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上旬,2012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成功举行。经过对接洽谈,苏州同海外人才共达成了434个签约项目,另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72个。“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创业周已经成为苏州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主渠道和主平台。
本届创业周共吸引参会嘉宾2054人,其中博士生占比达72.4%,硕士25.9%,94%来自海外或具有海外背景,携带创新创业项目达到2132个。苏州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56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机构、百余家创业投资公司、干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参会高层次人才进行了1500项(次)的对接洽谈。
2009年,苏州市首次举办国际精英创业周,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据统计,通过前三届创业周,累计共有512个参会项目落户,直接投资达到43亿元,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其中引进国家“干人计划”项目的有19个,入选省“双创计划”的30人,入选“姑苏人才计划”的40人,为当地加速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刊讯)
BFT考试中文名称郑重更名
2012年6月26日,BFT中文名称变更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首都新闻界的有关媒体、考试机构、BFT专家委员会、部委引智办、地方外专局、央企的约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白继迅主任总结了BFT考试自1985年设立以来,为我国引智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并阐明了新时期、新形势下BFT中文名称由“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变更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根据市场的需要,BFT考试也从仅服务于出国培训工作而逐步发展为面向社会的标准化外语水平考试。如今,除了服务全国出国培训工作,也已成为诸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出国劳务和成人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社会功能已大为拓展。
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规则,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有效做事的人才。在我国国际化进程中,在人才强国战略总体布局下,BFT名称更名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考试定位和功能,拓宽了考试的内涵和价值,扩大了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标志着BFT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更名后,BFT考试专家魏全将适时跟进,一是编写新大纲、新教材,建设题库,提高考试质量;二是对考试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年检制度,严格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三是对考官进行培训,执行考官持证上岗制度;四是推动和国际证书的互认,真正把BFT推向国际化;五是加强对考试的监管力度,确保公正、公平和考试安全;六是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本刊讯)
本届创业周共吸引参会嘉宾2054人,其中博士生占比达72.4%,硕士25.9%,94%来自海外或具有海外背景,携带创新创业项目达到2132个。苏州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56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机构、百余家创业投资公司、干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参会高层次人才进行了1500项(次)的对接洽谈。
2009年,苏州市首次举办国际精英创业周,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据统计,通过前三届创业周,累计共有512个参会项目落户,直接投资达到43亿元,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其中引进国家“干人计划”项目的有19个,入选省“双创计划”的30人,入选“姑苏人才计划”的40人,为当地加速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刊讯)
BFT考试中文名称郑重更名
2012年6月26日,BFT中文名称变更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首都新闻界的有关媒体、考试机构、BFT专家委员会、部委引智办、地方外专局、央企的约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白继迅主任总结了BFT考试自1985年设立以来,为我国引智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并阐明了新时期、新形势下BFT中文名称由“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变更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根据市场的需要,BFT考试也从仅服务于出国培训工作而逐步发展为面向社会的标准化外语水平考试。如今,除了服务全国出国培训工作,也已成为诸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出国劳务和成人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社会功能已大为拓展。
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规则,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有效做事的人才。在我国国际化进程中,在人才强国战略总体布局下,BFT名称更名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考试定位和功能,拓宽了考试的内涵和价值,扩大了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标志着BFT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更名后,BFT考试专家魏全将适时跟进,一是编写新大纲、新教材,建设题库,提高考试质量;二是对考试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年检制度,严格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三是对考官进行培训,执行考官持证上岗制度;四是推动和国际证书的互认,真正把BFT推向国际化;五是加强对考试的监管力度,确保公正、公平和考试安全;六是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