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天堂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初三级
  这几日天气有些湿热,我一不小心就病了。傍晚,一个人手拿着药单子迷迷糊糊前往街角的中药铺抓药。
  一缕陈旧的药香混杂着傍晚湿湿的空气,慢慢地、静静地,迎面渲染开来。我有一点期待,期待每次走进药铺那種心跳悄悄漏了一拍的感觉。
  我喜欢看抓药。从小时候母亲带着我来药铺到如今还是一样。我喜欢药铺里整面的木墙,喜欢木墙里一个个的药格子,喜欢泛着光的药秤,喜欢药铺抓药爷爷的圆眼镜儿,喜欢药铺里药材的味道,喜欢抓药时的等待……
  我喜欢中药的名字,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金银花、木香、水仙花、火麻仁、土茯苓……这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名字,仿佛让人走过春夏秋冬,感受五行的古老秘术。五千年历史的画卷也从抓药人的指间里悄然展开。我感叹这些名字的美,也感叹取名人的奇,更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似乎在喝药的时候只要想想这些蒙上氤氲气息的药材,哪怕煮出来的药再苦涩,我也愿意慢慢喝下去,仿佛喝下去的不是药,而是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我推开药铺的门,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无比难过。翻新过的蓝白相间的塑料墙面,白的阴沉的药格子,透着冰冷铁气的电子秤让我惊奇却又习以为常。对面板着脸的抓药人推了推方框眼镜,在我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几袋药摆在了我的面前,留下的只有丝丝缕缕的药香和电子秤在“滴滴”声中冰冷的呻吟。我慢吞吞地付了钱,还想再细细品味那淡淡的药香,却无奈于药铺收银员诧异的目光,只好匆匆离去。
  药铺留给了从小多病的我太多记忆,人们总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啊,真好”,但说着说着,便忘却了,将这些古人用心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遗存换之以冰冷的机器,大多数人会说“这也是一种形式的传承”。确实,时代的新风暴卷来的是许多便捷又省时的发明、改造。但人们没想到的是它也卷走了前人呕心沥血所形成的文化的沉淀。
  “人间有天堂,天堂在陋巷。”我以为,天堂,就在往时的街角药铺里,它在新时代的进步中慢慢消散,只留下一缕轻轻的药香。
  指导老师 郑文富
  本栏插图 王 伟
  本栏责任编辑 陈土宏
其他文献
深圳市龙岗区鹏达学校初二级  一个人,漫步于薄衫吹尽的秋风中,遥望一缕残阳在天边呢喃,似在倾吐半生眷恋。犹记得秋初的落日下,一位老人,依古树旁,赏半山秋景,念山林往事。  那次回到家乡,已入秋。天气倒不算寒,只是这山野的秋景显得萧条无味。临近寒假结束,作业却仍像堆成山一般的高,那日,我正紧赶慢赶地写作业,心情郁闷而焦躁。忽然,木板门“吱呀”被打开了,令人讨厌的开门声让我愈加烦闷。是谁这么无聊?难道
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我的十六岁啊……”爸爸犹豫地看着眼前的工作,最终还是放下笔,十指交叠敲了敲桌面,往后靠在椅子上,严肃的表情变得柔和,目光变得飘渺起来,“我的十六岁啊……”  于是,思绪翻越千山万水,穿过漫漫岁月,回到家乡,他开始讲述十六岁的故事。那些事啊,人啊,花香啊,阳光啊,夹杂在咸腥的海风中扑面而来。  听说曾祖母一家住在海边,伫立在海风中的小木屋,屋上有瓦和茅草,屋角剥落的墙灰下依
期刊
东莞市南城东晖学校初三级  父亲是一位厨师,在餐厅打了半辈子的工,却没有换来丰厚的财富。父亲心想:以后老了怎么维持生计?总要有个一技之长吧。他决定去学开车。因此,他郑重向家人宣布了自己的梦想。  有了梦想,他立马就动身了。他先去了解驾车的基本知识。每天,他一下班回来就翻开书本,即使当天工作很累,他也要学习一会。  要想考驾照,还要去做视力健康证明。父亲去了医院,医生亮出一排排整齐的字母E,每个E的
期刊
陆丰市碣石玉燕中学初一级  我幼小时常哭闹不停,你总微笑着对我说:“等你长大了,我就轻松了。”我童年时总爱闯祸,你总指着我额头佯装生气地说:“等你懂事了,我就清闲了。”到了现在,你也一直为我担心,总唠叨我:“等你嫁人做了别人的妈妈,你就会知道做妈妈的不易了。”这些年来的艰辛,岁月的无情,你一头黑油的长发一根一根地被染成白丝。仿佛,你额头上的皱纹就是一年年艰辛的印记。  我有脾气,那是我妈宠的;我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