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莜面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一回到家,最不能落下的就是“莜面宴”。
  莜面是由莜麦经过淘洗、晾晒、炒熟,然后磨制而成的。老家内蒙古包头一带的武川县、固阳县、乌兰察布盟,以及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都是“莜麦”的重要产区。
  莜麦,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燕麦”,据说已经有二千五百年的种植历史了。相传,汉武帝派军征讨匈奴,时间久了,汉军补给就跟不上了,危急时刻,汉武帝采纳大将军卫青的建议,命随军驻地垦荒,并从各郡征调大批劳力调往当时的河套地区,协助耕种,以供军需。但当地农作物产量很低,后来有个叫莜司的大臣敬献了一种麦子,一经播下,长势喜人且获丰产。汉军食此麦面,耐饥寒,经酷暑,军力大增,最后打退了匈奴。捷报传到京师,汉武帝龙颜大悦,亲自去河套地区犒劳三军,封莜司为大将军,并亲自命名此麦为莜麦。
  莜麦在我老家包头一带的栽培历史也有1100年左右。杨升《丹铅总录》称:“阴山南北皆有之,土人以为朝夕常食。”在我的记忆中,作为家乡主要农作物的莜麦是与“山药、大皮袄”齐名的三宝之一。视它为珍宝,并不因为是我们如今推崇的健康食品,而是家乡百姓可以果腹的救命饭。在过去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早晨起来,一碗热热的莜面糊糊下肚,家乡人一天的生活便开始了。到了中午,饭桌上的主食还是莜面,只是由汤汤水水的糊糊改成实实在在的蒸莜面。晚上,好光景的人家又喝糊糊,而孩子多、家境不好的就勒紧裤腰带早早睡下等天亮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我,经历过那样的困顿,也因此对莜面情有独钟。每当妈妈做莜面,一进家门,不用眼睛看,从屋内任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那种熟悉的清香。
  吃莜面讲究“三熟”。第一熟是“炒熟”,即在磨成面粉之前就把莜麦粒炒熟;第二熟是滚开的水把面粉“烫熟”;第三熟,就是上笼“蒸熟”。我们买到家的莜面自然已经是第一熟的,妈妈先将两碗浅褐色的莜面粉倒进一个大瓷盆里,一半放面粉一半开水,当面和水在筷子的搅拌下交融时,浓浓的香味带着温热弥漫开来,散发到每一个角落,沁入心脾。这是莜面粉独有的香味,不同于其他面粉,等热得烫手的面揉到光滑后,就可以制出各种花样。
  “莜面条条”是最常见最传统的做法。妈妈从一块和好的面块上揪下两个拇指大小的面剂子,分别搓成圆棒放在案板上,用小拇指后方手掌压住,手掌和案板成三十度角,向下用力将面团匀速来回揉搓并推移,就搓出圆形的面条,并且越搓越长。当掌下面团快用尽时可以再加面团,于是面条就会绵延不断地从手掌下流出。最后将搓好的面条按笼屉长短反复折叠放好就可以蒸了。
  搓莜面窝窝,是爸爸的拿手绝活。他先揪一小块面,放在刀背或光滑的石头上,若是怕黏,可以在刀背上稍微抹点油,然后用手掌将面推平了,用手指头揪起一端顺势一甩,在指头上卷成两寸长薄薄的空心圆筒,然后把一个个圆筒依次立在一起,放在笼屉中,从上一看仿佛整齐的蜂窝一样,家乡人叫它“莜面窝窝”。
  “莜面窝窝”,在晋中以南叫“莜面拷栳栳”,相传是一种源自唐朝的美味。唐国公李渊称帝前,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给他做了顿稀罕饭莜面窝窝,李渊蘸上辣椒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体强力壮。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去那里驻锡,路过静乐县,见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静乐人看到这种窝窝像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改称为“栲栳栳”。日久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山西、陕西、内蒙、河北、山东等地,成为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说到这栲栳栳,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李世民父子在山西太原起兵,就用它来犒劳三军的,栲栳有犒劳之意。
  还有一种做法,是“莜面鱼鱼”。揪一块小拇指肚大小的面块,搓成两头细中间粗的橄榄型,再用手顺势一压,就变成了小鱼形状,儿时,我们特别喜欢帮妈妈做“鱼鱼”,并乐此不疲。
  在家乡,祖辈们对莜面真是情有独钟,一样简单的粮食能变出几十种花样,像压饸烙、炒莜面、汆莜面、莜面栳栳、莜面拿糕、莜面擦擦,莜面蒸饺等等。虽然都是莜面,但做法不同,配料不同,滋味也就不同,各有妙香。
  做莜面的过程和包饺子差不多。每次做莜面的时候,爸爸妈妈总爱和我们唠叨一些他们年轻时候与莜面有关的经历,伴着莜面的香,往事回忆如同电影回放一样。
