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了“草船借箭”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这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样。
   《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孙曹两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这天,孙权亲自坐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把船给弄翻了。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看来是下了狠劲儿。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写的,自己人记自己的事,犯不着往孙权小儿脸上搽胭粉。此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孙权没有想到借箭,但将船换一面受箭,说明孙仲谋脑瓜好使,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到了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变成了另一个人。“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这时,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只是得了便宜卖了乖,气一下曹操。说“约得数百万支箭”,这已经是小说家的夸张,一个人射出十支箭,就需要有十万人同时开弓,还得除去射到水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有个习惯:好事全是算一个人的。到了《三国演义》,主角成了诸葛亮,聪明全到了孔明一个人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周瑜要杀孔明,命他监造十万支箭,以及孔明立下军令状,利用大雾的机会,逼近曹营,用草船借箭,还跟鲁肃一边借箭一边喝着小酒唠闲嗑。故事生动、好看,但只是故事,并不是真的。
   现在小学课本也有了《草船借箭》。从娃娃抓起,草船借箭的主人是诸葛亮,已经难以更改。
   (摘自《西部商报》 图/不详)
其他文献
【摘 要】“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习作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施要着重体现三性,即“人文性”、“过程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习作 课堂教学 评价 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科学的评价,将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
解决CPU散热器卡扣  目前,采用螺丝柱+背板扣具方案的CPU散热器已经越来越多。所以更换CPU风扇时,并没有太大难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酷冷至尊为代表的品牌,4根螺丝柱的底部通常都会有1个小卡扣(图1)。如果不拆除的话,4根螺丝柱就无法取下,CPU风扇也就无法更换。  其实我们仔细研究这类扣具,这个卡扣并没有起到任何固定的作用,如果螺丝柱正确拧到背板上,这个卡扣是并不受力的。所以简单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