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较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认为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留下了太重的体育本科教育痕迹,现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缺少市场细分成果的支撑等,提出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研究,应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坚持与职业、市场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从而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本科教育;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8)07-0050-03
收稿日期:2008-05-06
作者简介:赖静(1976-),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LAI Jing1,LI Ming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ports,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port,Guangzhou 510663,China;2.Center of Sports Social Science,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ompared and analyzed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considered that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are too similar to objectives of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at objective orientation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nowadays is lacking in the support of subdivided market achievement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study of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basic enginee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education, 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occupation, market and actual needs, thus trying to open up a pa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features.
Key words: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在体育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等各种学历教育层次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从理论上看,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即称‘银领’。未来的20年,中国的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20%~40%。”这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在中国存在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借助成熟的体育教育成果,进一步厘清体育本科与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概念、主要界限和本质,从而为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广大从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提供帮助,从体育本科教育中汲取更多养分,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
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是从体育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仍然保留着“教育”的基本要素,紧紧围绕着“职业”和“技术”的养成,以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即针对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提高培养对象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体系。它与体育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同,因此,它虽然是独立的自成系统,但却并不脱离体育教育的范畴。它与体育本科教育一样,也担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源于体育本科教育
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由体育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临摹”而来。主要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等5大专业,同时根据自身对体育产业市场的判断和自身具备的软硬件实力,有所选择地开设了体育服务、体育经纪人、体育彩票等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体育业务专业。研究调查的广东、江苏和安徽等7所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在招生数量上都呈明显优势,在所设的专业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如2006年安徽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名额为70名,运动训练专业为50名,而社会体育、体育保健等其它专业的招生名额均为40名。因此,中国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联系全面而且深刻,如果说体育职业技术教育诞生的基础是体育中等教育(省、市级的体育运动学校等),那么,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成长的营养就是体育本科教育。
2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
体育职业技术和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同属“应用型”,其根本区别是具体规格的市场定位,即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注重的是操作层面上“做”的能力,主要是对具体技术、技能、技巧等的牢固把握和灵活运用,以及具备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而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注重操作层面上“会做”、“会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对在全面认识与了解体育基础上,体育理论和体育科研素质的培养。相对体育本科教育,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更加注重把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从理论上讲,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相当大的互补性,但在实践中,这种互补性并不可能替代竞争性,随着体育本科毕业生需求市场的不断成熟,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他们的求职定位将会有所下调,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当然,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也会利用自身操作方面的特殊优势,提升就业定位而积极参与体育本科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这是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发展趋势,也是体育行业特性带来的结果。
3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育职业技术和体育本科两个教育层次中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是中学(包括中学)以下,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包括了高水平运动员。因此,相互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就体育的行业特性而言,体育本科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各具优势,某种层面上看,两者间的“可替代性”甚至大于“互补性”,竞争的结果似乎难以预测。所以,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意图把基本的培养目标定位拔高,努力达到体育本科教育的高度,从而扩大生存发展的空间。但是,这样的做法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果,在把自己纳入体育本科教育竞争的同时,客观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把发展引向歧途。也就是说,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中,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兼顾或提升,虽因区域体育特别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暂时还未充分暴露其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不足,和目标定位准确性的欠缺,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从中看出我国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的差距,特别是在职业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的落后。其实,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或目标定位方面余留的讨论空间越大,对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阻碍就越大,这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4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定位剖析
社会体育需求的专门人才培养,对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都是最具潜力、最为广阔的市场。因此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本科教育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进程。
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社会体育专业,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基本相同。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虽然理论上扩大了人才的职业范畴,但是实践中却模糊了人才类型或人才规格的细分标准,混淆了“职业技术”和“本科教育”两类院校的根本特质。换言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将会参与同类岗位竞争,相互成为对手,这样的培养目标违背了我国发展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初衷。
