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农业种植业唯一出路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吉林省洮北区的农田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很多农民朋友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去插秧。要是在以前,开着轿车去插秧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为,洮北区十年九旱,春旱、伏旱、秋吊连年发生。别说开轿车了,吃饱饭都成问题。如今,洮北区的农民富了,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开着轿车去插秧的这个人叫吴贤日,他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儿河农场的农民,他自家的三垧(一垧15亩)地全部种植的水稻。他家的稻田处于末级渠系,在还是依靠土渠灌溉时,渠里的水基本上流不到他家的地,就干了,这三垧地非但没让他发家致富,反而让他很是苦恼。在灌区开始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后,土渠变成了防渗渠,末级渠系也可以得到灌溉。如今的吴贤日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灌溉时间缩短了不说,灌溉成本也降低了,而且由于水质比原来好,稻田亩产要增产150斤到200斤。国家实行了政策性免税和粮食保护价格后,吴贤日又承包了九垧地。如今,一垧地年纯收入已经达到一万多元,吴贤日也因此脱贫致富,家里添置了小轿车,每到农忙插秧季节,他都是开着轿车到田间地头。
  实际上,在洮儿河灌区,和吴贤日一样的农户大概占到20%。洮儿河灌区建设管理局局长任陶海介绍说,农民致富正体现了灌区建设15年来所作的节水改造工程是成功的。
  洮北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又是农业大区,现有耕地174.85万亩,其中水田46.05万亩、旱田128.8万亩。区国民生产总值66.5%来自于农业收入,可以说没有灌溉就没有洮北区农业。但是洮北区的水资源又非常有限,唯一的一条河流洮儿河还经常发生断流,地下水可开采量只有5.17亿立方米,而且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补给减少,加上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增加,使洮北区水资源可开采使用量日趋紧张。农业大区没有水,就直接危及着洮北区众多农民的生计问题。为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节约用水,节水灌溉,发展高效农业,才是唯一出路。洮北区的老百姓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灌区,就没有洮北区农业。”
  洮北区的灌溉主要依靠洮儿河灌区的灌溉。洮儿河灌区始建于1992年,灌区建设15年来,经历了“没水没效益,引水见效益,节水高效益”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从“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的痛苦,又经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煎熬,最终迎来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坦然。这其中的蜕变过程一定是艰难的,不管怎样,洮儿河灌区让洮北区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让洮北区的农民尝到了甜头,连末级渠系的农民都可以分享到节水灌溉的成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洮儿河灌区,归功于节水灌溉的工程改造。
  自1996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洮北区先后进行了洮北区临海节水灌溉示范区、洮北区保平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以及洮北区青山节水灌溉示范区等。项目的建设对洮北区的节水灌溉工程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灌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使洮北区旱田基本实现节水灌溉,其中发展喷灌面积30万亩,小白龙管道输水面积80多万亩。近年来,洮北灌区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节水灌溉模式,进行了大田膜下滴灌项目的建设实验。在洮北区的东胜乡、德顺乡和三合乡发展膜下滴灌面积750亩。大田膜下滴灌项目在洮北区实验成功了,这一项目正在洮北区积极推广和广泛应用。
  洮儿灌区局长任陶海告诉记者:采取了喷灌以后,比大水漫灌和沟灌节水60%,膜下滴灌比漫灌和沟灌节水80%以上,30万亩灌溉每年可节水4500万立方米。洮北区已实现旱田有效灌溉面积115.1万亩,发展各种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旱田有效灌溉率达到90%。
  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洮北区的节水灌溉取得了成功,其方法措施和成功经验值得农民朋友好好借鉴和学习。那么洮北区都采取了哪些节水措施呢?记者发现,洮北区结合了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洮北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的一套农业节水模式,即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灌溉,条件好的发展喷灌和微滴灌,条件差的采取简易节水措施,发展小白龙灌溉,同时采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节水。
  在东风乡东兴村记者看到,这里的村民大部分都种植了葡萄,灌溉模式大多采用滴灌。村民董永久家里有两三亩地,自从引进滴灌以后,种植了黄瓜和芦笋,一年到头也能赚个两三万块钱。在董永久的脸上,记者看到了他对目前生活的一种满足感,也看到了通过节水灌溉给他带来的财富和喜悦。
  “因地制宜”正是洮北区取得节水灌溉的成功所在,洮北区能根据当地条件,不搞一刀切,不强行上马,采取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节水措施。在推行节水措施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水利和农业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在做通农民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适当搞农业合作。
