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电脑制造思想的年代,一个技术主宰命运的世纪。
技术领域,凭借全息技术而获得的第三维度刚刚登陆,那些由虚拟现实发展而来的第四维度已经迫不及待地迅速壮大了,可以说,第四维度走进人类日常生活指日可待,赛伯空间正是事实。它透露了这样一种意识,即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背景的当代社会所生产的现实从来都是超现实的,那么,人类的肉体与精神又将置于何地?
技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电视、电影等视听媒介到家用电器,从手机、电子通讯设备到电脑等一切电子化产品,以及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已经完完全全占有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和现场。其超速更新的技术领跑,带来的不仅仅是大批量信息的共振,而且改变了人类对于文化的集体诉求,挑战了文化身份的现实意义和评价标准的固有模式,甚至不断刷新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可及范围,发出关于人类本体的存在意义和方式的新一轮追问……
错综复杂的消费化、媒介化、娱乐化、图像化、技术化、网络化的交互情景主导了个体性生存的价值判断,如此的历史沿革,文化与艺术又将何去何从?
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促使着当代艺术走到了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上,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再以女艺术家集群为一考察类别,再来讨论有关女性主义的话题显得越发不合时宜,而且,对于女艺术家进行的艺术创作,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有别于西方所谓的“三大家”(big three),即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阐述与现实土壤。就中国当代女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暂且能与女性主义相关联的创作思路,大致分为两类,即脱胎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闺阁派”传统——以表现女性私密性的个人化情感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情结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派女性艺术;以及在女性主义兴起之后,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传入而产生的,信奉女性主义的女艺术家创作的,旨在从该主义立场反思女性社会地位与现状,表现性别特征与倾向,展开性别反思的女性主义作品。
这两种可以被归纳的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创作现象,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了我们应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话语模式,以至于这个课题在当下越来越沦入尴尬的境地,而与现实也越来越背道而驰。除非在一个以女性艺术为主题的展览上,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很少谈论女性艺术了。
一方面,男性总是或多或少地对于这样的展览持有“围观”的态度,这又反过来激起女性主义式的反抗;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女艺术家也不太愿意被归为女性艺术的群落中去——尽管除了这样名义,很少能够再有更多的机会将她们作为主角来进行展示。于是,女艺术家集群的展览便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她已经成为一种集中展现女艺术家作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总是在讨论着那些已经被规定的问题,从性别意识、性、感觉、日常、生活化到情趣、情调,种种所谓的女性问题或女性特质。
这便是以往的女艺术家集群展览所面临的问题,它不但不能成为一个女性正面的自我言说、自我展现的平台,而且正在日益成为一种展示着被界定、被言说、被代表的“女性艺术”的场所。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女性艺术的观念与话语,包括那些被认为是争取女性独立,事实上却仍然是针对男性的性别意识而产生的女权主义话语,在中国的当下,仅具有政治与文化立场上的正确性,而鲜有艺术表现上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而且,当我们试图抛却性别问题来探讨女艺术家作品本身的特质时,却时常发现那些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所依托的语境与知识结构依然是男性化的,比如观念性、比如批判性、比如社会意识与现实关注、比如人文关怀。围绕着这些中性词汇周边的话语,往往是男权视角下编织的话语,甚至是不自觉地男权视角,它不表现为性别歧视,而表现为性别漠视。因此,当下的女艺术家们或者不得不安于那些“非男性”概念所区隔出来的“女性艺术”,或者不得不在自我言说的同时面临着失语的危险。
