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成为幼儿教师及家长共同关注的一个的话题。本文将幼小衔接的着眼点放在入学前的心理准备,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以及园校、家园沟通合作等方面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为了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让幼儿顺利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少心理压力,降低精神负担,我们和家长、小学联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生活等,使幼儿萌发了要当一名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同时,我们在教室的布置上也注意做到幼小衔接。在布置教室环境时,我们本着环境要宽敞优美,气氛要活泼向上,同时又蕴涵教育价值的原则,通过教室向幼儿传递信息,展示其学习成果。如开展了主题为“我要上小学了”的一系列活动后,我们布置主题墙时,力争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还把“小学生常规”列入班级评价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书写“三个一”(一手、一拳、一尺),坐姿“四要求”(腰直、手平、脚平放,举手发言有礼貌)渗透到课堂中。这样,幼儿对小学常规有所了解后,就能减轻心理压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借鉴了小学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活动课等;了解小学集体教学的做法,在班级中开展丰富的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自编故事剧等,培养幼儿热爱学习的热情和情感。
二、以培养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为重点
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幼儿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幼儿入学前在知识准备方面的欠缺,而是在入学态度、情感反映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缺少準备,这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这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入小学后,幼儿要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教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如10分钟的课间活动,需要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必需的活动,包括游戏、上厕所、喝水、解决简单的问题等。因此,在进入小学之前就要关注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幼儿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坚持让幼儿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学习整理书包,保管文具;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按时做值日生,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沓。
2.加强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情节,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入学后,学习成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刚入学的幼儿在教师检查作业时,会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我妈妈忘记给我看作业了。”“我妈妈早晨忘了给我装上作业本了。”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幼儿心理研究表明,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定制气象日志、气象统计表,那些形象直观的气温变化曲线是幼儿每天劳动的成果,每天谁来得最早,谁就把它填好,完全是幼儿的自觉行为;幼儿轮流担当值日生,帮老师点人数,分副食、餐具和玩具,报告午饭,检查桌面是否干净整齐等,活动中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在幼儿园里,幼儿为入小学做准备的重要方面是学习的准备。在小学里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我们指导幼儿在幼儿园里做了多方面成功的实践。如:让幼儿用表征语言描绘出区域规则,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天气;整理学习用品和图书,培养爱看图书的习惯;学习相互评价,指导幼儿发现伙伴的闪光点,获得成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此外,书写准备也是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之一。但过早让幼儿执笔写字,超越了幼儿的成熟水平,常常会事倍功半。主要还是培养幼儿对书写的兴趣,重点放在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发展幼儿关于书写的空间方位知觉上。我们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画线条的流畅性,通过手工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能力,让幼儿画画、说说、写写、做做,培养书写的初步能力。
四、重视家园合作,搭好幼小衔接平台
转变家长观念,达成教育共识。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经验交流、家园小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儿童观,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形成合力,达成共识,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引导家长重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统一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认识与教育行为,重视儿童全面发展,不片面追求认知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2]肖湘宁,李季湄.入学前社会适应性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闫蔚.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07-08).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为了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让幼儿顺利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少心理压力,降低精神负担,我们和家长、小学联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生活等,使幼儿萌发了要当一名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同时,我们在教室的布置上也注意做到幼小衔接。在布置教室环境时,我们本着环境要宽敞优美,气氛要活泼向上,同时又蕴涵教育价值的原则,通过教室向幼儿传递信息,展示其学习成果。如开展了主题为“我要上小学了”的一系列活动后,我们布置主题墙时,力争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还把“小学生常规”列入班级评价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书写“三个一”(一手、一拳、一尺),坐姿“四要求”(腰直、手平、脚平放,举手发言有礼貌)渗透到课堂中。这样,幼儿对小学常规有所了解后,就能减轻心理压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借鉴了小学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活动课等;了解小学集体教学的做法,在班级中开展丰富的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自编故事剧等,培养幼儿热爱学习的热情和情感。
二、以培养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为重点
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幼儿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幼儿入学前在知识准备方面的欠缺,而是在入学态度、情感反映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缺少準备,这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这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入小学后,幼儿要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教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如10分钟的课间活动,需要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必需的活动,包括游戏、上厕所、喝水、解决简单的问题等。因此,在进入小学之前就要关注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幼儿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坚持让幼儿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学习整理书包,保管文具;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按时做值日生,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沓。
2.加强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情节,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入学后,学习成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刚入学的幼儿在教师检查作业时,会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我妈妈忘记给我看作业了。”“我妈妈早晨忘了给我装上作业本了。”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幼儿心理研究表明,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定制气象日志、气象统计表,那些形象直观的气温变化曲线是幼儿每天劳动的成果,每天谁来得最早,谁就把它填好,完全是幼儿的自觉行为;幼儿轮流担当值日生,帮老师点人数,分副食、餐具和玩具,报告午饭,检查桌面是否干净整齐等,活动中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在幼儿园里,幼儿为入小学做准备的重要方面是学习的准备。在小学里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我们指导幼儿在幼儿园里做了多方面成功的实践。如:让幼儿用表征语言描绘出区域规则,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天气;整理学习用品和图书,培养爱看图书的习惯;学习相互评价,指导幼儿发现伙伴的闪光点,获得成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此外,书写准备也是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之一。但过早让幼儿执笔写字,超越了幼儿的成熟水平,常常会事倍功半。主要还是培养幼儿对书写的兴趣,重点放在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发展幼儿关于书写的空间方位知觉上。我们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画线条的流畅性,通过手工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能力,让幼儿画画、说说、写写、做做,培养书写的初步能力。
四、重视家园合作,搭好幼小衔接平台
转变家长观念,达成教育共识。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经验交流、家园小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儿童观,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形成合力,达成共识,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引导家长重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统一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认识与教育行为,重视儿童全面发展,不片面追求认知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2]肖湘宁,李季湄.入学前社会适应性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闫蔚.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