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09年~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本溪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科学指导本地开展手足口病防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2009年~2013年本地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327例,年均发病率为51.85/10万。其中,6月~9月报告病例占总病例85.14%;城区和农村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3.27/10万和18.53/10万;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59:1;1岁~5岁病例占总病例84.38%;在896例病例中检出CVA16型273份,EV71型171份,EV71型和CVA16型混合感染46份,其它肠道病毒感染205份。结论:坚持手足口病监测报告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95-02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现对本溪市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现状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和人口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中数据。
  1.2 方法
  1.2.1 统计方法 用Excel2003软件录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并整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1.2.2 检测方法 采集临床明确诊断的病例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9年~2013年本溪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327例,年均发病率为51.85/10万。五年间发病率在32.70/10万-84.36/10万之间波动,2010年发病最高,2011年发病最低,总体来说,五年间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
  2.2 流行特征
  2.2.1 月份分布 自2009年以来,除2009年2月、2010年2月和3月、2011年1月和2月、2012年2月、2013年1-3月没有报告手足口病例外,其余年度月份均有报告病例。各月报告病例数基本呈正态分布。发病高峰在6月~9月,报告3684例,占总病例85.14%。
  2.2.2 地区分布 本溪市共辖两县五区,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高新区为城区,本溪县和桓仁县为农村。2009年~2013年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76例,年均发病率为33.27/10万;农村报告1546例,年均发病率为18.53/10万,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农村。
  五年间各县区年度发病率差异很大,发病率在8.35/10万~173.90/10万之间。其中,四个城区2009年~2010年发病率均呈现递增,达到发病最高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两个农村县在经过2009年高发后,2010年回落, 2012年又达发病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流行强度以2010年市中心两个区(明山区和平山区)最高,发病率分别达173.90/10万和108.43/10万。
  2.2.3 人群分布
  五年报告男性病例2654例,女性病例1673例,男:女=1.59: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各年度男女之比在1.45:1-1.73:1之间,均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其构成相对稳定。发病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31岁。1岁~5岁为高发年龄段,共3651例,占總病例84.38%。年度高发年龄组略有差异,2010-2012年高发年龄组在2岁,2009年高发年龄组在3岁,2013年高发年龄组在1岁。4327例病例中,散居儿童2519例,占58.22%;托幼儿童1568例,占36.24%;学生216例,占4.99%;其他24例,占0.55%。
  2.3 病原学监测
  2008年~2013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896份,阳性695份,检出率为77.57%。阳性标本中,CVA16型273份,占39.28%;EV71型171份,占24.60%;EV71型和CVA16型混合感染46份,占6.62%;其它肠道病毒感染205份,占29.50%。
  3 讨论
  3.1 2008年5月国家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本地区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五年来,本地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3.2 按病例三间分布分析,本地季节高发期应比南方延迟1个月【1】,基本上每年在6月~9月份,7月份最高;1岁~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
  3.3 根据病原监测,本地手足口病是以CVA16型为主的混合疫区,EV71型也占有相当比例,病例在同一时间可以双重感染CVA16和EV71病毒[2]。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 手足口病.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
  [2] 谭红玉等. 108例儿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9,35(2):36-37.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认识;治疗;神经系统;剧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56-02  原發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之一,临床特征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堪忍受的痛苦,有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中医古籍无“三叉神经痛”病名,属于头痛,头风,面痛,偏头痛与偏头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临床实际予以中医辨证护理。结果:中医辨证护理组有效率总95%;常规护理组有效率64%,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1.2病例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97-01  病歷摘要:  患者,男,72岁,平日身体健康,每天室外散步两小时左右。近两年确诊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此次因浑身关节、肌肉疼痛来我门诊部外科就诊。自述浑身关节、肌肉疼痛约两月余,夜晚不能一觉睡到天亮,每晚被疼醒2-3次。起初患者自己怀疑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曾经建议家人为其把身下垫的褥子加
期刊
【摘 要】同时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TDaP)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引发罕见过敏反应,分析反应原因,预防反应发生,为以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预防接种过敏反应;4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硬肿;上面一层白皮;接种后2个月脱屑;色素沉着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98-01  焦xx,2013年7月2
期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94-01  患婴男,42天,婴儿持续性回奶,呕吐,腹胀来院就诊,查体婴儿低体重,腹部触诊可触到椭圆形、光滑质硬的包块。彩超检查:胃腔增大,胃蠕动亢进,幽门管肌层明显增厚,厚约6mm,幽门管长20mm,内径2mm,诊断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  讨论:
期刊
【关键词】成分输血;安全输血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01-01  输血医学:输血医学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开发、应用、研究,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性的学科。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血医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陈旧的输血观念也得到了更新,由之前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钛合金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6 例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钛合金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骨折,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12周。骨性愈合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1个月。无骨不连、接骨板松动、断裂、断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并对其进行抗感染、止血、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灌洗术并局部给丁胺卡那0.4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显效有25例,有效的有18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8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5例,再通率为76.5%,发生出血8例,其中,6h内出血5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8.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可为抢救心肌赢得时间,降低AMI患者的病
期刊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腹水;误诊 ;CA1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93-0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 ,早期缺乏特异性,少部分病例可合并浆膜腔积液,同时甲减可以存在心、肾功能不同程度降低,易与其他常见病相混淆 ,出现误诊误治,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损害,亦使患者承受较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