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教材引导学生作文创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创新无非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形式新颖的文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作文初学者在作文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本文作者从立意、选材、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紧密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写出具有创新思维的文章。
  关键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阅读兴趣 作文创新
  
  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们常说,文章忌随人后,写文章应该“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努力追求与众不同,这就是作文创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气息浓,可读性强,切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新增课文文质兼美,在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有新的一面,为初中作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下面我就如何应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谈些看法。
  一、从教材的立意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
  写文章贵在立意,只有新,才有取胜的可能,文章作者在写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教师教学时,就要在这方面做文章,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比如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八下),用凝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颂扬了白杨树的品质,并借白杨树赞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可谓立意新而深远。立意新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我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借物寓意,如何让作品立意新颖深刻,在布置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家乡的意杨树》时,许多同学写到了意杨树的朴实无华、正直无私、奋发向上的品质,更有一位同学由意杨树的参天耸立联想到它的根系发达,根基的牢固,进而联想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可见立意新而深。我告诉学生,立意就是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他们的确做到了。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用法于作文,自觉养成发散性思维,增强联想和想象力,构建文章新意。例如《冰心诗三首》(七上)的课后思考练习附冰心的另一首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要求学生理解其主旨。当然这首诗的主旨不难理解,是通过墙角的花告诫众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但我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立意,以墙角花为题,另写一首诗,思考几分钟后,在我鼓励下,有一位同学这样回答:“墙角的花/你逾过高墙时/天地便广了。”课堂内出现了一片啧啧的称赞声,我也为该生敏捷的思维叫好。逆向思维激发创造的智慧,创造出新颖的立意。
  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而现代作家黄飞写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八上)却打破了这一窠臼,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以新鲜独特之感,同样能给我们学生作文立意以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二、从教材的选材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
  “喜新厌旧”是作文评卷人的共性,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作文也是如此。作为教材的文章,在选材上也一定是有鲜明个性的。教师应首先发掘文章选材的新颖之处。
  什么样的材料才具有新意呢?材料的新不以时间为限制,只要能引发人独特感受和新的领悟的事实或现象,都是有新意的材料。
  比如,当代作家萧乾的《枣核》(七下)一文,就是一篇选材小而新的典范之作。文章写的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旧时的同窗。当作者来美时,他“再三托付”为他带几颗生枣核来,以便在后花园试种。一个生活在美国、家庭和事业都如意的华人却郑重其事地托付“我”带几颗平凡的枣核一事就令人不解,很吸引人。至文末才知道缘由是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从而揭示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崇高主题,这样的材料能说不新吗?正是这个小而新的材料使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顿时生色,感人心魄,迸射出炎黄子孙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显示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另外,很多课文,作者从生活中出现的看似平常的细节入手,仔细品味一人一物一景一事,反复咀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挖掘其中的意义。如《我的老师》、《一件小事》、《我的母亲》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这些“新”材料的艺术魅力,从原本平淡的材料中找出深刻的内涵,练就一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慧眼,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此外,我们还可以巧借教材,或续写故事,拼接现实,或巧妙想象,放大细节,或节外生枝,演绎成文,或移花接木,别具一格,或变换角度,独辟蹊径……例如学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充分运用想象,写写现代版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学习了鲁迅的《孔乙己》后,运用想象和联想,写一篇《孔乙己开店卖茴香豆》;学习了《范进中举》后,写一篇《范进中举后巧遇孔乙己》,等等。故事新编,老树也能发新芽。
  材料的新颖表现在有些课文选择了反映生活情趣方面的内容,这一类材料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无尽的遐思,如沈复笔下的蚊子、蚂蚁等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显得神奇有趣,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就是因为那儿的花鸟草虫在孩子们的眼里是富有情趣的,这类看似平淡的内容,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发现,广开作文材料之源。
  三、从构思方面引导学生作文创新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喜不平。一篇文章,即使题材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方式表现,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构思方面也为我们初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许多佳作典范。
  1.学习直接入题法。这种方法是指文章开头不拐弯抹角,而是迅速入题,直接交代所谈论的话题或要记叙的人或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运用这种方法的文章很多。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第一句就是:“我家的后园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朱自清的《春》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简洁明了,值得学生学习运用。
  2.学习情节设计上的一波三折法。这种方法就是指情节设计的复杂,一波三折。平铺直叙,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例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八下)在情节的设计上安排了五次波折,这样曲折的情节,较好地表现了父母复杂曲折的心理历程,在“优越条件”和“爱子女之心”之间经过尖锐曲折的冲突,最后后者终于战胜了前者,父母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有力的表现。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和借鉴这种写法,让记叙文的故事情节变得波澜起伏。
  3.学习情节上的巧设悬念法。悬念是指在阅读或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关切的情怀。“巧设悬念”就是在文章中设置一定情节后,故意不揭开谜底,写出结果。这种方法可以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沿着作者巧布的谜局读下去。如萧乾的《枣核》一文,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头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然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当然,悬念的设置一定要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符合人物性格,否则就显得虚假。
