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必备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要想确保群众文化繁荣昌盛,必须要加大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力度。文章将主要围绕传承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和发展群众文化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供合理化意见。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注重物质文化的摄取,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基于此,各国专业人士纷纷关注和探究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支持,因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一、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传统思想和观念在之前的群众文化中依然有一些残留,基于前人建设的群众文化特点十分鲜明,大量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民间说唱以及传诵至今的古典诗词由此而生。
  我国民间文化拥有坚固的民众基础,风格特点突出,备受人民青睐和认可。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广大群众不但要积极保护民族文化,还要将其深入发展下去,造福子孙后代。因此,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势在必行,要以维持多样化为前提,不断创新和改善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由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才是群众文化,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不断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才能把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实现良好发展[1]。
  就历史发展现状而言,民族民俗文化不单单是一种历史积累,还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保证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才能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二者有效整合,不但让群众文化光彩四溢,同时还为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必须要铭记人民群众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其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另外,还要始终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道路,在继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同时展现文化特点和时代感。
  在历史的推动下,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无论是优先发展,还是固步自封,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风俗,都能反映出民间文化的气质与艺术品格,都是通过广大人民创造的。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人们要用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去审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要让其紧随时代步伐,为我国建设先进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
  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不但能充分展现社会文化,还能帮助人们树立精神文化。要想让群众文化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同时兼具传统民族文化特色,那么便要充分考虑文化的传统性,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社会文化向着更加和谐、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群众文化在传承自身传统的同时,还创造出大量全新的活动形式。我国党和政府對群众文化予以高度关注,全面加强收集、挖掘、抢救、整合民俗文化艺术遗产工作,让一些被埋没的群众艺术再次拥有生命活力,促进其实现深入发展。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是一种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完美呈现,还拥有大量历史内涵,自成体系,同时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资源。所以,继承与保护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主要手段[2]。
  群众文化自身特点和优势,其中特点包括民族性、人文性、地区性、综合性以及稳定性等等,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约束力、向心力、吸引力、影响力、鼓励力以及稳定力等方面。在将来和现代的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些优势和特点将被突出展现出来。精神文化是各种文化(行为、制度、物质文化)的核心,所以群众文化结构是一种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载体,融入到人们行为规范中的文化构造,利用制度将精神、物质、行为层面中的内容有效整合起来。与此同时,我国各个政府也要重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发展群众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三、传承创新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驱动力
  我国群众文化中蕴含着民族性与民主性的优良传统,只有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才能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并在传承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发展。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传承性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彼此间是一种传承关系,其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是由于备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并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展现出传承性,若不受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则走向灭亡。因此,割断历史是一种错误行为,一定要尊重自身的历史。
  在群众文化传承文化艺术遗产过程中,不但涉及到具体方式,还包括实际内容。其之所以会有传承的价值,是因为方式的独立性与稳定性比较突出。就内容而言,以赞扬美好的爱情、奉献伟大祖国、歌颂自由劳动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世代相传,且有所丰富和发展。就活动方式而言,年代久远的文化活动方式,是先辈们群策群力创造的成果,比如小说、古典诗词以及小说等等,从其出现到现代,体裁并无多大变动;再比如棋艺、民间文学、武术、山歌等文化方式,整体面貌依然保持原来状态;而舞龙、舞狮、划龙舟、结彩灯等活动依然备受人们欢迎和青睐;还有我国各个民族中流行的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生果节等等,均能在民间口头传说以及历史记录中发现其踪迹。时至今日,这些依然是我国各民族群众所向往和期待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发展壮大的节日文化,世代相传。
