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文工作是水利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和“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均对东营市水文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工作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水文、大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新形势赋予水文工作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由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水文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文监测网络是现代水利必不可少的重大内容,“工程带水文”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尽快构筑起覆盖全省的、完善适用的现代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并在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一)准确把握一号文件给水文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同时提出,要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省委一号文件和市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均对水文工作做了详细阐述。中央、省、市三个文件为水文工作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主动开展工作,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是对东营市水文工作新的考验。
(二)深刻领会各级对水文工作提出的要求。《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指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负责地表水、地下水和区域外调入水开发利用量以及水功能区水质的监测工作。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确定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主要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工作负总责,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控制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完善水量、水质监测设施,为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对此,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治理的水库、河道、海堤、大型调水工程,蓄滞洪区、大中型灌区和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建设等工程都应当根据需要建设相应水文监测工程。未按规定列入水文监测工程项目的,省有关部门不予立项审批和工程验收。水文监测工程要与主体水利工程相协调,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规范设计、同步竣工验收。水文监测工程投资,由财政部门依据投资计划直接拨付省水文机构,由省水文机构按照工程进度拨付相关单位。”3月29日,省水利厅杜昌文厅长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各市、县高度重视“工程带水文”工作,尽快构筑起覆盖全省、完善适用的现代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近日,省水利厅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下达水利工程建市计划、可研、设计工作任务时,要同时下达同级水文部门,确保水文监测工程与水利主要工程建设‘三同步’。水利主体工程可研、设计报告报审前,主体工程法人单位要将设计的水文监测部分以纸质或电子版送省水文局,省水文局负责对水文监测工程设计进行初步审差。对主体工程可研、设计报告涉及的水文监测内容,未经省水文局审查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组织评审和报批。以上工作要求既是鼓励,也是鞭策,预示着水文工作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用好、用活、用足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促进东营市水文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二、“十一五”全市水文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东营市水文工作开始启动并全面铺开的五年。水文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程带水文、科技促发展”为工作重点,不断夯实水文基础,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水文工作从无到有、建站设局,呈现出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
(一)全力争取,逐步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机制。建市以来,我市一直无专门的水文管理机构,水文工作由滨州市水文局管带。全市水文站网稀疏,水文资料基本空白。为此,经积极争取,2006年8月市編委批准成立了东营市水文管理站。经省水利厅和市政府协商同意,决定暂时联合成立由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市水利局双重管理的东营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面负责我市水文数据监测工作。2011年底经省编委批准成立高规格的东营市水文管理机构,实行省、市双重管理。
(二)科学规划,着力夯实水文监测站网。鉴于我市水文监测站网站点稀疏、设施滞后的实际,为合理布局全市水文站网,2008年编制完成了《东营市水文站网规划》,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水利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利发展规划》,2010年有编制完成“十二五”水文专项规划。同时,还对《山东省水文站网规划》中涉及东营的站点进行了重新核实修正补充。目前,《东营市广利河广利水文站水文设施工程初步设计》已经省水文局批复。以上规划为今后全面落实“工程带水文”政策、促进全市水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三)落实经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每年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按照不低于3%的比例列支水文专项资金,纳入部门财政预算盘子。水文投入资金逐年增加,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水文监测站点224处。其中:灌区信息化监测站2处,地表水监测站3处,海水入侵监测站6处,水质监测站33处,地下水监测站61处,雨量站79处。随着“工程带水文”政策的深入推进实施,还将逐年加大投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水文监测设施站点
(四)加强监测,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高度重视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工作,投资440万元在全市建成6处水质监测中心,购置了水文应急监测车,选取25个重点采样点,对全市饮用水水源,水处理厂和管网末梢实行定期检测,定期公布结果。2010年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农村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达标率均到100%的市。2010年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增加小清河、支脉河等分析全市水质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科学认识当前水文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肯定全市水文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加快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要求相比,全市水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水文监测站网密度不够,战网设施陈旧,不能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需要,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区域控制达不到规定要求。二是人员配备少,技术力量薄弱,仅依靠目前现有的水文人员和工作设施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三是体制机制不理顺。