  解放初期,爸爸从呼和浩特来到包头固阳县工作,妈妈也从包头市区来到那里,两个人相爱成婚。我爸妈当时在县政府工作,那时交通不便利,时常要徒步到县里各个乡镇去开展工作,晚上吃住在乡下农民家里。从县城出发,去西边红泥井、西斗铺,南边的忽鸡沟,东边的兴顺西、大庙、东公茨老,每个村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十里八乡路远,天寒冰冻时暮,饥肠辘辘遍身寒”,敲开老乡家门,质朴好客的主人将客人让进烧得热热的土炕上盘腿坐下。农民们每次待他们以莜面和炒米,此时最感到温暖。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是家乡人的家常必备食物,取来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泡上一碗立马充饥解渴,周身变暖。
  在那个年代,拌莜面的羊肉汤、新鲜的蔬菜不是时时有的。秋季,老乡把丰收的土豆、胡萝卜、大白菜储存到菜窖中,随吃随取,一直吃到第二年蔬菜下来之前。他们还把切碎的圆白菜和芥菜、芥菜缨子、胡萝卜、红绿辣椒腌到一起,当地叫“烂腌菜”,微辣,酸爽可口,有一点像四川泡菜,是过冬最好调味品。用碗盛出些烂腌菜,另一碗盛点泡菜汤,呛热油和扎蒙蒙花,虽然是简单的酸辣味道,但拌在莜面里,立马使人胃口大开。此刻吃东西不只是填饱肚子,还可以体会一路上阳光的味道、风的味道、大山的味道、草的味道,那滑爽口感还合着天地人心……
  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吃莜面的浇头也讲究起来。妈妈一般会准备一荤一素两个热汤,一个凉汤,还要配上各种时蔬的菜码。它是这道食物的灵魂伴侣,荤素搭配,凉热相遇,才能让人获得最完美口感。
  荤的是蒸羊肉汤。肥瘦适中的新鲜羊肉切成小丁,放入葱花、姜末、花椒、大料、酱油、素油、少许香油和水,上笼屉隔水蒸半小时。是蒸,绝不是炒,也不是煮,只有蒸笼恰到好处的温度水分,才能保证鲜嫩的羊肉与加入水的调料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次次蒸汽的荡涤下彼此交融,缓缓散发出独具风味的肉香。它不焦不躁,没有油腻和腥臊,软嫩鲜香。
  素的是蒸西红柿青椒汤。拿一个大碗盛好切成丁的西红柿、青椒和辣椒,然后加入清水、酱油、花椒、葱、姜、蒜、素油、香油调和,与羊肉汤一样上笼蒸熟。
  凉汤也必不可少,用花椒、葱花、扎蒙蒙花、芝麻呛油,再放入酱油、醋和水调成盐汤。另外还要准备一碗捣好的蒜泥,一碗辣椒油。根据季节不同,可以配置不同的菜码备用。
  夏天是家乡一年中蔬菜最丰富的时节,蒜泥茄子、凉拌豆角、黄瓜丝、韭菜末、芹菜末、水萝卜丝、水萝卜缨子、白萝卜丝、毛豆、香菜、红辣椒碎、蒸熟的土豆、胡萝卜、南瓜,五颜六色满满一桌,看了就让人垂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蒜泥茄子,正宗的做法是,把两个大个带皮的圆茄子放进老式的灶台炭火中,慢火烘烤直到表皮酥黑,茄子的油往外溢就烤好了。小心地剥去外皮,再用手撕开盛盘,加入大量的蒜泥和适量的盐、醋,顿时茄子被炉火烘烤之后的焦香与调料的酸爽混合后的奇特香味扑鼻而来,一下就调动起人的味觉器官。可惜现在老式灶台已越来越少,此做法也渐渐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在爸爸妈妈口中,莜面的故事依然是不变的故事,做莜面的工序是不变的工序。锅里水煮开,莜面搁进蒸笼架在火上蒸上八分钟即可。蒸汽穿过每一个竹篾的缝隙均匀地向上绵延弥漫,在莜面的顶部结成晶莹的水滴,再向下回落到锅里。如此循环往复,面条从软粘微微地有了筋劲。将笼盖打开,在水蒸汽收缩散去的瞬间,面条便通体有了生气。
  不那么烫手了,妈妈将面条撕成一条一条,窝窝顺利地打散,取来一只大碗,冷热荤素各取所需。盛好汤汁,放入莜面夹上菜码,淋入红红的辣椒油、酸爽的陈醋,一口下去,大汗淋漓。
  老爸念叨家乡的俗语:“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点开水正好好。”在我们四代人温馨传承的家里,凝结着血缘、情感、时间、故土温度的莜面,始终粘粘地趴在我的心灵最深处,不仅仅是美味和记忆,更是一种情怀。莜面的那种口味和感觉,静静地流淌在我们温热的血液里,永远挥之不去。
其他文献
进入太行山腹地,距河南辉县70公里处,有一个海拔1752米的原始村庄——郭亮村,它地处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密林山中。抵达郭亮村,须穿行太行大峡谷,从沙窑乡乡汉寨坝顺天梯登崖顶。这条绝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扰着一代代山民。1972年春节,郭亮村十三名壮士顶着风雪,腰系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由此炸碎了祖辈的封闭与贫困,开辟了新道。  郭亮村
期刊
人活九十岁,是一件值得别人羡慕的事情,可是6月29日,陕西省乾县的一位89岁的老人杨满胜却选择用绳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老人所在的城关镇丈八头村村民称:“三个儿没人要老汉住嘛!三个儿子(房子)都盖得好得很。”  杨满胜89岁,在当下农村,也确实是长寿之人了,其自杀无疑是让人遗憾的。但透过杨满胜老人的自杀行为,我们显然还清楚地看到了一些农村养老问题的“短板”:  其一,子女孝心缺失的“短板”。俗话说“
期刊