  眼下,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洮北区从去年也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洮北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支撑,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洮北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洮北区是农业区,种植业是农业经济的支撑,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节水灌溉是农村种植业唯一的出路,所以实行节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洮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靠保障。”
其他文献
在湖北省当阳市,乔成林被当地人称为兔子王。可是乔成林最得意的是他的一手绝活,据说他的手一掂量,就知道一只兔子是几斤几两,而且是分毫不差。他这绝活是怎么练就的呢?    在湖北省枣阳市的杨当镇,提到一个叫乔成林的人,人们都叫他兔子王,他网络着镇上1200多家兔子养殖户,每年的交易量达到60多万只。每次下乡收兔子,他基本上不用称,全凭自己的手感,就能知道这兔子几斤几两。  乔成林自己说:“我这个手就相
期刊
9月23日,湖南郴州一名叫代科创的电工向记者演示了他设计发明的电热炒菜铲,这种锅铲无须炉灶的帮助,通上电后就能炒菜。    打工生活萌发创意    代科创今年25岁,是郴州资兴市人。2003年他在广州打工期间,一年里换了很多个工作,每次换工作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买炉灶,带走太麻烦;丢掉又可惜。他想:要有一种供打工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炉灶就好了。由于代科创是学电工的,他在工厂里干的也是电工,一天他回到租住的
期刊
甘肃省榆中县,位于兰州市东郊,辖8县15乡,人口42.4万,其中农业人口28.5万。全县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山旱地7777亩。年均降雨量仅3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450毫米。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的地方,竟然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还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  多年来,当地依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水土污染等优势,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期刊
螃蟹的大小对价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单体重量相差一丁点,价格可能就相差一个等级。江苏省兴化市的朱同林之所以能在螃蟹市场呼风唤雨,多亏了他的螃蟹养得大。因为会养大螃蟹的名声,才使他得以在短时间内将养殖面积迅速扩张到10万亩的规模。    江苏省兴化市水域面积总共有86万亩,其中40万亩被用于大闸蟹养殖,而一个叫朱同林的人,自己就拥有其中的10万亩,每年生产500万斤大闸蟹,而这么多螃蟹其中有90%都是
期刊
前几年由于水貂的价格可观,吸引了不少的人都搞水貂养殖,这使得我国的水貂养殖数量大幅增加。眼下又到了貂皮收获的冬季,今年貂皮的价格压力引起不少养貂户的担忧。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生春利也闯进了这个他并不熟悉的行业,今年已经拥有近万只水貂的他将如何面对呢?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一家武术学校,生春利是这里的校长。因为不会武术,生春利就聘请了武术教练来教学生。虽然有1000多名学生,但是几年下来,生春利发现
期刊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程立力被当地人叫做硕士鸡倌。我们的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程立力首先就让记者看了一场斗鸡比赛。程立力特意选择了一只个头很大,生性凶狠的大公鸡,它的对手却足足小它三分之二。可比赛结果却是个头大的打不过小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斗鸡获胜的这只公鸡叫藏鸡,是程立力最满意的品种之一。每次引进一批原种鸡,程立力都要做这个实验,观察鸡的野性有多大。这位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告诉我们,别看
期刊
浙江省永康市的五金产业十分发达,对于一个“七山一水二分地”的山区来说,很多农民都会选择去各种五金加工厂打工。可是在永康市唐先镇,有一个叫做赵鑫州的年轻人却回到了乡下,而且种起了人人都不看好的生姜。    2002年6月的一天,一直在外打工的赵鑫州带着妻子回到了村里,他们不仅要回来种田,而且要挑战村里从来也没人敢做的事——在山上种80亩地的生姜。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都说:“种生姜,卖也卖不出去,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水稻所”)的科学家们则把这句话诠释为——“稻米就是生命(Rice is life)”。  稻米——三十多亿人的主食,7000余年的种植历史,全世界每年1.52亿公顷的种植面积,全球2亿多农户安身立命的基础。亚洲20亿人口所需热量的80%从稻米中摄取。
期刊
2007年9月28日,在贵阳市金阳新区西南民族美食广场开幕的贵州美食博览会上,一个号称“中国第一笼”的特大蒸笼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据了解,该蒸笼直径3米,桌面直径4.5米,里面可以放置70多道美味,可供30人同时享用。它是贵州遵义市郊某农家乐的业主花数千元在赤水雇请民间匠人,用赤水的竹子经3个多月编制而成。到目前为止是全国最大的竹笼子和笼子宴席,业主称将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期刊
青蟹是浙江省的特色养殖品种,而占浙江青蟹产量近半数的三门县就因当地的“三门青蟹”引以为傲。  三门青蟹身披青褐色的盔甲,睁着圆鼓鼓的眼睛,两只坚硬无比的大螯更是它们用以攻击敌人的武器。这只青蟹和所有三门青蟹一样,外表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坚硬的外壳,两只大螯和8条小腿,但如果伸手去触碰一下,就会发现,它的表壳是软的。螃蟹的壳怎么会是软的呢?会不会是怪胎?这当然不是什么怪胎,而是三门养殖户蒋荣响培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