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着通过自己指导进行的一些研究性学习,从“确立目标 明確方向”“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启迪设疑”“指导护航 合作研究”“交流激励 评价反馈”的实施,谈谈自己在追求高效方面的探索心得。
关键词:中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高效开展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对学习是有益的,但是否只有温度没有深度?是否只有热闹而没有实效?结合自己指导进行的一些研究性学习,谈谈追求研究性学习高效的一些探索。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前,一定要让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欲望,创设研究情境尤为重要。如在引导学生喜欢唐诗宋词,对古代诗词进行一定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时,我设计了基于网络环境自主合作研究学习并充满诗情画意贴近学生的“品点诗歌”综合性网站,能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情境中享受诗歌的魅力从而自然地走入研究(如图1)。以“品诗轩”品茗赏诗的网站为框架,其中既有供师生互动性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作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可跟读朗诵欣赏诗歌,可通过网络拓展欣赏并研究优秀诗词;还可通过论坛与同学教师甚至学者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学生还能利用多种途径搜索自己渴望了解的信息和资源;“在线测试”栏目能使学生及时测试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学习评价”可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得到老师更进一步的个性指导。
图1:品茗轩网站首页
有吸引力的情境设置能使学生从兴趣走向研究,有了开始,才可能有深入,整个研究性学习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二、因势利导,启迪设疑
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必然会带着兴趣去研究。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兴趣,自己选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可以是事半功倍了。但学生选题研究的拓展阅读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光停留在去老师推荐的网站浏览无法将学习引入深层的探究。这时我根据学生论坛上的一些发言帖,或者学习中有意留下一些研究空白,引入比较,启迪学生带着一定的研究目的去圈定研究的对象及作品,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诗词意象”时,我只列出了几首包含月的诗词,也只谈了一点“月”意象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有月的诗词有没有包含着其他可供挖掘的内涵。诗歌与传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能不能扩展范围,去深入地研究唐宋诗词中的“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了响应,成立了“浅谈唐宋诗词中‘月’之情结”的研究课题。论坛上有学生说诗词中总少不了梅呀、桃呀、茱萸、菊花等各类植物,这其中具有怎样的习俗传统?我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就在论坛上启迪她可以选一两种植物来研究其中的习俗文化,于是产生了“透过唐宋诗词看植物的习俗文化”的课题。通过比较也有了“试论‘诗仙’与‘诗圣’的异同”,“苏辛豪放词的比较”等课题。
三、指导护航,合作研究
学生有了兴趣,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给予鼓励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1.树立信心 持之以恒
通过一些大小科学家们科研创新的事例,如《电报与电话》《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和不服输的勇气,树立做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理念。在研究的各个阶段积极地关注鼓励指导,使他们能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
2.方法指导 有路可循
(1)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课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实际检索操作→索取原始文献→阅读、整理检索结果。
(2)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简单的课题的界定与表达,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的具体表述,研究的方法、途径,进展的步骤、进度,成果的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3)撰写结题报告,能写简单的小论文,读书报告等。
3.注重合作 加强关注
引导主持者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承担不同的步骤,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
人员组成
活动安排
时间分配
任务分工
研究内容
利用查看填表、询问等的形式经常关注,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重视程度,也方便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时时的指导。
有了老师的事先指导和适时指导,学生的畏难情绪和陷入瓶颈的挫折情绪都能得到及时的排解,方法上的指导能使学生的研究真正开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明了也能让学生将活动顺利地进行到底,从而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高效。
四、交流激励,评价反馈
交流激励应该贯穿在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中。活动开始前整个团队的交流,相互激励,可以使研究性学习更有凝聚力,保证有效性。活动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团队成员之间、各个团队之间的交流激励,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解决过程中的勇气、恒心、不怕失败等都能在其中得到锻炼。
《湖光山水与古代文人》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在多次的小组会、小组大会中,分享资源,交流想法,修正自己的研究内容、方法、方向,取长补短。有的小组在交流中少走了弯路;有的小组在交流中获得启迪;有的小组解决了不少难题。在自我肯定和别人的建议中获得更多的兴趣和动力,研究性学习更能持续,更能深入,更有成效。
最后,通过在网站上和课堂上举办成果展示,课堂成果宣读,同学质疑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性活动的深入交流。既让研究的同学充满了成就感,也使其他同学分享到研究的意义和快乐,还能在交流质疑中生成不少可以继续研究的内容和资源……这些能保证研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能有所结论有所收获。
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团队对本次活动中的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收获、感动、不足等,是研究性学习与最初目标的效果反馈,也是保证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可以评定出最佳论文奖,主持之星,模范合作小组等。
五、体会