近年来,全国各级团组织牢牢把握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工作和以促进学业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工作这两条主线,不断加大对新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支持力度,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在新疆建设和发展中奉献青春。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日前在团中央书记处专题学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举全团之力,整合多方资源
期刊
近日,首届“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青年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出席活动并讲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活动。启动仪式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主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介绍大赛情况。大赛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支持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创业青年代表、创业服务机构代表、创业投资机构代表等260余人参加。  首届中国
期刊
徽州人爱戏,由来已久。东晋时就有“宴会辄令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习惯,乡镇村野普遍唱戏,除婚礼、丧事上的演出,连败于诉讼或输于乡规也要罚戏一台。如此年年唱代代演,爱好“搭台唱戏”的徽州人最后竟将徽戏唱进皇宫,促成了国粹京剧华丽登场。  歙县诸多乡村至今留有不少雕栏朱楹、飞檐翘角的戏台,如璜田戏台、白杨王村戏台、堨田凹凸山房戏院等。乡村年轻人看戏台,情感上有一种自然的疏离;年长者看戏台,眼神中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多存活四年……”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去年,《时代周刊》以“一个没有蜜蜂的世界”为题做封面报道,美国甚至定8月17日为全国蜜蜂日。专家指出“与蝙蝠、鸟雀、蝴蝶一样,蜜蜂为每年作为约200亿美元食品来源的植物传播花粉,功不可没。然而由于疾病、农药和栖息地消失,蜜蜂和其他一些野生传粉昆虫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本期就带大家走近世界各地的养蜂
期刊
穿过国家图书馆大厅直下一楼,一个安静而热闹的展厅额外引人注意。音像展区里的屏幕上正放映着陕西汉中杆秤的制作过程,许多观众认真地浏览着周围每一个橱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物,报刊、理论文献、专项图书、音像制品……  7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持续一个月的展览顺利结束,展览展出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
期刊
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因地少人多,徽州本土的物资供给能力有限,人们蜂拥而出,学手艺、学做生意,求食于四方,由此形成一支强大的商业队伍——徽商。到明清时代,徽州商人已经多至成年男子的70%。  在光宗耀祖等宗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下,旅居外地的徽商们源源不断地将财富输回故土,兴文运,奖耕读,进而促使更多徽州子弟由科举入仕,亦儒亦贾,影响至今。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清晨,
期刊
关于星巴克的书很多,但是有些公开的“秘密”从来没有人分享过。比如星巴克座位的“秘密”。直到今天,星巴克座位的款式类型到底有多少,估计没有人去统计过。  单人无扶手沙发——这是比较舒服的沙发。可这样的沙发,不管你用电脑,还是想和对面的朋友聊天,都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有扶手单人沙发——有了扶手,自然舒服很多了,算是星巴克里的抢手货之一。但是从功能上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桌子仍然不适合使用电脑工作,就算
期刊
位于江西省南丰县中部的三溪乡石邮村,是一个风光旖旎,并以傩(nuo)闻名的千年古村。著名纪实摄影家晋永权曾和他的两名记者同事,从1995年开始在石邮村连续度过五个春节后,写出了介绍石邮村的专著《最后的汉族》,他认为“我们很难找到这样地道的汉族村落了。它是人们研究汉族文化和组织形式的一块微雕艺术品。”  独特的头人制度  石邮村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据说,村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子中的主体建筑建于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