的碎笔改变了李陀的看法。她摒弃了“线”这种绘画基本语言,而选择了笔触,然后融入自己对佛的态度,画佛的过程也是自己清净的过程,隐幽之间,便破除了佛像与当代艺术间的“隔”。渗入画布肌理的笔迹,将佛像简约为隐约的影像,这表达看似节制,却皆是随性挥洒。子璇说自己在画室工作十几小时也从不感觉腰背酸痛,这种身心的通达在她的画作中清晰可辩。“当代艺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就这样在她的点点轻拨间被化散开来。
(小标)“那一拜,拜的是你的谦卑心”
外界穿行着对王子璇画作的各种评论,面对各种看法与感触,子璇并不在意。“艺术没有对错,思想没有标准答案。一幅画画完了,只代表我完成了自己的想法,得再待看的人进入,它才完整。我画画的时候只安静地观照自己内心,不会去关注希望自己的画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今天的子璇豁达、自在,现在的绘画便是她的修行与生活。“你想过剃度出家吗?”我不禁好奇,“在没见过老和尚前,我在藏区时曾想过。后来老和尚告诉我修行无处不在,不一定非要去剃度。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信爷,而是融入生活后的作为。有人总做善事,心里却还是烦恼,那便只是一种善心,而不是学了佛法。”不过在面对一些无法理解佛法真谛之人时,子璇脸上仍然只有清透的神情,“每个的慧根不一样,理解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看到别人拜,自己也跟着拜,我觉得那也很好,那一拜,拜的不是一尊佛相,拜的是他的谦卑心,也许有的人拜了之后还是不开心,也有可能拜一辈子依然会恐惧生死,但那一刻他的心是诚的,便足够了。”
从王子璇身上,感觉不到愤怒、抱怨、沮丧、焦虑,似乎都被留在了梅里雪山上。“我过去看到不好的事也会生气,甚至还有洁癖,但现在我常坐在地上。”在香格里拉时,恶劣的环境无法足够卫生的条件,藏民们用刚干完农活的双手摸子璇,还捏粘粑给她吃,每年回香格里拉,藏民们都会来迎接这个香格里拉的女儿,“你回来了”是人们对她的招呼,那里已是她的家。
她一直在做的,只是傻傻地走。有时你并不需要自己辛苦抉择,命运早已安排好一切,就像香格里拉选择了她这个女儿,梦参法师选择了她这个弟子,绘画选择了她这个从未拿过画笔的画家。
佛教故事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独自走到圣城波罗奈斯城北边一个叫鹿野苑的地方,找到跟他一起出家修行的五位侍者,并向他们讲说自己悟出来的人生真谛。这被后人看作佛、法、僧的首次聚集,而鹿野苑,则是释迦牟尼最早说法的地方。回想王子璇起源于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渊源,这巧合可谓奇妙,只是今天的她,还走在以画济人的修行路上。
门开了,子璇与风一起走了进来,一位女子,竟清透如此,令人浑不知已被带入纯净与空灵,却不知它们从何而来。“喝点什么?”我起身准备为她和同行的陶老师买些喝的,却被她们挡在原地,“快别客气,快坐着。”几分钟后,陶老师端上来两杯饮料,和三块糕点,“你一定还没吃早餐吧?”她看着我问到。第一次被受访者如此贴心地照顾,我如同在三伏天里喝下一杯特饮,而后来的聊天,也一起如特饮般清凉顺滑起来。
(小标)原来我可以这样“兼济他人”
2003年春夏之交,王子璇因非典来到成都,与友人们相聚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许是数十天的隐居生活给子璇带来一些新的沉淀,一日,她在庭前竹下一块巨石前凝望,随即轻声说到:我想画画。随即拿笔勾下两条粗略轮廓,旁人并没在意,只给了一些鼓励,不想几日后,子璇竟真的完成了9幅2米宽幅的非典题材大画。这一画,便没再停下,只是与5年后真正的佛像创作相比,那时更像是一个灵气女孩在朋友们面前得到的照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王子璇悲恸中画下一幅观音像,那画中,红与黑如废墟与鲜血,厚重、悲怆。而后的40多天里,她每日创作十几小时,直至已画不出形象,这便是后来的《悲墙》。回望子璇艺术成长之路,栗宪庭曾说《悲墙》的完成奠定了王子璇这个阶段的作品风格或语言方式,“其一,艺术之于王子璇,与悲悯爱心的祈祷和心灵的自我安抚是同一的,祈祷的过程就是绘画的过程。其二,画面繁繁复复的笔触过程,就是她反反复复的祈祷过程,如同佛教徒打坐时重复捻动念珠,或者反复念诵诸如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或其他佛经、咒语那样,因此形成繁繁复复的痕迹,就成为她的风格或语言方式。此后,王子璇沿着这种繁繁复复的笔触,开始以石窟艺匠雕刻佛像般的毅力和笔法,创造了一系列佛和菩萨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她把繁繁复复的笔触,发展成类似石窟佛造像工匠那种刀劈斧凿般的笔触。”