虽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可能达到专家级的层面,比较幼稚,甚至还有些同学摘抄了一些资料,但都不有损于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扩大,同时也将成为学生创新知识、能力、精神培养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2] 萧涤非、刘学锴、袁行霈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中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高效开展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对学习是有益的,但是否只有温度没有深度?是否只有热闹而没有实效?结合自己指导进行的一些研究性学习,谈谈追求研究性学习高效的一些探索。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前,一定要让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欲望,创设研究情境尤为重要。如在引导学生喜欢唐诗宋词,对古代诗词进行一定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时,我设计了基于网络环境自主合作研究学习并充满诗情画意贴近学生的“品点诗歌”综合性网站,能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情境中享受诗歌的魅力从而自然地走入研究(如图1)。以“品诗轩”品茗赏诗的网站为框架,其中既有供师生互动性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作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可跟读朗诵欣赏诗歌,可通过网络拓展欣赏并研究优秀诗词;还可通过论坛与同学教师甚至学者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学生还能利用多种途径搜索自己渴望了解的信息和资源;“在线测试”栏目能使学生及时测试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学习评价”可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得到老师更进一步的个性指导。
图1:品茗轩网站首页
有吸引力的情境设置能使学生从兴趣走向研究,有了开始,才可能有深入,整个研究性学习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二、因势利导,启迪设疑
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必然会带着兴趣去研究。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兴趣,自己选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可以是事半功倍了。但学生选题研究的拓展阅读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光停留在去老师推荐的网站浏览无法将学习引入深层的探究。这时我根据学生论坛上的一些发言帖,或者学习中有意留下一些研究空白,引入比较,启迪学生带着一定的研究目的去圈定研究的对象及作品,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诗词意象”时,我只列出了几首包含月的诗词,也只谈了一点“月”意象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有月的诗词有没有包含着其他可供挖掘的内涵。诗歌与传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能不能扩展范围,去深入地研究唐宋诗词中的“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了响应,成立了“浅谈唐宋诗词中‘月’之情结”的研究课题。论坛上有学生说诗词中总少不了梅呀、桃呀、茱萸、菊花等各类植物,这其中具有怎样的习俗传统?我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就在论坛上启迪她可以选一两种植物来研究其中的习俗文化,于是产生了“透过唐宋诗词看植物的习俗文化”的课题。通过比较也有了“试论‘诗仙’与‘诗圣’的异同”,“苏辛豪放词的比较”等课题。
三、指导护航,合作研究
学生有了兴趣,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给予鼓励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1.树立信心 持之以恒
通过一些大小科学家们科研创新的事例,如《电报与电话》《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和不服输的勇气,树立做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理念。在研究的各个阶段积极地关注鼓励指导,使他们能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
2.方法指导 有路可循
(1)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课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实际检索操作→索取原始文献→阅读、整理检索结果。
(2)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简单的课题的界定与表达,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的具体表述,研究的方法、途径,进展的步骤、进度,成果的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3)撰写结题报告,能写简单的小论文,读书报告等。
3.注重合作 加强关注
引导主持者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承担不同的步骤,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
人员组成
活动安排
时间分配
任务分工
研究内容
利用查看填表、询问等的形式经常关注,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重视程度,也方便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时时的指导。
有了老师的事先指导和适时指导,学生的畏难情绪和陷入瓶颈的挫折情绪都能得到及时的排解,方法上的指导能使学生的研究真正开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明了也能让学生将活动顺利地进行到底,从而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高效。
四、交流激励,评价反馈
交流激励应该贯穿在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中。活动开始前整个团队的交流,相互激励,可以使研究性学习更有凝聚力,保证有效性。活动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团队成员之间、各个团队之间的交流激励,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解决过程中的勇气、恒心、不怕失败等都能在其中得到锻炼。
《湖光山水与古代文人》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在多次的小组会、小组大会中,分享资源,交流想法,修正自己的研究内容、方法、方向,取长补短。有的小组在交流中少走了弯路;有的小组在交流中获得启迪;有的小组解决了不少难题。在自我肯定和别人的建议中获得更多的兴趣和动力,研究性学习更能持续,更能深入,更有成效。
最后,通过在网站上和课堂上举办成果展示,课堂成果宣读,同学质疑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性活动的深入交流。既让研究的同学充满了成就感,也使其他同学分享到研究的意义和快乐,还能在交流质疑中生成不少可以继续研究的内容和资源……这些能保证研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能有所结论有所收获。
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团队对本次活动中的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收获、感动、不足等,是研究性学习与最初目标的效果反馈,也是保证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可以评定出最佳论文奖,主持之星,模范合作小组等。
五、体会
虽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可能达到专家级的层面,比较幼稚,甚至还有些同学摘抄了一些资料,但都不有损于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扩大,同时也将成为学生创新知识、能力、精神培养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2] 萧涤非、刘学锴、袁行霈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