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狠抓整地质量、严把种子质量关、适期早播与保证质量、合理运筹肥料、普及病虫害化除等方面阐述无为县66.67hm2小麦高产示范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当地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无为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44-01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麦”模式是主要栽培模式。过去群众认为小麦是“小熟”,重视不够;加之稻茬麦诸多实际问题,产量一直不高、不稳,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县政府、农业局在赫店乡连片建立了66.67hm2小麦高产示范片,以此为抓手,带动全县小麦生产的发展。
小麦低产的原因首先是重视不够,耕作粗放;其次是播量大、用肥少、渍害重、病害重等等,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制订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并进行大力推广,取得了66.67hm2示范片小麦生产的全面丰收。根据对典型田块测产和实产调查,示范片平均理论产量为5 445kg/hm2,平均实产为5 070kg/hm2。比示范片前3年平均产量2 850kg/hm2提高2 220kg/hm2,增加77.9%,示范片最高产量达6 022.5kg/hm2,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现将该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狠抓整地质量关
整地质量是直接关系能否一播全苗、培育壮苗的第一关。根据前茬稻浸水时间长、秋季种麦季节紧、土壤干耕晒垡机会少、通透性差等状况,我们提前进村入户,上田头抓前季稻作的水浆管理。让农户适时烤田,开好排水沟。后期水管干干湿湿,以便稻收割后能及时爽干土壤,以利秋耕,为提高播种质量、全苗壮苗创造条件。翻耕时,示范片请来机耕队,对宜机耕田块实行机耕,以加深活土层,不宜机耕的则畜耕。一律深耕细耙,保证畦平土碎。
田内“三沟”配套,田内、田外沟渠相通。改浅沟为深沟、宽沟为窄沟、弯沟为直沟,以利于提高排水速度。排明水、降暗水,为小麦根系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严把种子质量关
良种是高产的内因。以前农户用种多年不变,混杂退化,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示范片从种子部门调进扬麦158原种,实行良种补贴,统一供种,坚决淘汰老品种,逐户按田供种。称种下田,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
3适期早播,保证质量
适期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秋、冬温光资源,形成壮苗。扬麦158适应性较强,适播期弹性较好,我们将播期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适播期内,力求早播。适期早播具有如下好处:①有利于利用温光资源,出苗快、齐;②有利于冬前早发,早生分蘖,形成壮苗越冬;③延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共进时间,有利小穗发育;④有利于避开后期高温逼熟,减轻病害。
在播量上,当地农民有“打架不惜死,种麦不惜籽”之说,习惯大播量。一般不低于225~300kg/hm2,结果造成群体大,苗势弱,病害重,产量低。我们对播量作了严格控制,对肥力较好田块,播量在112.5kg/hm2左右;中等肥力田块在150kg/hm2左右;肥力较差田块在187.5kg/hm2左右。让高肥力田块基本苗数在225~270万根/hm2,中肥田块在270~300万根/hm2,低肥田块在330~375万根/hm2(后期田间调查,苗数基本达到,少数田块稍嫌不足)。肥力较高田块,力争分蘖成穗;中等肥力田块,以主茎穗为主,力争部分分蘖成穗;肥力较低田块,以主茎成穗为主。高、中、低肥力田块都能形成合理的产量结构,争单产、夺高产。
在播期上,我们进行了跟踪调查:10月26日播种田块与11月5日播种的相比,出苗期缩短4d,分蘖期提前8d,冬前茎蘖数多112.5万根/hm2,有效穗增加76.5万穗/hm2,产量增加586.5kg/hm2。10月底前播种的20块田(约2.5hm2),平均产量5 497.5kg/hm2,比11月播种的20块田(约1.9hm2)产量4 812kg/hm2,增产685.5kg/hm2。可见,适期早播有利于增产。
4合理运筹肥料
在适当增加施肥总量的前提下,要求重施基肥,重视施农家肥及增施磷、钾肥,改变农民认为“田难整,肥难施”而轻基肥重追肥、重化肥的习惯。
施肥方法是: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拔节、孕穗肥,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配比。在施肥量上要求:施纯氮225kg/hm2,氮∶磷∶钾为3∶1∶3。磷肥、钾肥随70%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下。在肥料种类上:施饼肥450~600kg/hm2耕翻作底肥,后施复合肥耙田,再施硫铵作种肥。分步施肥,分步整地,让肥料全耕层分布均匀,减少流失,延长肥效。剩余30%氮肥作追肥,于拔节、孕穗2次施下。
在示范片内的样板田中,采用2种施肥量作对比,总施氮量分别为225kg/hm2和180kg/hm2,氮、磷、钾配比均为3∶1∶3。结果,高肥(225kg/hm2)田块有效穗增加105万穗/hm2,千粒重提高1.6g,产量提高592.5kg/hm2。适当增加施肥量,以增加有效分蘖,增加粒数、粒重和产量。
5普及病虫草害化除
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粘虫是当地小麦主要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赤霉病是常年病害。我们防患于未然,用井冈霉素、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2次喷药,重点防护。对纹枯病于返青拔节期喷洒1次,10~15d后再喷洒1次;对赤霉病第1次在开花始盛期,第2次在第1次喷后7d。对因雨漏喷田块,组织群众抢雨停间隙补喷。防治病害时加啶虫脒、吡虫啉或甲维高氯、辛硫磷等以兼治蚜虫、粘虫。小麦后期长势清秀,未见严重病虫害发生。