梦参法师在看过子璇的画后,曾对她说“你不能独善其身,还要兼济他人”,她最初无知无畏,只自顾自画画,对结识新交从未有过兴趣,只觉自行清修便已足够。直到后来被梦参法师一举一动间的慈悲所感染,才慢慢打开心门,让人来看她的画,“当我看到人们在我的画面前流泪,我才明白我该如何兼济他人。”有时你必须要在事情不知不觉间完成的时候,才看得到它的意义。王子璇说自己一直很傻,从来感受不到目标和压力,而这一颗毫无目的的初心,却也正是抵达彼岸的缘由。
(小标)“后来帮我的人真的一个个地出现了”
王子璇从小学习舞蹈,在后来的演出中,因嗓音条件出众被谷建芬收入门下,几年后,又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文化和设计,后来一本《消逝的地平线》逐渐种下她心里的香格里拉情节,寻梦般,王子璇在2000年与小柯、肖全、赵野等一众文化人一起前往香格里拉,但原本打算做的《寻梦得格里拉》音乐专辑,却在2002年子璇看到梅里雪山那一刻被放下了,同时被舍弃的,还有过去的生活。“我被梅里雪山的大美震撼了,它种了什么在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只知道它给了我力量放下一切。当时朋友们觉得我走火入魔了,但我清楚自己没有。”从那天起,王子璇就真的结束了从前的一切:音乐、名师、锦绣前程。
因为往返宣传香格里拉,当时的齐扎拉书记请王子璇做香格里拉的形象大使,在后来的时间里,子璇向当地因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们捐助了70万元,并发愿筹款在德钦县的雾浓顶修建起13座白塔,正对梅里雪山十三峰。佛塔完工前,她和几个朋友在甘孜州的居里寺运了两车经书和经幡置放在塔内。今天这13座白塔,已成为当地藏民们的敬拜之地,而正是在香格里拉的经历,让子璇与佛教结缘。“最初学佛是模模糊糊的,没有概念,在多次进入香格里拉的寺庙后,接触到学佛的人,我被他们的虔诚和修为所打动,才慢慢学习起佛法。”
在付出前,王子璇似乎从不想再留点什么给自己,或赚点什么给未来,这却成为后来水到渠成的一切被聚拢的因缘,就好像在追寻香格里拉后发现,它在哪里已不重要,“香格里拉就在你的心里,你的心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子璇第一次将画拿给梦参法师前,尚还战战兢兢,生怕老和尚无法接受当代艺术呈现的佛像,老和尚却在看过画后催促她尽快办展。“我做不到。”当时她还只有二十幅画,马上退缩了,老和尚没有多说,只告诉她:“你回去准备吧,会有人来帮你的。”“结果从第一个展的栗宪庭,到今天翟姐(翟永明)的出现,再到明年3月份台湾的展,帮我的人真的一个个地出现了。”王子璇说这些是缘分,她所做的,一直只专注于自己的画。
子璇从未系统学过一天绘画,她画画的方式在行家眼里多少有些奇怪。没有草稿,没有提前构图,只有在画布前的冥想,待感觉通透后,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作画,头、脚、口、鼻,伴有旋律和节奏的舞蹈般,一旦提笔便停不下来,哪怕持续数月。有朋友看她方法笨拙,借来几本美术专业书籍,却被她翻翻就放下了,对于学习,子璇自有自己的理解。“画画,形准不准不重要,每天练都会掌握。我也尝试过从头画到脚,最后脚就跑出画面了。因为学过舞蹈,我从绷脚尖的感觉开始,从脚尖开始画,感觉就对了。其实老师教的只是基本功,教不了你思想和想象力,有了灵魂的艺术才完整。我很幸运,不光有出世的高僧教我,入世的老师也在教我,他们不仅教了我技法,还打开了我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小标)从石头里“蹦”出的技法