目前我市成立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尚不能独立行使水文管理职能,需要依附水利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四是全市境内的水文信息资源尚待整合,水文信息共享平台还没有真正成立。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全力推动水文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水文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文监测网络是现代水利必不可少的重大内容,“工程带水文”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尽快构筑起覆盖全省的、完善适用的现代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并在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一)准确把握一号文件给水文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同时提出,要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省委一号文件和市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均对水文工作做了详细阐述。中央、省、市三个文件为水文工作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主动开展工作,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是对东营市水文工作新的考验。
(二)深刻领会各级对水文工作提出的要求。《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指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负责地表水、地下水和区域外调入水开发利用量以及水功能区水质的监测工作。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确定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主要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工作负总责,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控制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完善水量、水质监测设施,为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对此,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治理的水库、河道、海堤、大型调水工程,蓄滞洪区、大中型灌区和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建设等工程都应当根据需要建设相应水文监测工程。未按规定列入水文监测工程项目的,省有关部门不予立项审批和工程验收。水文监测工程要与主体水利工程相协调,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规范设计、同步竣工验收。水文监测工程投资,由财政部门依据投资计划直接拨付省水文机构,由省水文机构按照工程进度拨付相关单位。”3月29日,省水利厅杜昌文厅长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各市、县高度重视“工程带水文”工作,尽快构筑起覆盖全省、完善适用的现代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近日,省水利厅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下达水利工程建市计划、可研、设计工作任务时,要同时下达同级水文部门,确保水文监测工程与水利主要工程建设‘三同步’。水利主体工程可研、设计报告报审前,主体工程法人单位要将设计的水文监测部分以纸质或电子版送省水文局,省水文局负责对水文监测工程设计进行初步审差。对主体工程可研、设计报告涉及的水文监测内容,未经省水文局审查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组织评审和报批。以上工作要求既是鼓励,也是鞭策,预示着水文工作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用好、用活、用足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促进东营市水文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二、“十一五”全市水文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东营市水文工作开始启动并全面铺开的五年。水文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程带水文、科技促发展”为工作重点,不断夯实水文基础,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水文工作从无到有、建站设局,呈现出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
(一)全力争取,逐步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机制。建市以来,我市一直无专门的水文管理机构,水文工作由滨州市水文局管带。全市水文站网稀疏,水文资料基本空白。为此,经积极争取,2006年8月市編委批准成立了东营市水文管理站。经省水利厅和市政府协商同意,决定暂时联合成立由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市水利局双重管理的东营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面负责我市水文数据监测工作。2011年底经省编委批准成立高规格的东营市水文管理机构,实行省、市双重管理。
(二)科学规划,着力夯实水文监测站网。鉴于我市水文监测站网站点稀疏、设施滞后的实际,为合理布局全市水文站网,2008年编制完成了《东营市水文站网规划》,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水利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利发展规划》,2010年有编制完成“十二五”水文专项规划。同时,还对《山东省水文站网规划》中涉及东营的站点进行了重新核实修正补充。目前,《东营市广利河广利水文站水文设施工程初步设计》已经省水文局批复。以上规划为今后全面落实“工程带水文”政策、促进全市水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三)落实经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每年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按照不低于3%的比例列支水文专项资金,纳入部门财政预算盘子。水文投入资金逐年增加,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水文监测站点224处。其中:灌区信息化监测站2处,地表水监测站3处,海水入侵监测站6处,水质监测站33处,地下水监测站61处,雨量站79处。随着“工程带水文”政策的深入推进实施,还将逐年加大投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水文监测设施站点
(四)加强监测,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高度重视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工作,投资440万元在全市建成6处水质监测中心,购置了水文应急监测车,选取25个重点采样点,对全市饮用水水源,水处理厂和管网末梢实行定期检测,定期公布结果。2010年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农村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达标率均到100%的市。2010年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增加小清河、支脉河等分析全市水质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科学认识当前水文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肯定全市水文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加快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要求相比,全市水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水文监测站网密度不够,战网设施陈旧,不能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需要,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区域控制达不到规定要求。二是人员配备少,技术力量薄弱,仅依靠目前现有的水文人员和工作设施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三是体制机制不理顺。目前我市成立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尚不能独立行使水文管理职能,需要依附水利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四是全市境内的水文信息资源尚待整合,水文信息共享平台还没有真正成立。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全力推动水文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