5本科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分析认为,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70%~90%,表明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基本平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50%~70%,表明就业已有一定压力;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30%~50,表明就业存着困难;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30%以下,表明就业产生了危机。据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度我国体育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54.61%,运动训练专业是37.21%,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生物科学)是57.15%,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是37.25%,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26.69%。上面的数据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目标定位的相关制约因素,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生源素质和特点与专业规格要求的差距;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和改善的可能性;国家对体育特别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导向;体育行业特点、区域体育特点要求等,都需要慎之又慎的通盘思考。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设置“借鉴”体育本科教育的成分较大、色彩较浓,几乎成了翻版的体育本科教育,这在无形中已经淡化了本该突出的“职业技术”本色,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2)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细分市场”成果的有力支撑,客观上把自己游离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之间。
3)中国体育人特别是从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体育人,在“就业观念”、“职业技术岗位”等方面的认识不足与理解偏差,已经成了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4)体育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设置,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6.2建议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和定位,是直接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重大课题,应该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中,站在关系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2)我国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定位,必须坚持职业、市场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教育、体育和文化等实际发展水平。
3)一定要把“就业”、“职业”等观念的培养与改变,贯彻落实在具体的日常教育计划之中,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体现出来。要从社会、文化、法律和市场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攻关这个难题。另外,关于彻底消除教育者和研究者自身潜意识中存在的“就业”、“职业”等观念上的误差,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4)关于培养目标的相关研究,必须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把各个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与各种具体职业技术岗位的资格等级结合起来,打破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历层次限制,把学校教育与工厂实践变为一个有机整体,积极探讨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提高职业技术和提高职业技术资格等级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安儒亮执笔). 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2-3.
[2] 陈琦. 体育院校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7,14(9):6-9.
[3] 孙喜和,邢金明,李柏. 论体育课程目标——评贾齐与解飞厚的课程观[J]. 体育学刊,2007,14(9):10-14.
[4] 周典明,郑沪娥.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95-96.
[5] 刘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N]. 中国教育报,2001-05-30(4).
[6] 李明. 体育产业学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
[7] 周济.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R].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06-17.
[8]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4]1号,2004-04-02.
[编辑:邓星华]
关键词: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本科教育;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8)07-0050-03
收稿日期:2008-05-06
作者简介:赖静(1976-),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LAI Jing1,LI Ming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ports,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port,Guangzhou 510663,China;2.Center of Sports Social Science,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ompared and analyzed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considered that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are too similar to objectives of 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at objective orientation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nowadays is lacking in the support of subdivided market achievement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study of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basic enginee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education, 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occupation, market and actual needs, thus trying to open up a pa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features.
Key words: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regula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在体育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等各种学历教育层次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从理论上看,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即称‘银领’。未来的20年,中国的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20%~40%。”这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在中国存在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借助成熟的体育教育成果,进一步厘清体育本科与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概念、主要界限和本质,从而为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广大从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提供帮助,从体育本科教育中汲取更多养分,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
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是从体育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仍然保留着“教育”的基本要素,紧紧围绕着“职业”和“技术”的养成,以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即针对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提高培养对象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体系。它与体育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同,因此,它虽然是独立的自成系统,但却并不脱离体育教育的范畴。它与体育本科教育一样,也担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源于体育本科教育
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由体育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临摹”而来。主要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等5大专业,同时根据自身对体育产业市场的判断和自身具备的软硬件实力,有所选择地开设了体育服务、体育经纪人、体育彩票等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体育业务专业。研究调查的广东、江苏和安徽等7所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在招生数量上都呈明显优势,在所设的专业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如2006年安徽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名额为70名,运动训练专业为50名,而社会体育、体育保健等其它专业的招生名额均为40名。因此,中国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联系全面而且深刻,如果说体育职业技术教育诞生的基础是体育中等教育(省、市级的体育运动学校等),那么,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成长的营养就是体育本科教育。