此次,“第六感”系列展览,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中做出的尝试。我们并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而是试图从女性自身的视角出发,不拘泥于现有艺术谱系中规定的学术概念,从那些被用来谈论女性、女性艺术的现有概念出发,去开启某种意义上的从艺术实践反哺理论的自我改写。它不同于以往的女性艺术或女性主义的艺术分类,也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流行的当代艺术的观念分类。
“第六感”,往往是话语习惯中被赋予强烈女性特质的精神概念。这个词汇,被用来作为整个系列展览的题点,是用以凸现那些区别于既有的男性背景与知识结构下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与话语逻辑,试图从深度体验“女艺术”(区别于女性主义或者女性艺术)来阐述那些往往被概念化了的女性特质,比如“感性”、“随性”、“无计划”、“无逻辑”、“小”等等。这些词总是被习惯性地概念化、符号化,然后用来填在那些通用的批评文本中,简单地概括“女艺术”。事实上,“感性”所代表的感官先行,“随性”所蕴含的反预设立场与反话语先行,“无计划”与“无逻辑”所对应的去策略化、“小”所指涉的个人叙事与个性化视角,恰恰是在日益项目化、大型化、事件化、功利性、针对性、过度观念性的当代艺术中,所渐渐流失的。那么“第六感”一系列“女艺术”展览,不仅仅是一次从性别本位出发的艺术之旅,而且更是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历史、文化决定论,社会功利性与文化正确性主导下的话语逻辑的另类思考。它并非暗示着性别指向,却是要预示一种不同于当下主流艺术观念的艺术思路与线索。
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主题“想到就做”,不仅对应着“第六感”中起始与发端那一刻的感知,而且,它正是我们之前探讨的一系列观念中的第一个问题,即感性先行。用日常话语来说,很多人认为女性的创作往往没有通盘的思考、或者没有观念的“深入”与“拔高”,仅仅从感性出发,跟着感觉走,所谓想到哪做到哪。当然,这个展览想要阐述的,也不仅仅是基于感性出发的艺术创作(因为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从感性的视觉经验出发,并最终诉诸感性的视觉语言表达而成),不同于那些将经验概念化、观念化、进行文化学与社会意义投射的“男性”方法,而是从感官经验的刺激与启发入手,通过个性化、直觉化的艺术语言(而不是将预设的逻辑与阐释结构具象化的翻译式的艺术语言),诉诸一种“通感”式的艺术表现与观念传达。
“想到就做”消解了创作过程中的话语遮蔽与艺术之外的策略因素,摆脱了过度的观念化诉求给艺术创作本身带来的刀砍斧凿的加工痕迹,呼唤着一种直接诉诸于情感传递与视觉经验的天才成分。这种成分不但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是整个前进中的当代艺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正逐渐消失的感动……
具体分析:其一,“想到就做”讲述着一种感性先行的艺术气质,即强调从感觉出发,遵从艺术的直觉与敏感,将真实的艺术体验与感性的创作冲动作为直接动力。它不排斥对艺术语言、形式与本体的思考,也不会一味地强调偶发性与不确定性,而是将自由迸发的灵感与直觉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
其二,它强调着一种从感觉经验到感觉经验的传递过程。遵循从感性的视觉经验出发,并最终诉诸感性的视觉语言表达的视觉艺术一般规律,但是这个实现过程本身是强调体验而非阐释的,是感觉的传递与思想的流淌,不是对于一个预设问题的解答,不是一种充满策略性、计划性、目的性观念的阐释。它往往很少针对具体的问题化情境,很少针对一个具体的上下文关系,也很少针对一个具体的艺术史情境中的问题,而立足于创作本体的思考,注重用一种智慧的方式让情感、感知经验与思想通过视觉语言自由的蔓延。
它诉诸于“通感”而非“知道”,强调体验而非阐释。
“想到就做”曾经被片面强调为跟着感觉走、直觉第一的女性气质符号,却忽视了其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符合艺术本身创作规律的感性、自发性、遵循视觉逻辑而非话语逻辑、重视视觉经验与感受的传递更胜于价值判断与观念立场的正确性的一面。与此同时,由于性别差异、观察角度与禀赋习惯的异同而凸显的女性创作思路,正在被日益大型化、观念化、对象化、公众化的主流的观念艺术进行着质疑与消解,并对于艺术创作中非逻辑性与天才成分的排挤,以及将艺术创意与创意产业、创意策划日益同质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将成为当前女艺术家集群展览可以直面的新问题。
尽管这只是一场从实践层面开始的展览与研究的尝试,但是在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并行、艺术需求想象力的今天,它将因为这次的关注与记录,而指向未来的某一点!
