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六点经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几次高年级研究课活动,我感受颇深。现结合我这几年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写作能力。
  高年级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Let’s talk和Let’sread部分,我在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的基础上,进一步让他们仿照对话或短文进行创编。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ast weekend A部分的Let’s read时,我要求学生以Last weekend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上周末活动的小短文,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只局限于本单元学的这几个短语,如:有的同学用到了played computer games/played sports/played the piano等。在他们写作的过程中把旧知识又作了一下回顾,并对所学知识做了进一步延伸。
  2.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互动。这是由于,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是教学最大的载体,也是以后教学中教授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就成了一潭死水,不仅了无生趣,而且会发生反作用,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单方循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的生动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在交流中调整本人的认知构造,在碰撞中迸发灵感。
  小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个性,同时又有着激烈的表现欲和被认知欲的群体,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间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彻底激发出来。所以,宽松、和谐而又不失严谨的课堂氛围,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努力营造活泼的言语气氛,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协助学生树立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轮番朗诵、领读、师生换位、相互对话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融洽地教与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3.课要上得有效率。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凡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机械操练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在字母教学中,一些字母(如Q、V、W、Y等)的读音难以把握,也不能完全依靠汉语拼音来迁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频繁接触和反复模仿来掌握。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语言的规律提高语言学习效率,逐渐增强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交流能力。
  4.注重课的生成性。
  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二者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拨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因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而扼杀学生的领先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5.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说明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6.语篇教学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和句子的学习逐步转向句和语篇的学习。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主要是用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节小学英语课只有四十分钟,不可能在这短暂的四十分钟里做到面面俱到,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学生的语法学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认为语篇教学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6.1整体性原则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语篇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出现的,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语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正确使用好每篇对话的“引言”,处理好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上好对话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6.2整合性原则
  语篇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单词教学(B部分),句型教学(C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设语篇是一座房子,那么单词、句子就是它的砖瓦。脱离了单词、句子,语篇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几种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6.3发展性原则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也相对较长,是与中学英语教学接轨的一个重要“链接”。因此,教师要有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在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单词的掌握方面问题越来越多,本文从语境方面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个单词只有与其他单词建立联系才能确定其意义。只有在语境中学单词,才能让学生理解单词的深层内涵,掌握其地道的用法。  关键词: 语境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词义    正如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D.A.所言:“没
本文总结了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皮肤和皮肤感觉器官的组织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皮肤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为侧线系统的发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并为丰富侧线系统
摘 要: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革,就中小学英语教育而言,教育部三次课程改革大力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迅速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改革和变革中,一线教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一部分。一线教师必须提高专业素质,学习并掌握最新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词汇作为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主要讨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教学方法。 
摘 要: 英语学习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近年来,书面表达在各类试题中的分值加大,评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搞好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就如何在写作前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挖掘题材,构建写作框架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过程教学法 写前准备活动    一、引言  英语写作作为一门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课
摘 要: 词块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二语习得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作者从词块的概念和分类入手,提出了通过词块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以及在语境中习得词汇来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词块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的意义,从而可以通过利用学生主动的输出性词块练习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写作等输出性语言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 以特殊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在初一英语中特殊疑问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主要探讨了疑问词的选择,不同的疑问词有什么不同的意思,以及如何完成用疑问词对画线部分提问的练习等问题。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语法 特殊疑问词 特殊疑问句    一  以特殊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是初一英语语法当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
摘 要: 我国对竞技体育的管理基本上是实行由体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举国体制”,这种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有效地推动了各运动项目的发展,使我国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不少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现阶段 竞技体育 管理体制 举国体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