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制备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作用。方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AAc)为单体,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得具有温度响应的共聚物P(NIPAM-co-AAc),然后将其接枝透明质酸(HA)以合成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该材料的化学组成、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进行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703718); 2018—202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QNRC1-01);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19JDJQ00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项目(2017M6129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作用。方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AAc)为单体,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得具有温度响应的共聚物P(NIPAM-co-AAc),然后将其接枝透明质酸(HA)以合成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该材料的化学组成、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旋转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其断面结构、流变学性质和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共同鉴定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包合作用,并考察美洲大蠊温敏凝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的作用,采用ImagePro Plus 6. 0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运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成功合成了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其LCST处于29~31℃,具有密集、均匀的多孔结构,且能将美洲大蠊提取物均匀包合。药效学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温敏凝胶组促创面愈合效果最佳,其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降低,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致密,新生血管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可克服美洲大蠊市面液体制剂用于皮肤创面治疗的不足,可为美洲大蠊提取物促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定量揭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核内包涵体及核的几何形态结构特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提供定量诊断参数。方法:取甲状腺乳头状癌100例,常规切片、HE染色,在40倍物镜下采集核内包涵体及核的图像,用ImagePro Plus测试包涵体及核的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状因子PE(Form PE)、形状因子AR(Form AR)、规化形状因子(RFF)、轴比、核内包涵体的面积密度以及包涵体与核质的面
近年来,我国GDP规模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随之愈发严重,挖掘可再生能源电力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该背景下,光伏发电作为具有零排放特征的发电形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光伏发电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对能源电力供给侧结构优化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光伏发电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投资成本回收期长、资金筹集经济性低、电站建设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包括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族未来发展,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粗放式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环境污染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环保行为,而加强对企业环境行为管控是否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生产投资。本文基于环境管制视角,探究加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是否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了 A+H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
大块金属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es,BMG)内部原子表现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殊排列结构,具有独特的机械、化学和物理性能,例如高的断裂强度和硬度、大的弹性延展极限、突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从而在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但是,整体非晶合金在室温下的拉伸过程中,局部应力集中处剪切带会快速传播,导致材料在室温下的单轴拉伸塑性几乎可以被忽略。为了解决这一致命弱点,人为地向
当前,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的成像效果尚不理想。由于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待测目标都有均匀的几何特征,因此有必要研究电极非均匀分布的ECT,以扩展该技术在不规则物体识别方面的应用。本文首先建立了三种具有不同电极排列和数量的ECT传感器模型,并分别对四种流型分布进行流型重建,以探究传感器电极排布和数量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最终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智能电网通过信息技术改造电力系统,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控制最大化能源效率并保障能源安全。然而随着电网的智能化转型,电力系统中各类终端、传感器、新型负荷数目与类型激增,接入电网的海量信息及混杂的大量冗余、噪声信息为故障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如何提升智能电网背景下的故障处理速度,如何高效快速选择故障关键特征,提升故障处理速度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发电机组并网需求,超临界电站锅炉将承担比以往更多的调峰任务,锅炉负荷变动情况越来越多。此外,超临界锅炉蒸汽参数不断增加,导致管内蒸汽侧氧化膜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过热器负荷变化可能导致管内氧化皮的剥落,剥落的氧化皮容易堆积在弯头处,也会导致超温爆管。本文采用CFD方法结合有限体积模型,研究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在不同负荷和氧化膜剥落并堆积于弯头处的管壁温度变化情况,并预测管壁超温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得以迅速发展。风电机组状态监测是保证风电场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风电机组的工况受到人为限电、传感器故障等影响,实测运行数据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异常数据。要预先对运行数据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处理后的数据才能准确反映风电机组发电状态和性能,用于后续准确功率预测。因此,风电机组异常数据识别对进行后续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力大
AP/CAP系列核电站在设计上加入了独特的第一跨厂房结构,该结构位于常规岛和核岛的连接处。主给水管道横跨第一跨厂房,当管道在第一跨厂房内发生破裂后大量高温高压水泄漏到厂房内会淹没设备冷却水泵等具有纵深防御功能的设备,威胁核电厂安全。为了对第一跨厂房内水淹高度进行评价从而合理布置厂房内具有纵深防御功能的设备,必须对主给水管道破口处的泄放量进行计算。基于AP1000核电站主给水管道破裂事故,近年来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