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选课走班”成为教学新常态的今天,各地进行了“选课走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模式大致有三:一是“零走班”模式,即“套餐选”模式,是学校根据教室资源及师资条件向学生提供有限的组合供学生选择。仅仅满足学生选考组合意愿的“走班”,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需求。二是“小走班”模式,即部分学科、部分学生的“走班”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选考科目,优先将选择相同科目的学生组成一个行政班,选择其他选考科目的学生流动“走班”到相应的班进行上课。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能不走班就不走班”。三是“大走班”模式,即全部学科、全部学生的走班,指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必修科目、选考科目及艺体学科全部走班,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可以给学生最大化的学习自由选择权,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其实,制约“选课走班”在各校落地生根的因素有很多,如师资问题、学校设施问题、班级管理问题等。实行“选课走班”后,同一教师不再归属于某一两个固定的行政班,有的教师可能还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同一教学团队的教师未必都平行地教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同一学段的学生未必修习相同的课程……如此复杂的情况,使得教学方式面临转变。如何以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旨在探讨“选课走班”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体系重建方法。
一、过程评价主要侧重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以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过程。对教师,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切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通过对学生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粗略的定性的描述,不能很好地解决定量的公平公正的评价问题,无法定量比较选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平均分增值评价法
平均分增值评价法是通过收集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绩进步水平实施评价,关注结果的动态变量。增值评价不是以单一的考试原始分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一种基于进步幅度的评价。计算出各教学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增值幅度和标准差,以此为基础,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引导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和不同团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针对性、适切性。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优秀学生、优秀班的评价问题,最优秀的个体没有增值,也无法定量比较选择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受到不同次、不同学科考试难度的影响,公正和合理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三、标准分增值评价法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它在原始分的基础上引入了平均分和标准偏差这两个参数,相对于传统的名次法更能科学地描述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由于“选课走班”制下,必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学生群体相同,可以通过标准分衡量出每个学生三科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从而通过位置对比来进行评价,评价流程与平均分增值评价法类似。
由于标准分描述的是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因而不受考试难度的影响,可较公正和合理地对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必选科目的教学进行评价。
对于选考科目,由于学生群体不同,各学科学生群体的相对位置就没有了可比性,所以标准分增值评价法就不能解决选考科目的评价。
四、数学建模评价法
各学科分数的等价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评价的难题,如何解决等价转换,是合理评价的核心。数学建模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建模的方法,建立不同学科分数间等价转换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进行教学评价。现简单介绍一种数学建模评价的过程。
建立这个数学模型是基于这些假设:a.大多数人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学习的能力是恒定的;b.大多数学习能力相近的人,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也相近;c.在满足a、b的前提下,学习能力相近的人,在一起进行一段时间的多学科学习后,进行测试,他们各学科成绩应该分布在相近的分数区间内。利用c的对应分数区间作为参照,各学科的成绩就可以进行等价转换。
学生的总学习能力(Y)和学生的各科原始成绩(X)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数学关系。现在,我们假设这种关系在数理统计中是最简单的线形模型Y=aX b。
学生的总学习能力(Y),用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衡量,比率=[语数外三科平均值/单科满分(150)]×100。
利用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由于语数外包括文科的学习能力,也包括理科的学习能力,另外语数外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以它们作参数,方便采集,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依据,不仅合理,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然后,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最小二乘法确定出回归系数a和常数b。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得知,这个数模的b特别小,所以现在为了简化处理数据过程,把线形模型简化为Y=aX,通过统计原理的均值法估算出回归系数a。
如,以评价选物理学科的学生甲为案例来说明:该学生语数外三科平均分是120。首先,先计算学生甲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语数外三科平均值/单科满分(150)]×100,计算结果为80。其次,在全年级学生中取与学生甲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80)相近的一定区间内的学生三科知識掌握比率的平均值(78),相当于和学生甲能力相近的总学习能力平均量化值。再次,计算在学生甲三科知识掌握比率相近的一定区间内的学生中,选物理学科的平均分(60)相当于和学生甲能力相近的物理学习能力平均量化值。有Y=aX的a= — =78/60=1.3。
所以,学生甲物理学科的原始分数等价转化为他的学习能力的数模为Y=1.3X,学生甲实际的物理分数为50,他的物理学习能力为78,和他的整体学习能力相当,说明学生甲的物理已学到了他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了。
用同样的方法,学生甲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都可等价转化为对应总学习能力值。
同一行政班学生甲和乙在各学科等价转化的总学习能力数值如表1:
这样可进行如下评价:一是对一个学生自身学习的评价,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甲只有物理学到了他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其他科和他的应有的能力水平有差距,很有进步的区间;二是可进行不同学生(任意)之间的比较,学生甲的全科学习能力高于学生乙,说明甲的能力高于乙。这样就解决了行政班内(所选科目不同)学生间的比较难题。三是不同班之间可用全科学习能力增值幅度和标准差来对比评价,从而解决了不同层次班的合理评价问题。