技术领域,凭借全息技术而获得的第三维度刚刚登陆,那些由虚拟现实发展而来的第四维度已经迫不及待地迅速壮大了,可以说,第四维度走进人类日常生活指日可待,赛伯空间正是事实。它透露了这样一种意识,即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背景的当代社会所生产的现实从来都是超现实的,那么,人类的肉体与精神又将置于何地?
技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电视、电影等视听媒介到家用电器,从手机、电子通讯设备到电脑等一切电子化产品,以及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已经完完全全占有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和现场。其超速更新的技术领跑,带来的不仅仅是大批量信息的共振,而且改变了人类对于文化的集体诉求,挑战了文化身份的现实意义和评价标准的固有模式,甚至不断刷新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可及范围,发出关于人类本体的存在意义和方式的新一轮追问……
错综复杂的消费化、媒介化、娱乐化、图像化、技术化、网络化的交互情景主导了个体性生存的价值判断,如此的历史沿革,文化与艺术又将何去何从?
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促使着当代艺术走到了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上,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再以女艺术家集群为一考察类别,再来讨论有关女性主义的话题显得越发不合时宜,而且,对于女艺术家进行的艺术创作,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有别于西方所谓的“三大家”(big three),即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阐述与现实土壤。就中国当代女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暂且能与女性主义相关联的创作思路,大致分为两类,即脱胎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闺阁派”传统——以表现女性私密性的个人化情感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情结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派女性艺术;以及在女性主义兴起之后,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传入而产生的,信奉女性主义的女艺术家创作的,旨在从该主义立场反思女性社会地位与现状,表现性别特征与倾向,展开性别反思的女性主义作品。
这两种可以被归纳的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创作现象,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了我们应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话语模式,以至于这个课题在当下越来越沦入尴尬的境地,而与现实也越来越背道而驰。除非在一个以女性艺术为主题的展览上,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很少谈论女性艺术了。
一方面,男性总是或多或少地对于这样的展览持有“围观”的态度,这又反过来激起女性主义式的反抗;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女艺术家也不太愿意被归为女性艺术的群落中去——尽管除了这样名义,很少能够再有更多的机会将她们作为主角来进行展示。于是,女艺术家集群的展览便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她已经成为一种集中展现女艺术家作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总是在讨论着那些已经被规定的问题,从性别意识、性、感觉、日常、生活化到情趣、情调,种种所谓的女性问题或女性特质。
这便是以往的女艺术家集群展览所面临的问题,它不但不能成为一个女性正面的自我言说、自我展现的平台,而且正在日益成为一种展示着被界定、被言说、被代表的“女性艺术”的场所。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女性艺术的观念与话语,包括那些被认为是争取女性独立,事实上却仍然是针对男性的性别意识而产生的女权主义话语,在中国的当下,仅具有政治与文化立场上的正确性,而鲜有艺术表现上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而且,当我们试图抛却性别问题来探讨女艺术家作品本身的特质时,却时常发现那些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所依托的语境与知识结构依然是男性化的,比如观念性、比如批判性、比如社会意识与现实关注、比如人文关怀。围绕着这些中性词汇周边的话语,往往是男权视角下编织的话语,甚至是不自觉地男权视角,它不表现为性别歧视,而表现为性别漠视。因此,当下的女艺术家们或者不得不安于那些“非男性”概念所区隔出来的“女性艺术”,或者不得不在自我言说的同时面临着失语的危险。