化学除草剂的问世和不断更新,给科学种田增添了翅膀,一改过去由于种植业效益低、农民不愿投工、致使杂草蔓延,形成草荒的现象。我们将新型除草剂一一推荐给农民,并作试验、示范,使之在除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无为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44-01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麦”模式是主要栽培模式。过去群众认为小麦是“小熟”,重视不够;加之稻茬麦诸多实际问题,产量一直不高、不稳,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县政府、农业局在赫店乡连片建立了66.67hm2小麦高产示范片,以此为抓手,带动全县小麦生产的发展。
小麦低产的原因首先是重视不够,耕作粗放;其次是播量大、用肥少、渍害重、病害重等等,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制订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并进行大力推广,取得了66.67hm2示范片小麦生产的全面丰收。根据对典型田块测产和实产调查,示范片平均理论产量为5 445kg/hm2,平均实产为5 070kg/hm2。比示范片前3年平均产量2 850kg/hm2提高2 220kg/hm2,增加77.9%,示范片最高产量达6 022.5kg/hm2,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现将该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狠抓整地质量关
整地质量是直接关系能否一播全苗、培育壮苗的第一关。根据前茬稻浸水时间长、秋季种麦季节紧、土壤干耕晒垡机会少、通透性差等状况,我们提前进村入户,上田头抓前季稻作的水浆管理。让农户适时烤田,开好排水沟。后期水管干干湿湿,以便稻收割后能及时爽干土壤,以利秋耕,为提高播种质量、全苗壮苗创造条件。翻耕时,示范片请来机耕队,对宜机耕田块实行机耕,以加深活土层,不宜机耕的则畜耕。一律深耕细耙,保证畦平土碎。
田内“三沟”配套,田内、田外沟渠相通。改浅沟为深沟、宽沟为窄沟、弯沟为直沟,以利于提高排水速度。排明水、降暗水,为小麦根系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严把种子质量关
良种是高产的内因。以前农户用种多年不变,混杂退化,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示范片从种子部门调进扬麦158原种,实行良种补贴,统一供种,坚决淘汰老品种,逐户按田供种。称种下田,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
3适期早播,保证质量
适期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秋、冬温光资源,形成壮苗。扬麦158适应性较强,适播期弹性较好,我们将播期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适播期内,力求早播。适期早播具有如下好处:①有利于利用温光资源,出苗快、齐;②有利于冬前早发,早生分蘖,形成壮苗越冬;③延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共进时间,有利小穗发育;④有利于避开后期高温逼熟,减轻病害。
在播量上,当地农民有“打架不惜死,种麦不惜籽”之说,习惯大播量。一般不低于225~300kg/hm2,结果造成群体大,苗势弱,病害重,产量低。我们对播量作了严格控制,对肥力较好田块,播量在112.5kg/hm2左右;中等肥力田块在150kg/hm2左右;肥力较差田块在187.5kg/hm2左右。让高肥力田块基本苗数在225~270万根/hm2,中肥田块在270~300万根/hm2,低肥田块在330~375万根/hm2(后期田间调查,苗数基本达到,少数田块稍嫌不足)。肥力较高田块,力争分蘖成穗;中等肥力田块,以主茎穗为主,力争部分分蘖成穗;肥力较低田块,以主茎成穗为主。高、中、低肥力田块都能形成合理的产量结构,争单产、夺高产。
在播期上,我们进行了跟踪调查:10月26日播种田块与11月5日播种的相比,出苗期缩短4d,分蘖期提前8d,冬前茎蘖数多112.5万根/hm2,有效穗增加76.5万穗/hm2,产量增加586.5kg/hm2。10月底前播种的20块田(约2.5hm2),平均产量5 497.5kg/hm2,比11月播种的20块田(约1.9hm2)产量4 812kg/hm2,增产685.5kg/hm2。可见,适期早播有利于增产。
4合理运筹肥料
在适当增加施肥总量的前提下,要求重施基肥,重视施农家肥及增施磷、钾肥,改变农民认为“田难整,肥难施”而轻基肥重追肥、重化肥的习惯。
施肥方法是: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拔节、孕穗肥,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配比。在施肥量上要求:施纯氮225kg/hm2,氮∶磷∶钾为3∶1∶3。磷肥、钾肥随70%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下。在肥料种类上:施饼肥450~600kg/hm2耕翻作底肥,后施复合肥耙田,再施硫铵作种肥。分步施肥,分步整地,让肥料全耕层分布均匀,减少流失,延长肥效。剩余30%氮肥作追肥,于拔节、孕穗2次施下。
在示范片内的样板田中,采用2种施肥量作对比,总施氮量分别为225kg/hm2和180kg/hm2,氮、磷、钾配比均为3∶1∶3。结果,高肥(225kg/hm2)田块有效穗增加105万穗/hm2,千粒重提高1.6g,产量提高592.5kg/hm2。适当增加施肥量,以增加有效分蘖,增加粒数、粒重和产量。
5普及病虫草害化除
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粘虫是当地小麦主要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赤霉病是常年病害。我们防患于未然,用井冈霉素、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2次喷药,重点防护。对纹枯病于返青拔节期喷洒1次,10~15d后再喷洒1次;对赤霉病第1次在开花始盛期,第2次在第1次喷后7d。对因雨漏喷田块,组织群众抢雨停间隙补喷。防治病害时加啶虫脒、吡虫啉或甲维高氯、辛硫磷等以兼治蚜虫、粘虫。小麦后期长势清秀,未见严重病虫害发生。
化学除草剂的问世和不断更新,给科学种田增添了翅膀,一改过去由于种植业效益低、农民不愿投工、致使杂草蔓延,形成草荒的现象。我们将新型除草剂一一推荐给农民,并作试验、示范,使之在除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