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人谈金融与互联网之争 ⑤
积小成大,集腋成裘。只有在解决小问题上不断地推陈出新,银行才可能真正拥抱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带给银行业的变革。笔者从零售金融、消费者金融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快电子虚拟账户的立法进程。支付宝、财富通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个人银行卡账户下电子虚拟交易账户,这些互联网巨头通过电子虚拟账户很好地解决了金融服务的入口问题。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快制定“电子虚拟账户”立法,使其合法化、合规化。虚拟账户不应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护身符,银行增设电子虚拟账户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二是有利于银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核心账务体系;三是融资可由现金形态向电子账户形态的闭环,更好地控制风险。
其次,占领移动支付的制高点,搭建小额近场支付(NFC)的商用环境。4G时代已经来临,银行与有关移动运营商放弃技术标准的争执,以合作共赢、创造极致体验为出发点,尽快推出NFC应用标准,并集中两大行业能力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商用环境。笔者认为,在小额支付领域,NFC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交易体验也会好于“二维码”。总之,银行也好、移动运营商也罢,真的要放下部门利益之争,否则,只会成全移动互联支付。我们不能再坐而论道了!
第三,迎接大数据集成的时代。银行实际上处于一切商品信息交易的中枢,可银行长期扮演的只是一个“账房先生”角色,总认为把客户的账记好就OK了。在当下,这远远不够。客户与银行、客户与商家在线上交易的时间、地点、产品类别,是分析客户、挖掘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分类、差异化服务最重要的数据。淘宝可以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晴雨,百度可以反映春运的趋势,为什么银行的数据不能反映内需的阴晴圆缺呢?
中国银联是一个绝佳平台,新形势下应该有更多的行动,可以为银行争取这场竞争赢得许多的主动。银行的大数据集成,有许多文章可以做,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和利润增长点。没有理由规定,只有互联网金融可以大举进军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分享银行利润,未来银行不能涉足互联网最垄断的广告收入领域,银行不可能变成一家传媒企业,但拥有数据挖掘优势、同时具有资金流动信息和金融互联网基因的银行,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以预测的。
银行数据不在多或少,不在是否达到海量标准,关键是银行是否有利用数据的雄心,有入侵对手领域的魄力与行动。
第四,更加开明的监管。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竞争绝对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作为银行的监管部门,应该有更开明的态度,鼓励两者之间“并肩前行”创新文化。互联网的总体趋势是线上与线下模式(OTO)全面融合,银行作为传统行业,如果单纯地依靠线下方式发展业务,势必画地为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直销银行”、“网络银行”、“社区银行”已经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监管部门应鼓励有风险控制能力的银行在一些领域先行先试。
第五,银行间的亲密合作。互联网大鳄的聪明之处在于充分利用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合理地切入了金融领域,如客户资料的审核、开户信息的登录、资金的存入、贷款用途的监管等,各家银行做得是无怨无悔。而银行之间是竞争关系,本来可以彼此合作的内容,为防竞争、为防信息泄露,同业之间本可以彼此采信的信息被人为地割裂,互不透露。银行之间这样做,一没取悦客户,二则成本奇高。在移动互联来袭之时,银行之间能否放弃门户之争,抱着以彼此合作共赢的思维,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呢?看看“余额宝”,看看“微信支付”就知道,受伤的不是一两家银行,而是全部。
(本文观点与本人供职单位无关)
积小成大,集腋成裘。只有在解决小问题上不断地推陈出新,银行才可能真正拥抱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带给银行业的变革。笔者从零售金融、消费者金融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快电子虚拟账户的立法进程。支付宝、财富通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个人银行卡账户下电子虚拟交易账户,这些互联网巨头通过电子虚拟账户很好地解决了金融服务的入口问题。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快制定“电子虚拟账户”立法,使其合法化、合规化。虚拟账户不应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护身符,银行增设电子虚拟账户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二是有利于银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核心账务体系;三是融资可由现金形态向电子账户形态的闭环,更好地控制风险。
其次,占领移动支付的制高点,搭建小额近场支付(NFC)的商用环境。4G时代已经来临,银行与有关移动运营商放弃技术标准的争执,以合作共赢、创造极致体验为出发点,尽快推出NFC应用标准,并集中两大行业能力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商用环境。笔者认为,在小额支付领域,NFC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交易体验也会好于“二维码”。总之,银行也好、移动运营商也罢,真的要放下部门利益之争,否则,只会成全移动互联支付。我们不能再坐而论道了!
第三,迎接大数据集成的时代。银行实际上处于一切商品信息交易的中枢,可银行长期扮演的只是一个“账房先生”角色,总认为把客户的账记好就OK了。在当下,这远远不够。客户与银行、客户与商家在线上交易的时间、地点、产品类别,是分析客户、挖掘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分类、差异化服务最重要的数据。淘宝可以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晴雨,百度可以反映春运的趋势,为什么银行的数据不能反映内需的阴晴圆缺呢?
中国银联是一个绝佳平台,新形势下应该有更多的行动,可以为银行争取这场竞争赢得许多的主动。银行的大数据集成,有许多文章可以做,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和利润增长点。没有理由规定,只有互联网金融可以大举进军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分享银行利润,未来银行不能涉足互联网最垄断的广告收入领域,银行不可能变成一家传媒企业,但拥有数据挖掘优势、同时具有资金流动信息和金融互联网基因的银行,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以预测的。
银行数据不在多或少,不在是否达到海量标准,关键是银行是否有利用数据的雄心,有入侵对手领域的魄力与行动。
第四,更加开明的监管。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竞争绝对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作为银行的监管部门,应该有更开明的态度,鼓励两者之间“并肩前行”创新文化。互联网的总体趋势是线上与线下模式(OTO)全面融合,银行作为传统行业,如果单纯地依靠线下方式发展业务,势必画地为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直销银行”、“网络银行”、“社区银行”已经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监管部门应鼓励有风险控制能力的银行在一些领域先行先试。
第五,银行间的亲密合作。互联网大鳄的聪明之处在于充分利用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合理地切入了金融领域,如客户资料的审核、开户信息的登录、资金的存入、贷款用途的监管等,各家银行做得是无怨无悔。而银行之间是竞争关系,本来可以彼此合作的内容,为防竞争、为防信息泄露,同业之间本可以彼此采信的信息被人为地割裂,互不透露。银行之间这样做,一没取悦客户,二则成本奇高。在移动互联来袭之时,银行之间能否放弃门户之争,抱着以彼此合作共赢的思维,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呢?看看“余额宝”,看看“微信支付”就知道,受伤的不是一两家银行,而是全部。
(本文观点与本人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