2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
体育职业技术和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同属“应用型”,其根本区别是具体规格的市场定位,即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注重的是操作层面上“做”的能力,主要是对具体技术、技能、技巧等的牢固把握和灵活运用,以及具备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而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注重操作层面上“会做”、“会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对在全面认识与了解体育基础上,体育理论和体育科研素质的培养。相对体育本科教育,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更加注重把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从理论上讲,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相当大的互补性,但在实践中,这种互补性并不可能替代竞争性,随着体育本科毕业生需求市场的不断成熟,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他们的求职定位将会有所下调,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当然,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也会利用自身操作方面的特殊优势,提升就业定位而积极参与体育本科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这是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发展趋势,也是体育行业特性带来的结果。
3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育职业技术和体育本科两个教育层次中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是中学(包括中学)以下,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包括了高水平运动员。因此,相互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就体育的行业特性而言,体育本科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各具优势,某种层面上看,两者间的“可替代性”甚至大于“互补性”,竞争的结果似乎难以预测。所以,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意图把基本的培养目标定位拔高,努力达到体育本科教育的高度,从而扩大生存发展的空间。但是,这样的做法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果,在把自己纳入体育本科教育竞争的同时,客观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把发展引向歧途。也就是说,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中,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兼顾或提升,虽因区域体育特别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暂时还未充分暴露其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不足,和目标定位准确性的欠缺,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从中看出我国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的差距,特别是在职业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的落后。其实,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或目标定位方面余留的讨论空间越大,对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阻碍就越大,这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4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定位剖析
社会体育需求的专门人才培养,对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都是最具潜力、最为广阔的市场。因此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本科教育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进程。
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社会体育专业,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基本相同。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虽然理论上扩大了人才的职业范畴,但是实践中却模糊了人才类型或人才规格的细分标准,混淆了“职业技术”和“本科教育”两类院校的根本特质。换言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将会参与同类岗位竞争,相互成为对手,这样的培养目标违背了我国发展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初衷。
5本科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分析认为,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70%~90%,表明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基本平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50%~70%,表明就业已有一定压力;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30%~50,表明就业存着困难;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果在30%以下,表明就业产生了危机。据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度我国体育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54.61%,运动训练专业是37.21%,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生物科学)是57.15%,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是37.25%,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26.69%。上面的数据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目标定位的相关制约因素,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生源素质和特点与专业规格要求的差距;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和改善的可能性;国家对体育特别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导向;体育行业特点、区域体育特点要求等,都需要慎之又慎的通盘思考。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设置“借鉴”体育本科教育的成分较大、色彩较浓,几乎成了翻版的体育本科教育,这在无形中已经淡化了本该突出的“职业技术”本色,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2)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细分市场”成果的有力支撑,客观上把自己游离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之间。
3)中国体育人特别是从事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体育人,在“就业观念”、“职业技术岗位”等方面的认识不足与理解偏差,已经成了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4)体育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设置,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6.2建议
1)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和定位,是直接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重大课题,应该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中,站在关系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2)我国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定位,必须坚持职业、市场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教育、体育和文化等实际发展水平。
3)一定要把“就业”、“职业”等观念的培养与改变,贯彻落实在具体的日常教育计划之中,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体现出来。要从社会、文化、法律和市场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攻关这个难题。另外,关于彻底消除教育者和研究者自身潜意识中存在的“就业”、“职业”等观念上的误差,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4)关于培养目标的相关研究,必须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把各个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与各种具体职业技术岗位的资格等级结合起来,打破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历层次限制,把学校教育与工厂实践变为一个有机整体,积极探讨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提高职业技术和提高职业技术资格等级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安儒亮执笔). 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2-3.
[2] 陈琦. 体育院校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7,14(9):6-9.
[3] 孙喜和,邢金明,李柏. 论体育课程目标——评贾齐与解飞厚的课程观[J]. 体育学刊,2007,14(9):10-14.
[4] 周典明,郑沪娥.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95-96.
[5] 刘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N]. 中国教育报,2001-05-30(4).
[6] 李明. 体育产业学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
[7] 周济.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R].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06-17.
[8]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4]1号,2004-04-02.
[编辑:邓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