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南宁市宾阳县政府所在地,往城北方向约5公里处,有一遗城,曰宾州古城。宾州古城包括三联街、南街、外东门街和宝水江在内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始建于宋朝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宾州古城作为宾阳古代县、州、郡治地所在地,是宾阳建制伊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岭南地区古代重要商埠。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踏入古城就宛如面对一本被人遗忘在僻静书架上的千年诗集,古朴而沧桑的格调,令人寻味。
南街古韵,悠远绵长
南街是宾州古城外南面的一条古老商业街。元代,金人南侵,闽、粤、赣人因避战乱而聚于此,渐成集市。清代至民国期间,南街更是商贾云集,经贸兴旺。
古老的南街由北向南延伸,街口4米余宽,但却有近千米长。现存的沿街两侧的老房子,大多是昔日店铺的建造格局,是典型的江南砖瓦土木结构,多为一至二层楼房,楼上的房子有的已经无人居住,但当年的精致还是依稀可见;二楼上基本都有阳台,站在楼上可以看见整个街面。
所有楼房前面门阶皆用青石板铺就,户与户之间所铺的青石板均连在一起,整条街道就好像镶上了两条石板边。许多店铺老旧的木头窗户上,还留有方形,可随时拆卸的木板,有的还留着一个圆孔,是古代晚上店铺关门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在南街,带有宾州古文化印迹的遗迹和古建筑俯拾皆是,整个街区透出浓浓的古代要冲、古商埠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古色古香、饱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世道沧桑的李家大院、陆家大屋、黄家大屋、湛家大屋等大宅院。南街上的庙宇、牌坊也彰显着传统特色,城隍庙、花婆庙、二铺寺、灵应祠、天后宫,还有反映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聚英坊,以及女子贞节的节孝坊……每一处都透着岭南文化和岁月的沧桑。
现今的南街,由于饱经风雨的洗涤和岁月的沧桑,已显得有些陈旧破败,但鳞次栉比的屋宇店铺、一扇扇斑驳的古雕门窗、一个个老门铜扣、随处可见的古石墩石鼓,都透出一股久远的时光韵味。悠闲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唱着当地的曲调,有人伴奏,有人唱和。咿咿呀呀,叮叮咚咚,似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南街酸粉,声名远播
宾阳人爱吃酸粉,粉店食者如云。宾阳酸粉是一种凉拌粉,把酸甜的酱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红烧肉、腊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现在你的眼前。宾阳酸粉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
据说,宾阳酸粉起源与宋朝名将狄青有很大关联。宋皇佑年间,狄青奉命率兵南下镇压侬智高“反军”。1053年初,狄青大军抵达宾州古城,因士兵难耐南方的酷热,水土不服,遂把大米磨成浆,做成米粉,加入糖醋、黄豆、炸肉等佐料,凉拌而食,使士兵食欲大增,为狄青大军大败“反军”立下头功,后成为一方美食而被流传至今。
在宾阳满街的酸粉摊中,要说历史最久、味道最佳的,当首推宾州古镇的南街酸粉。这里的颜家、关家、邹家、老扁家酸粉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南街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民间风味闻名县内外。盛夏、酷秋时节吃上一碗,顿感凉爽透体、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具辟邪祛暑之奇效。南街酸粉作为冷盘小吃,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其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滑香脆兼而有之的口感,使人胃口大开。
试院抚思,英才辈出
闻名遐迩的思恩府考试院也坐落于宾州古城内。古代宾阳、上林、迁江三县“三年兩试”以及“科考、岁考” 应试生就驻考于此。
思恩府考试院为砖木结构的传统中式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前后三座,左右两边有包厢。正中三座主体建筑宽各15米,前座深8.4米,中座深7米,后座深7.5米。左右包厢各宽32米,深41米。前座和中座之间天井两旁各有一月门通向包厢,前座大门外廊两侧各有一个拱门,中座后廊两边各有一拱门通向走廊。两边包厢走廊有十根圆柱,其余为方柱。从柱头基礅的石刻和房屋的建构形式,都可以看到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
考试院分监考官殿、陪考老师房以及共有2400间封闭式考房的"试棚"。监考官殿立于"试棚"前面,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居高临下,对"试棚"一目了然。殿的左右设有廊室,每侧九间为考官憩室。陪考老师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开外,各种设施的配套比较齐全。
身居其中,仿佛又看到当年科试时,神情严肃的考官和那些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的考生,而青砖、碧瓦、石阶给整个考试院增添了几许古朴和肃穆。
