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学校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教育教学设备落后,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我们这里的每一位教师积极融入改革浪潮中,积极思考如何提高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学生看来数学学习兴趣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数学,浓厚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
课堂上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师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在学生看来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你这个老师,只有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学生才会对你的数学课感兴趣。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1.1 做一个有宽容心的老师。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见识少、文化低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一旦他们做不到就大发雷霆,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而要循循善诱,举一反三,不厌其烦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宽容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宽容,不仅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他们一个表率,给他们见证自己人格魅力的时间和空间。
1.2 做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学生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1.3 做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 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所以老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老师的行动往往能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1.4 做一个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1.5 做一个真才实学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
2.1 尊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性格豪爽、自尊心强,而他们大多远离父母、年龄小,身心相当脆弱,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2 赏识学生。人们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赏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困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畏惧和退缩。发现他们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就要及时肯定、夸奖、表扬,以激起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带动其他同学,让这种赏识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由点及面,在全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赏识夸奖的愿望,这是普遍的心理状态。当他的某种愿望得到满足时,他势必会尽心竭力去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善于运用赏识艺术,教学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2.3 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2.4 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除了专业素质,还应具备一定自身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提高教学水平,引发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1 练好教学基本功。教师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基本功以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教师通过网络吸取大量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3.2 做好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知教材的内容,记忆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还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较低,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样性,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引导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参与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有创意的给予表扬,对遇到困难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信心,养成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而教师合理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在有效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收获。
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真正让学习有趣、有效、有用。
3.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创设与学生认知相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学生看来数学学习兴趣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数学,浓厚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
课堂上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师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在学生看来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你这个老师,只有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学生才会对你的数学课感兴趣。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1.1 做一个有宽容心的老师。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见识少、文化低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一旦他们做不到就大发雷霆,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而要循循善诱,举一反三,不厌其烦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宽容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宽容,不仅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他们一个表率,给他们见证自己人格魅力的时间和空间。
1.2 做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学生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1.3 做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 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所以老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老师的行动往往能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1.4 做一个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1.5 做一个真才实学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
2.1 尊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性格豪爽、自尊心强,而他们大多远离父母、年龄小,身心相当脆弱,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2 赏识学生。人们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赏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困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畏惧和退缩。发现他们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就要及时肯定、夸奖、表扬,以激起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带动其他同学,让这种赏识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由点及面,在全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赏识夸奖的愿望,这是普遍的心理状态。当他的某种愿望得到满足时,他势必会尽心竭力去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善于运用赏识艺术,教学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2.3 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2.4 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除了专业素质,还应具备一定自身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提高教学水平,引发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1 练好教学基本功。教师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基本功以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教师通过网络吸取大量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3.2 做好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知教材的内容,记忆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还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较低,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样性,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引导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参与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有创意的给予表扬,对遇到困难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信心,养成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而教师合理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在有效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收获。
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真正让学习有趣、有效、有用。
3.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创设与学生认知相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