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探讨AA发病机制及端粒长度对于评估IST疗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71例AA患者,于初诊未接受治疗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 ml.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PBMNC端粒长度,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
【机 构】
:
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510010广东,广州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探讨AA发病机制及端粒长度对于评估IST疗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71例AA患者,于初诊未接受治疗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 ml.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PBMNC端粒长度,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各组PBMNC端粒长度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缩短(b=-0.387,P=0.001).去掉年龄对PBMNC端粒长度影响,非重型AA(NSAA)组PBMNC端粒长度(30.957±4.502)与重型AA+极重型AA组(29.510±5.9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均短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P值均<0.01).IST无效组患者初始PBMNC端粒长度(25.357±4.848)低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部分有效组(30.334±4.464)、完全有效组(32.808±4.68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17、P=0.254).当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低于界值点(29.21%)时,IST无效的可能性更大.PBMNC端粒酶活性NSAA组(0.234±0.175)、SAA+VSAA组(0.324±0.17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107±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部分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较同龄正常人缩短、端粒酶活性相对增高,此类患者IST可能无效,应尽早调整治疗方案.端粒或可成为预测AA患者IST疗效的指标。
其他文献
环孢素(CsA)作为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CsA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口服CsA需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而Cs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对CsA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也存在差异,致使CsA在用药剂量及目标血药浓度方面至今没有明确的"金标准".现综述近年CsA药代动力学及药效
例1,男,15例.因全身淋巴结肿大6~7年于2004年2月17日入院.患者数年前无明显诱因触及右肘滑车处多个散在黄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质韧.淋巴结逐渐融合、增大,其后,于右侧耳后、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处逐渐出现肿大淋巴结,因无特殊不适,未求诊治.2000年2月因右侧滑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明显,且双滑车处瘙痒伴夜间发热、盗汗去外院就诊.血常规:RBC 3.94×1012/L,WBC 8.2×109/L,
目的 探讨1个姨表近亲结婚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进行血浆蛋白C活性(PC:A)、蛋白C抗原(PC:Ag)含量及其他凝血指标检测;PCR扩增先证者蛋白C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再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该位点的突变检测.结果 先证者及其弟弟PC:A分别为20%和31%,PC:Ag分别为13.2%和18.9%,均明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报道一类特殊的骨髓瘤,其形态表现为淋巴样浆细胞,并有较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此型骨髓瘤较为少见,并且因其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与某些淋巴瘤存在部分相似性,因此不易诊断.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目前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定义为克隆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累及一侧或双侧肺脏的肺实质和(或)支气管,同时在诊断时或诊断后的3个月内未发现病灶的肺外组织侵犯[1].因PPL少见,加之临床医师对PPL认识不足,极易与肺癌、肺结核、肉芽肿样病变等混淆,造成误诊、误治.我们对2001年5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资料进行回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37例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2岁,男女比例2.7∶1,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者l例(2.70%)、Ⅲ~Ⅳ期者36例(97.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人类治疗恶性肿瘤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随着HSCT的广泛开展,感染作为主要并发症及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日益受到重视。
患者,男,54岁.因小便间断性呈酱油色样3年,皮肤发绀2年,乏力1年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酱油色尿,无明显规律,晨起为重,无乏力、发热及腰、背痛等不适,尿常规示尿潜血、管型、蛋白均阳性,但未进一步诊治.2年前患者受冻部位(脸部、耳部)皮肤发绀,升温后好转,无明显乏力、头昏等不适,仍未诊治.1年前患者感乏力并逐渐加重,伴活动后心悸、胸闷、头昏,血常规:HGB 62 g/L
目的 探讨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基因第12外显子(JAK2exon12)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573例Ph染色体阴性MPN患者.IAK2V617F突变,直接测序法检测JAK2exon12突变状态,克隆后测序鉴定突变类型。比较JAK2eXOB12突变与JAK2V617F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并研究该突变与表观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定义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包括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Ⅰ~Ⅱ级滤泡性淋巴瘤(F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等[1].进展期惰性淋巴瘤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CHOP方案或含氟达拉滨的化疗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是目前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一线方案.近期有研究者报道氟达拉滨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但临床疗效的优势并未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