据史载,思恩府考试院以原右江道行署改建,具体改建年月已无考究。至清乾隆年间(1741),知州宋允升筹款重建。此后两百多年,曾因世乱而毁于寇,几经当地官府和乡绅筹款重建修缮,终成规模。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即就试院创办了“思恩府中学堂”,后更名“宾上迁中学”。民国十五年(1926),改为广西省立第十二中学(即现在的宾阳中学前身)。
明代进士蒙大赉、现当代著名爱国人士程思远等人都是从思恩府考试院应试及第后,开创一番事业的。宾阳中学也因熏染了考试院的“崇文”之风,校风严谨,学子发奋图强,历年的高考佳绩频传,甚至广西高考文理科状元多次花落宾中。
非遗炮龙,民俗游彩架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时光的流逝中,宾州古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游彩架和舞炮龙。
游彩架是宾阳县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载,宾阳游彩架在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传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游彩架主要以奇美的装饰和奇险的技艺表演而引人注目——人头攒动,鼓乐震天,只见台阁架上摆高空造型的童男童女或坐或站,或执扇抚笛或举矛拉弓,远远看去,竟是一个个地坐立于刀尖指上,衔接彼此的只是小小一点,力与美的和谐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游彩架一般于正月期间进行游行表演,多与炮龙相配合,即正月白天游彩架,晚上舞炮龙。
炮龙节是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该民俗起源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中华一绝”“东方狂欢节”的美称。宾阳炮龙节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
在宾州古城有“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的说法。炮龙是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成7至9节长20至30米的龙,被视为新年神物。每至正月十一的黄昏时分,整个宾州古城乃至整个宾阳县城就是火光的海洋,舞龙人头戴竹帽、赤裸上身,扎红腰带,在猛烈的鞭炮火阵中毫无畏惧地舞龙。
“炮声不停,龙舞不止”,整个宾州古城各家各户都准备了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的鞭炮炸龙求福。人们涌上街头,只待天际一震的“开光”,炮龙破火而出,光焰冲天,八音齐响,那一条条金色龙袍的巨龙从八方窜出,人头攒动跟随龙的足迹,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火光映红光满城,街道铺满了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热闹不已。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踏入古城就宛如面对一本被人遗忘在僻静书架上的千年诗集,古朴而沧桑的格调,令人寻味。
南街古韵,悠远绵长
南街是宾州古城外南面的一条古老商业街。元代,金人南侵,闽、粤、赣人因避战乱而聚于此,渐成集市。清代至民国期间,南街更是商贾云集,经贸兴旺。
古老的南街由北向南延伸,街口4米余宽,但却有近千米长。现存的沿街两侧的老房子,大多是昔日店铺的建造格局,是典型的江南砖瓦土木结构,多为一至二层楼房,楼上的房子有的已经无人居住,但当年的精致还是依稀可见;二楼上基本都有阳台,站在楼上可以看见整个街面。
所有楼房前面门阶皆用青石板铺就,户与户之间所铺的青石板均连在一起,整条街道就好像镶上了两条石板边。许多店铺老旧的木头窗户上,还留有方形,可随时拆卸的木板,有的还留着一个圆孔,是古代晚上店铺关门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在南街,带有宾州古文化印迹的遗迹和古建筑俯拾皆是,整个街区透出浓浓的古代要冲、古商埠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古色古香、饱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世道沧桑的李家大院、陆家大屋、黄家大屋、湛家大屋等大宅院。南街上的庙宇、牌坊也彰显着传统特色,城隍庙、花婆庙、二铺寺、灵应祠、天后宫,还有反映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聚英坊,以及女子贞节的节孝坊……每一处都透着岭南文化和岁月的沧桑。
现今的南街,由于饱经风雨的洗涤和岁月的沧桑,已显得有些陈旧破败,但鳞次栉比的屋宇店铺、一扇扇斑驳的古雕门窗、一个个老门铜扣、随处可见的古石墩石鼓,都透出一股久远的时光韵味。悠闲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唱着当地的曲调,有人伴奏,有人唱和。咿咿呀呀,叮叮咚咚,似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南街酸粉,声名远播
宾阳人爱吃酸粉,粉店食者如云。宾阳酸粉是一种凉拌粉,把酸甜的酱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红烧肉、腊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现在你的眼前。宾阳酸粉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