王子璇喜欢汉代的画像石砖,由拓片而来的墨迹令她痴醉,于是她自己摸索出今日佛像画作这“刀劈斧凿”的风格。她的工具,是油画工具,她画法,是看似简单的笔触,佛陀的形象无论隐晦或具象,均能从中读出石刻的影子。曾与她同行去香格里拉的作家向以鲜说:“观赏子璇的绘画,不能不提及石头。从一块野石开始的绘画苦旅,石头或石刻的意味对于子璇来说,确实非同寻常。在那些广大虚空中呈现出来的佛陀形象,总让人若显若晦地看到石头的故事,甚至是中国石窟(云岗、龙门、安岳或大足)的某种重生。在子璇汪洋恣肆而又不失节制的笔触中,石刻的坚贞、石刻的残损、石刻的沧桑、石刻的温度与石刻的诗意,都一起聚集于纸背。于我而言,子璇笔下的似是而非的雪,代表着子璇灵魂中另一种追忆,虽然缥缈,却无比真实。而直接浮绘出来的影影绰绰,时常又给人有种雪花飞扬的错觉。雪花落在悲悯的石头上,落在佛的眼睑中,长久不被融化。” 人称陀爷的艺术评论家李陀,曾于敦煌石窟中流连忘返,赞叹之余,心中萌生出想法:以佛为主题的美术能不能在当代艺术中有一个位置?只是在多年的留意后,始终未找到能道出“拈花微笑”的美丽和庄严的画作。他也因此感叹:“实在太难了。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不是完全没有人涉及佛或菩萨、罗汉的形象,但那只是涉及,至少我没有见到一位当代艺术家自觉运用现代艺术语言,特别是现代油画语言,专门从事佛像的绘事。这一方面可能是艺术家们觉得佛像的绘制与当代艺术,在各种意义上都太“隔”,不知道如何在精神层面上把两者打通;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受制于他们惯用的材料和工具,当他们面对如何表达“佛相”的庄严以及“佛”的意义的复杂性的时候,必然在技法上遇到种种具体困难,比如怎么在创作中处理“写实”?又如何处理“象征”?如何处理“佛相”和“佛像”的关系?在创作佛的形象的时候,什么样的造型语言能够和佛的大慈大悲这一根本相合相应?这一切,都是当代艺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是王子璇短促的碎笔改变了李陀的看法。她摒弃了“线”这种绘画基本语言,而选择了笔触,然后融入自己对佛的态度,画佛的过程也是自己清净的过程,隐幽之间,便破除了佛像与当代艺术间的“隔”。渗入画布肌理的笔迹,将佛像简约为隐约的影像,这表达看似节制,却皆是随性挥洒。子璇说自己在画室工作十几小时也从不感觉腰背酸痛,这种身心的通达在她的画作中清晰可辩。“当代艺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就这样在她的点点轻拨间被化散开来。
(小标)“那一拜,拜的是你的谦卑心”
外界穿行着对王子璇画作的各种评论,面对各种看法与感触,子璇并不在意。“艺术没有对错,思想没有标准答案。一幅画画完了,只代表我完成了自己的想法,得再待看的人进入,它才完整。我画画的时候只安静地观照自己内心,不会去关注希望自己的画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今天的子璇豁达、自在,现在的绘画便是她的修行与生活。“你想过剃度出家吗?”我不禁好奇,“在没见过老和尚前,我在藏区时曾想过。后来老和尚告诉我修行无处不在,不一定非要去剃度。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信爷,而是融入生活后的作为。有人总做善事,心里却还是烦恼,那便只是一种善心,而不是学了佛法。”不过在面对一些无法理解佛法真谛之人时,子璇脸上仍然只有清透的神情,“每个的慧根不一样,理解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看到别人拜,自己也跟着拜,我觉得那也很好,那一拜,拜的不是一尊佛相,拜的是他的谦卑心,也许有的人拜了之后还是不开心,也有可能拜一辈子依然会恐惧生死,但那一刻他的心是诚的,便足够了。”
从王子璇身上,感觉不到愤怒、抱怨、沮丧、焦虑,似乎都被留在了梅里雪山上。“我过去看到不好的事也会生气,甚至还有洁癖,但现在我常坐在地上。”在香格里拉时,恶劣的环境无法足够卫生的条件,藏民们用刚干完农活的双手摸子璇,还捏粘粑给她吃,每年回香格里拉,藏民们都会来迎接这个香格里拉的女儿,“你回来了”是人们对她的招呼,那里已是她的家。
她一直在做的,只是傻傻地走。有时你并不需要自己辛苦抉择,命运早已安排好一切,就像香格里拉选择了她这个女儿,梦参法师选择了她这个弟子,绘画选择了她这个从未拿过画笔的画家。
佛教故事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独自走到圣城波罗奈斯城北边一个叫鹿野苑的地方,找到跟他一起出家修行的五位侍者,并向他们讲说自己悟出来的人生真谛。这被后人看作佛、法、僧的首次聚集,而鹿野苑,则是释迦牟尼最早说法的地方。回想王子璇起源于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渊源,这巧合可谓奇妙,只是今天的她,还走在以画济人的修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