此次,“第六感”系列展览,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中做出的尝试。我们并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而是试图从女性自身的视角出发,不拘泥于现有艺术谱系中规定的学术概念,从那些被用来谈论女性、女性艺术的现有概念出发,去开启某种意义上的从艺术实践反哺理论的自我改写。它不同于以往的女性艺术或女性主义的艺术分类,也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流行的当代艺术的观念分类。
“第六感”,往往是话语习惯中被赋予强烈女性特质的精神概念。这个词汇,被用来作为整个系列展览的题点,是用以凸现那些区别于既有的男性背景与知识结构下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与话语逻辑,试图从深度体验“女艺术”(区别于女性主义或者女性艺术)来阐述那些往往被概念化了的女性特质,比如“感性”、“随性”、“无计划”、“无逻辑”、“小”等等。这些词总是被习惯性地概念化、符号化,然后用来填在那些通用的批评文本中,简单地概括“女艺术”。事实上,“感性”所代表的感官先行,“随性”所蕴含的反预设立场与反话语先行,“无计划”与“无逻辑”所对应的去策略化、“小”所指涉的个人叙事与个性化视角,恰恰是在日益项目化、大型化、事件化、功利性、针对性、过度观念性的当代艺术中,所渐渐流失的。那么“第六感”一系列“女艺术”展览,不仅仅是一次从性别本位出发的艺术之旅,而且更是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历史、文化决定论,社会功利性与文化正确性主导下的话语逻辑的另类思考。它并非暗示着性别指向,却是要预示一种不同于当下主流艺术观念的艺术思路与线索。
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主题“想到就做”,不仅对应着“第六感”中起始与发端那一刻的感知,而且,它正是我们之前探讨的一系列观念中的第一个问题,即感性先行。用日常话语来说,很多人认为女性的创作往往没有通盘的思考、或者没有观念的“深入”与“拔高”,仅仅从感性出发,跟着感觉走,所谓想到哪做到哪。当然,这个展览想要阐述的,也不仅仅是基于感性出发的艺术创作(因为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从感性的视觉经验出发,并最终诉诸感性的视觉语言表达而成),不同于那些将经验概念化、观念化、进行文化学与社会意义投射的“男性”方法,而是从感官经验的刺激与启发入手,通过个性化、直觉化的艺术语言(而不是将预设的逻辑与阐释结构具象化的翻译式的艺术语言),诉诸一种“通感”式的艺术表现与观念传达。
“想到就做”消解了创作过程中的话语遮蔽与艺术之外的策略因素,摆脱了过度的观念化诉求给艺术创作本身带来的刀砍斧凿的加工痕迹,呼唤着一种直接诉诸于情感传递与视觉经验的天才成分。这种成分不但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是整个前进中的当代艺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正逐渐消失的感动……
具体分析:其一,“想到就做”讲述着一种感性先行的艺术气质,即强调从感觉出发,遵从艺术的直觉与敏感,将真实的艺术体验与感性的创作冲动作为直接动力。它不排斥对艺术语言、形式与本体的思考,也不会一味地强调偶发性与不确定性,而是将自由迸发的灵感与直觉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
其二,它强调着一种从感觉经验到感觉经验的传递过程。遵循从感性的视觉经验出发,并最终诉诸感性的视觉语言表达的视觉艺术一般规律,但是这个实现过程本身是强调体验而非阐释的,是感觉的传递与思想的流淌,不是对于一个预设问题的解答,不是一种充满策略性、计划性、目的性观念的阐释。它往往很少针对具体的问题化情境,很少针对一个具体的上下文关系,也很少针对一个具体的艺术史情境中的问题,而立足于创作本体的思考,注重用一种智慧的方式让情感、感知经验与思想通过视觉语言自由的蔓延。
它诉诸于“通感”而非“知道”,强调体验而非阐释。
“想到就做”曾经被片面强调为跟着感觉走、直觉第一的女性气质符号,却忽视了其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符合艺术本身创作规律的感性、自发性、遵循视觉逻辑而非话语逻辑、重视视觉经验与感受的传递更胜于价值判断与观念立场的正确性的一面。与此同时,由于性别差异、观察角度与禀赋习惯的异同而凸显的女性创作思路,正在被日益大型化、观念化、对象化、公众化的主流的观念艺术进行着质疑与消解,并对于艺术创作中非逻辑性与天才成分的排挤,以及将艺术创意与创意产业、创意策划日益同质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将成为当前女艺术家集群展览可以直面的新问题。
尽管这只是一场从实践层面开始的展览与研究的尝试,但是在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并行、艺术需求想象力的今天,它将因为这次的关注与记录,而指向未来的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