这种建模评价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确立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能满足“选课走班”的实践,体现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分的教育”转向“人的教育”,实现育人价值的终极回归。
总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学校“选课走班”制下,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要以“人本化、激励性”为指针,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 徐德明)
其实,制约“选课走班”在各校落地生根的因素有很多,如师资问题、学校设施问题、班级管理问题等。实行“选课走班”后,同一教师不再归属于某一两个固定的行政班,有的教师可能还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同一教学团队的教师未必都平行地教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同一学段的学生未必修习相同的课程……如此复杂的情况,使得教学方式面临转变。如何以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旨在探讨“选课走班”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体系重建方法。
一、过程评价主要侧重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以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过程。对教师,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切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通过对学生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粗略的定性的描述,不能很好地解决定量的公平公正的评价问题,无法定量比较选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平均分增值评价法
平均分增值评价法是通过收集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绩进步水平实施评价,关注结果的动态变量。增值评价不是以单一的考试原始分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一种基于进步幅度的评价。计算出各教学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增值幅度和标准差,以此为基础,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引导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和不同团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针对性、适切性。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优秀学生、优秀班的评价问题,最优秀的个体没有增值,也无法定量比较选择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受到不同次、不同学科考试难度的影响,公正和合理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三、标准分增值评价法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它在原始分的基础上引入了平均分和标准偏差这两个参数,相对于传统的名次法更能科学地描述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由于“选课走班”制下,必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学生群体相同,可以通过标准分衡量出每个学生三科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从而通过位置对比来进行评价,评价流程与平均分增值评价法类似。
由于标准分描述的是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因而不受考试难度的影响,可较公正和合理地对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必选科目的教学进行评价。
对于选考科目,由于学生群体不同,各学科学生群体的相对位置就没有了可比性,所以标准分增值评价法就不能解决选考科目的评价。
四、数学建模评价法
各学科分数的等价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评价的难题,如何解决等价转换,是合理评价的核心。数学建模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建模的方法,建立不同学科分数间等价转换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进行教学评价。现简单介绍一种数学建模评价的过程。
建立这个数学模型是基于这些假设:a.大多数人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学习的能力是恒定的;b.大多数学习能力相近的人,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也相近;c.在满足a、b的前提下,学习能力相近的人,在一起进行一段时间的多学科学习后,进行测试,他们各学科成绩应该分布在相近的分数区间内。利用c的对应分数区间作为参照,各学科的成绩就可以进行等价转换。
学生的总学习能力(Y)和学生的各科原始成绩(X)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数学关系。现在,我们假设这种关系在数理统计中是最简单的线形模型Y=aX b。
学生的总学习能力(Y),用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衡量,比率=[语数外三科平均值/单科满分(150)]×100。
利用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由于语数外包括文科的学习能力,也包括理科的学习能力,另外语数外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以它们作参数,方便采集,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依据,不仅合理,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然后,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最小二乘法确定出回归系数a和常数b。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得知,这个数模的b特别小,所以现在为了简化处理数据过程,把线形模型简化为Y=aX,通过统计原理的均值法估算出回归系数a。
如,以评价选物理学科的学生甲为案例来说明:该学生语数外三科平均分是120。首先,先计算学生甲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语数外三科平均值/单科满分(150)]×100,计算结果为80。其次,在全年级学生中取与学生甲对语数外总知识掌握的比率(80)相近的一定区间内的学生三科知識掌握比率的平均值(78),相当于和学生甲能力相近的总学习能力平均量化值。再次,计算在学生甲三科知识掌握比率相近的一定区间内的学生中,选物理学科的平均分(60)相当于和学生甲能力相近的物理学习能力平均量化值。有Y=aX的a= — =78/60=1.3。
所以,学生甲物理学科的原始分数等价转化为他的学习能力的数模为Y=1.3X,学生甲实际的物理分数为50,他的物理学习能力为78,和他的整体学习能力相当,说明学生甲的物理已学到了他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了。
用同样的方法,学生甲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都可等价转化为对应总学习能力值。
同一行政班学生甲和乙在各学科等价转化的总学习能力数值如表1:
这样可进行如下评价:一是对一个学生自身学习的评价,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甲只有物理学到了他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其他科和他的应有的能力水平有差距,很有进步的区间;二是可进行不同学生(任意)之间的比较,学生甲的全科学习能力高于学生乙,说明甲的能力高于乙。这样就解决了行政班内(所选科目不同)学生间的比较难题。三是不同班之间可用全科学习能力增值幅度和标准差来对比评价,从而解决了不同层次班的合理评价问题。
这种建模评价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确立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能满足“选课走班”的实践,体现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分的教育”转向“人的教育”,实现育人价值的终极回归。
总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学校“选课走班”制下,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要以“人本化、激励性”为指针,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