  4.学习运用想象培养学生构思创新的能力。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写出来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问题是:皇帝最后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出于皇帝的尊严,还不好承认。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办法来治服骗子呢?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大胆想象,纷纷发言,想出了许多招数,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5.学习运用对比进行构思的方法。如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九上),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对比非常鲜明,在人物对比中,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得十分突出:“靠近窗口的病人”不断为同伴编造窗外的一切,而“不靠近窗口的病人”是一种由享受到突然产生嫉妒的心理,最后到探窗望去,只看到窗外“一堵光秃秃的墙”,有力地反衬了“靠近窗口的病人”的心地善良、道德高尚。语文教材中运用对比进行构思的课文很多,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6.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进行构思。例如莫怀戚写的《散步》(八下)一文,写的是一件小事,作者只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来写。但由于不是停留在表现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因此写得既明快又含蓄,既浅显又深刻,读来引人共鸣。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以平凡的小事表现出深刻的主题。在指导学生运用这个方法时,要选准切入点,选好小事件,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尤其是话题作文的写法,特别要运用好此方法。
  7.学习运用穿针引线法进行构思。一篇文章要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要把一个个完整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我称之为“穿针引线法”。文章前后内容的衔接、转换常引用到这种方法。比如可以用时间、空间、中心、段落等进行串联。例如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下)一文,从开头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再到结尾,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疑问句一线而牵之,脉络分明。《枣核》一文以“枣核”为线索,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使文章结构精巧。“枣核”不仅是叙事线索,而且是一条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
  8.学习运用前后呼应、卒章显志的方法进行构思。前后呼应的方法很多,有的开头结尾呼应,有的文章和标题相呼应,有的是内容上前后呼应,我重点指导的是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文章结尾的方法很多,或水到渠成,收束全篇;或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或适当议论,深化主题;或含蓄暗示,意味深长。不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学习模仿,例如于漪的《往事依依》(七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七下)等文章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范例。
  以上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构思方法,当然,要使文章出彩、创新,远不止这几种构思方法,我们还可适当补充,让学生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引导学习多种文体样式,从形式上创新
  如同商品的包装一样,作文的形式新颖别致就会亮人眼目。在初中教材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少的文体样式,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书信、日记等写实类的文体,也接触到了小说、戏剧、童话等写虚类的文体,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文体样式,便于在实际写作时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让学生在原词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想象写成一篇记叙文;学了《人琴俱亡》一文后,可指导学生在翻译的基础上写小剧本……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运用书信体,便于交流;运用日记体,能把较长时间内发生的事集中在一起;也可运用童话体,充分发挥想象,便于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在文章的开头用题记,中间用小标题,结尾用后记等,这样能打破传统的结构形式,给文章以适当的包装。当然,形式要与内容统一,如果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那就徒有虚表。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新颖的语言
  典范文章的语言值得教师详细分析和学生仔细揣摩。新颖的语言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印象就十分深刻,会自觉地被学生化为遣词造句的能力,准确表情达意。新颖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用准确的词语描写景物特点,刻画人物动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的描写,用“碧绿”写菜畦,用“光滑”写石井栏,用“高大”写皂荚树,用“紫红”写桑椹;形容黄蜂用“肥胖”,形容叫天子用“轻捷”;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鸣蝉“长吟”;斑蝥的烟雾是“喷”,何首乌的根是“拥肿”。这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也渗透着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写雪地捕鸟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罩”运用得很准确、传神。
  2.运用叠词和短句,增强韵味和表现力。如《春》一文中的“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这些词语的叠用,都有“非常”“更加”的意思。文中散句中夹杂着对称或排比的短句,既流畅又整齐,值得教师详细分析。
  3.运用一些幽默、生动的词句使语言鲜活起来。如朱自清的《春》中“花下成百成千的蝴蝶嗡嗡地闹着”,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响,而且写出了喧闹沸腾的景象。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换岗”一词幽默风趣。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以运用。
  4.多背诵一些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理解作者描绘景物的特点和抒发的感情。多记忆课文中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的词句和描写色彩的词语等,尤其是要细致地揣摩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文章准确凝练的语言特点。还要多背诵古诗文,学习简练生动隽永的语言。很多语文教学大师撰文指出,语文教学不能放弃传统,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诵读,如果我们指导学生在初中阶段认真背上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上百首诗词,定能胜过教师大量繁琐的分析,学生笔下就不会出现“非常美丽”“万分高兴”“异常恼怒”等干瘪、空洞的语言。
  以上是我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几点认识,阅读教学应该和写作教学紧紧结合,读要为写服务,而教材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范例,在用好教材后,再将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有序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 应用写作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修课,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当前应用写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从改革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见解主张。  关键词: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二十一世纪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不仅要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
摘 要: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整体学习风气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现状、对待学习的态度及周围环境对学风产生的影响几方面的研究,归纳出大学生学风现存的问题及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建议及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风气 问题 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的,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在问卷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了21个
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都开展了高雅音乐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高雅音乐热潮。但在以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雅音
如今,人们对舞蹈艺术存在着广泛的需求。在此形势下,高师音乐学专业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并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推动舞蹈普及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