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宫里的房屋,大小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也不知是哪来的夸张说法。说来也怪,居京前后七年,进紫禁城不止一次,可在里面经常只顾东张西望,从未想要验证传说真假,更没有生过打听每间房用场的念头。大前年雪后访旧,陪友人穿过晦暗死寂的国画馆,撩帘出门眼前一亮:星巴克的分店,开在皇帝老子的后院了!卡布奇诺还没沾嘴,一个滑稽想法先冒出来,差点要我脱口而笑:假使溥仪不出宫,最后的半间房,他保不齐要专门用来煮咖啡。穿长袍念洋文的新派皇上,有时髦不赶,那才叫怪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表面似谓人性顽固难改,却更似比喻环境说变就变;人心思变,除了会打旁人的主意,就是要动环境的手脚。“全球化”先锋星巴克,堂皇进驻象征古老文明的皇家庭院,带给传统卫士感觉上的别扭,并不亚于看到心怀鬼胎的美帝小喽啰,胡乱弄套路易威登中山装,给咱敬爱的领袖换在身上。谁能不窝心,不光火?话说回来,难道不给星巴克开绿灯,反而请进一间“大碗茶”老店分号,那就皆大欢喜、万事大吉了?同样一间厢房,出租给洋商卖咖啡,还是赁给国人开茶馆,哪桩买卖来钱快来钱多,管故宫的自然比看故宫的心里有数。故宫的账房先生会生意懂赚钱,京城土地爷门槛精明也不差后人。四合院、小胡同好是好,可不拆不改,洋人不投资,大钱没法赚。同样一块地皮,拆瓦屋平房换摩天大楼,那租金是屈指可数的吗?故宫可能不会因星巴克坍塌,而老北京的被难与“全球化”不脱干系;人心变则江山易,里不应则外难合。动动江山无所谓,但可获之利不多只少,则无论如何行不通。亦官亦商的老爷,有脑袋钻,就不会管屁股。
天下树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城市异同并存,世间才会去单调多姿致。城如生灵,地貌生态更如性格脾气,人为扭曲变形,往远看则似乎福少祸多。曾经两过莎士比亚故里,然而并没有留存可爱记忆。那是一个英格兰传统乡镇,浓郁柳荫遮绿水,教堂民居鳞次栉比。远望端庄恬静,一派古雅风貌;及至过桥穿巷,始知内中俗不可耐:所谓故居实乃时人仿古复原,先前旧物状貌荡然无存;主街左右皆是的店家,橱窗陈列风格以及所售物品,与其他城镇并无相异;无往不利的跨国品牌连锁店,如大众餐饮宠儿麦当劳、星巴克和Costa Coffee,时装名店GAP、Next和玛莎百货,则不仅仅是比肩并立,更是陷我于迷惘——搬掉那幢假古董老房子,这里同其他任何一个小镇有什么差别?可惜斯时尚未意识到,改变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古镇。纽约媒体后来有调查说,因为国际连锁店和超级市场的介入,有特色的本地小本买卖,如肉摊、鱼店、五金行、裁缝铺和小酒吧,大都无力承受高涨的房租,正在日趋消亡;英伦小镇“相互克隆”,几乎尽失原先本色——“蒙上一个人的眼睛,用直升飞机空降到一个地方,他睁开眼则根本无法认出,当地与其他城镇有何不同”。三年前的统计说明,英国风格的特色店铺,比如肉铺和面包坊,已在以每周五十间的速度关张,而传统的小酒吧每个月都有二十家停业。“全球化”,或者说“美国化”,在用整齐划一的无形国际标准,悄然改造英国乡镇。别的国度有没有同遭此厄,其实容易联想。到处都变得像鼻子像眼,住在跟他人城镇没分别的地方,心不烦是很难。
再去星巴克做白日梦,不必幻想生活在别处了;在不远的将来,哪儿又会跟哪儿有两样呢?
(林贤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表面似谓人性顽固难改,却更似比喻环境说变就变;人心思变,除了会打旁人的主意,就是要动环境的手脚。“全球化”先锋星巴克,堂皇进驻象征古老文明的皇家庭院,带给传统卫士感觉上的别扭,并不亚于看到心怀鬼胎的美帝小喽啰,胡乱弄套路易威登中山装,给咱敬爱的领袖换在身上。谁能不窝心,不光火?话说回来,难道不给星巴克开绿灯,反而请进一间“大碗茶”老店分号,那就皆大欢喜、万事大吉了?同样一间厢房,出租给洋商卖咖啡,还是赁给国人开茶馆,哪桩买卖来钱快来钱多,管故宫的自然比看故宫的心里有数。故宫的账房先生会生意懂赚钱,京城土地爷门槛精明也不差后人。四合院、小胡同好是好,可不拆不改,洋人不投资,大钱没法赚。同样一块地皮,拆瓦屋平房换摩天大楼,那租金是屈指可数的吗?故宫可能不会因星巴克坍塌,而老北京的被难与“全球化”不脱干系;人心变则江山易,里不应则外难合。动动江山无所谓,但可获之利不多只少,则无论如何行不通。亦官亦商的老爷,有脑袋钻,就不会管屁股。
天下树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城市异同并存,世间才会去单调多姿致。城如生灵,地貌生态更如性格脾气,人为扭曲变形,往远看则似乎福少祸多。曾经两过莎士比亚故里,然而并没有留存可爱记忆。那是一个英格兰传统乡镇,浓郁柳荫遮绿水,教堂民居鳞次栉比。远望端庄恬静,一派古雅风貌;及至过桥穿巷,始知内中俗不可耐:所谓故居实乃时人仿古复原,先前旧物状貌荡然无存;主街左右皆是的店家,橱窗陈列风格以及所售物品,与其他城镇并无相异;无往不利的跨国品牌连锁店,如大众餐饮宠儿麦当劳、星巴克和Costa Coffee,时装名店GAP、Next和玛莎百货,则不仅仅是比肩并立,更是陷我于迷惘——搬掉那幢假古董老房子,这里同其他任何一个小镇有什么差别?可惜斯时尚未意识到,改变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古镇。纽约媒体后来有调查说,因为国际连锁店和超级市场的介入,有特色的本地小本买卖,如肉摊、鱼店、五金行、裁缝铺和小酒吧,大都无力承受高涨的房租,正在日趋消亡;英伦小镇“相互克隆”,几乎尽失原先本色——“蒙上一个人的眼睛,用直升飞机空降到一个地方,他睁开眼则根本无法认出,当地与其他城镇有何不同”。三年前的统计说明,英国风格的特色店铺,比如肉铺和面包坊,已在以每周五十间的速度关张,而传统的小酒吧每个月都有二十家停业。“全球化”,或者说“美国化”,在用整齐划一的无形国际标准,悄然改造英国乡镇。别的国度有没有同遭此厄,其实容易联想。到处都变得像鼻子像眼,住在跟他人城镇没分别的地方,心不烦是很难。
再去星巴克做白日梦,不必幻想生活在别处了;在不远的将来,哪儿又会跟哪儿有两样呢?
(林贤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