  站在群众艺术的类型角度分析,每诞生出一种新的艺术品种和类型都属于必然事件,其是在改善与创新先人成果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传统歌舞形式之所以会被戏曲所顶替,是因为人们始终在搜寻能完美体现时代需求的文化活动方式。正是基于传统歌舞活动的发展,戏曲由此诞生。简而言之,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是通过某一恒定的格局被世人传承,纵然经过历史变迁,却依然坚持自身风格和特征,保持原貌。所以,如今的群众文化在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批判传承,是发展群众文化,继承民俗文化艺术遗产的关键。批判,绝非全部或者整局否定,而是要在探究过程中有判断、有剖析、有针对性地披沙沥金。而继承,也绝非原封不动地模仿,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保存有意义、有价值的艺术遗产。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但要禁止全盘否定、不尊重历史,还要杜绝一概肯定,要做到与时俱进。
  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先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艺术遗产烙印,有的展现出民主主义思想;有的重点突出爱国情怀;有的抨擊黑暗恶势力;有的歌颂劳动人员的坚强和勇敢;还有的称赞了美好的爱情。例如:舞狮舞龙文化活动,在过去带有大量迷信色彩,而如今则抛弃了封建思想,改变舞法与造型,展现出龙狮的强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添加了映射人们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赋予振邦兴国的寓意。小调《骑白马》,通过优化改造,摇身一变成为经典革命歌曲《东方红》,实现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再比如耳熟能详的《天仙配》以及《阿诗玛》等,这些都要予以一定的认可和传承。众所周知,避免迷信思想对民俗文化艺术遗传的影响是一个艰巨任务,对于一些鲜明的封建性残存要及时否定和去除。
  另外,要想正确继承民俗文化艺术遗产,还要有针对性地在外来文化中挑选大量优秀内容。在面对外来文化艺术化时,不但要拒绝片面的排外主义与守旧主义,还要排斥民族虚无主义。纵观我国发展史,因为人们对国外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和汲取,才让中国文化吐故纳新,迸发生机。所以,只有积极传播先进知识、理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方式,才能让洋为中用成为现实,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发展水平。
  (二)发展群众文化的创造性
  所谓群众文化,具体是指一种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化,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优化、改善、累积而来的。在发展进程中不但要推陈出新,还要批判地继承。群众文化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是因为其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文化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群众文化创新和更新主要体现在方式与内容两方面,就二者而言,内容活跃于方式,具有易变性;而方式的保守性则要超过内容,具备稳定性。以划龙舟、舞龙狮、敲花鼓、舞蚌等文化活动为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展现方式上并没有多大改变,然而表现的实际内容却大相径庭。好比舞狮舞龙原意是为了去除邪祟,供奉神灵,属于一种娱神项目,然而现代表现的则是一种奋勇拼搏精神、丰收愉悦之情等,属于一种娱人的活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3]。
  要想将思想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人们必须要更新以往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同时还要创新出全新的表达方式。创新和继承相辅相成,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前者则是后者的目标。一些不考虑、不尊重历史的想法,包括原地踏步的观念,均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在发展现代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有着推动性作用,其不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还能将民族性与时代感充分融合在一起。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遗产,人们必须要批判继承,去伪存真,把新兴的文化色彩引进其中,让群众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张娜.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8(11):159-160,167.
  [2]廖宁.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8(8):124-125.
  [3]陶万军.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上中旬),2017(7):77.
  作者单位:
   宝应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对建立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质量监督等方
2014年10月28日-2014年11月8日,教师发展中心分别召开了九场青年教师、辅导员座谈会,座谈人数300余人,座谈围绕教师生活、工作、学习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及如何更好的做好青年
知圣诞而不知端午成都市某幼儿园一项调查显示:90%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只有10%知道“中秋节”,几乎没有人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而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
《潘天寿论画笔录》是其得意门生叶尚青在潘天寿给各个学校讲课时做的笔录,其中以浙江美院居多,潘天寿是生于19世纪的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字大颐,号寿者,因与吴昌硕结交成
“乡下人”沈从文因善于描写湘西故乡特异的风俗人情,被誉为一个独具个性的文人。他的一生都在执著地歌哭着“湘西世界”——他用小说、散文建构的理想王国和诗意世界——里
为了进一步探讨江汉大学教改的实效,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法的方式了解各个群体对教改的相关评价及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江汉大学学生、教师、课程的背景等变量进行统计
We assessed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bone development of the hand and wrist,and on key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in Chinese young twins.In total,139 m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育、开发与管理,已愈来愈重要.如何激活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对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英该死?草根万岁?  把“精英”变成一个挖苦人的负面词语,大概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一个显著的文化现象。Elite按理说是一个褒义词,但在中国今天的互联网上,如果一个人被称作“精英”,并不表示夸奖的意思,相反接下来基本上什么样的脏话都要骂出来了,這几乎是一个被恶毒地用来表示诅咒的词语。而且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文化风尚,甚至一些人即使是大学教授,课题费的钞票大把落袋,捞钱一点不手软,也要把自己包装得好像是苦
有个姓王的书生,在兄弟中排行第七,是个世家大户的后代。他从小就爱慕道术,听说劳山上有许多仙人,就背起行李出门去游览访问。那里有座道观,十分幽静。一位老道士盘腿坐在蒲团上,满头银发直垂到脖颈上,精神健旺,神态爽朗超俗。王生见了老道士,叩头下拜,恭敬地向他请教。道士所说的话,道理深邃玄妙,王生便请求拜他为师。道士说:“像你这么娇气的,恐怕干不了辛苦活吧!”王生急忙回答说:“弟子能吃苦。”道士的徒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