据说,宾阳酸粉起源与宋朝名将狄青有很大关联。宋皇佑年间,狄青奉命率兵南下镇压侬智高“反军”。1053年初,狄青大军抵达宾州古城,因士兵难耐南方的酷热,水土不服,遂把大米磨成浆,做成米粉,加入糖醋、黄豆、炸肉等佐料,凉拌而食,使士兵食欲大增,为狄青大军大败“反军”立下头功,后成为一方美食而被流传至今。
在宾阳满街的酸粉摊中,要说历史最久、味道最佳的,当首推宾州古镇的南街酸粉。这里的颜家、关家、邹家、老扁家酸粉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南街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民间风味闻名县内外。盛夏、酷秋时节吃上一碗,顿感凉爽透体、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具辟邪祛暑之奇效。南街酸粉作为冷盘小吃,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其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滑香脆兼而有之的口感,使人胃口大开。
试院抚思,英才辈出
闻名遐迩的思恩府考试院也坐落于宾州古城内。古代宾阳、上林、迁江三县“三年兩试”以及“科考、岁考” 应试生就驻考于此。
思恩府考试院为砖木结构的传统中式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前后三座,左右两边有包厢。正中三座主体建筑宽各15米,前座深8.4米,中座深7米,后座深7.5米。左右包厢各宽32米,深41米。前座和中座之间天井两旁各有一月门通向包厢,前座大门外廊两侧各有一个拱门,中座后廊两边各有一拱门通向走廊。两边包厢走廊有十根圆柱,其余为方柱。从柱头基礅的石刻和房屋的建构形式,都可以看到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
考试院分监考官殿、陪考老师房以及共有2400间封闭式考房的"试棚"。监考官殿立于"试棚"前面,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居高临下,对"试棚"一目了然。殿的左右设有廊室,每侧九间为考官憩室。陪考老师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开外,各种设施的配套比较齐全。
身居其中,仿佛又看到当年科试时,神情严肃的考官和那些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的考生,而青砖、碧瓦、石阶给整个考试院增添了几许古朴和肃穆。
据史载,思恩府考试院以原右江道行署改建,具体改建年月已无考究。至清乾隆年间(1741),知州宋允升筹款重建。此后两百多年,曾因世乱而毁于寇,几经当地官府和乡绅筹款重建修缮,终成规模。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即就试院创办了“思恩府中学堂”,后更名“宾上迁中学”。民国十五年(1926),改为广西省立第十二中学(即现在的宾阳中学前身)。
明代进士蒙大赉、现当代著名爱国人士程思远等人都是从思恩府考试院应试及第后,开创一番事业的。宾阳中学也因熏染了考试院的“崇文”之风,校风严谨,学子发奋图强,历年的高考佳绩频传,甚至广西高考文理科状元多次花落宾中。
非遗炮龙,民俗游彩架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时光的流逝中,宾州古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游彩架和舞炮龙。
游彩架是宾阳县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载,宾阳游彩架在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传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游彩架主要以奇美的装饰和奇险的技艺表演而引人注目——人头攒动,鼓乐震天,只见台阁架上摆高空造型的童男童女或坐或站,或执扇抚笛或举矛拉弓,远远看去,竟是一个个地坐立于刀尖指上,衔接彼此的只是小小一点,力与美的和谐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游彩架一般于正月期间进行游行表演,多与炮龙相配合,即正月白天游彩架,晚上舞炮龙。
炮龙节是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该民俗起源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中华一绝”“东方狂欢节”的美称。宾阳炮龙节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
在宾州古城有“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的说法。炮龙是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成7至9节长20至30米的龙,被视为新年神物。每至正月十一的黄昏时分,整个宾州古城乃至整个宾阳县城就是火光的海洋,舞龙人头戴竹帽、赤裸上身,扎红腰带,在猛烈的鞭炮火阵中毫无畏惧地舞龙。
“炮声不停,龙舞不止”,整个宾州古城各家各户都准备了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的鞭炮炸龙求福。人们涌上街头,只待天际一震的“开光”,炮龙破火而出,光焰冲天,八音齐响,那一条条金色龙袍的巨龙从八方窜出,人头攒动跟随龙的足迹,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火光映红光满城,街道铺满了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热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