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学习是指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佳的方案来取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达到学会学习、运用和学会创造的目的。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它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智慧等方面息息相关。现笔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通过情境的设置来达到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往往在导入阶段,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精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地进入本节课教学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24点”让学生带来扑克牌,两两一组,进行24点组合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再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环环紧扣的操作和展示活动,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构建了有效的心理效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数学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用生活眼光设计、优化数学命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真谛。
  二、以本为本,结合实际,有效运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资源”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重组,敢于批判和超越教材,以创造的精神来使用教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去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一个长方体纸盒,长47厘米,宽3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已经掌握正确解法的基础上,拓展教材资源,探索出“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计算方法。这一做法有以下优点:(1)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概念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2)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打下基础;(3)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可见,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地重组和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物弄清什么是圆的周长,然后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手中面值不同的硬币或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某些圆的周长时,教师提问:“你能什么方法测量我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吗?”这样,当学生发现原有的方法不行时,迫使学生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此时,教师再次设疑:“将一个一端系着一个小红球的绳子在空中旋转成圆形,这个圆的周长用滚动的方法能否测量?用‘绳测’的方法行不行?”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感到两种方法均有局限性,这就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创设条件。此时,教师说:“我们必须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才能适应每一个圆。”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布置了学习要求和任务:(1)量一量,自己手中圆形学具的周长大约是多少?(2)观察并思考,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学习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应该说,一次有效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千万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密切相关,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价值的问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观点,在学生的认知和课堂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可见,适时、恰当、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巧妙设问,激活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