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应有回报?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_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歉是必须且不可避免的。那么为何我们很少道歉?
  没有人也没有公司会是完美的。现实中,人们常常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或者兑现不了诺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于是,表达歉意成了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很多证据表明,为做错的事道歉有助于减轻受害者的报复程度、减少起诉、维护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保证生产力,甚至为建设更加透明、可敬的工作环境创造机会。
  如果道歉真的这么有用,为什么商业领袖们如此吝于道歉呢?为什么企业和个人通常会错失道歉的机会呢?
  在着手准备道歉前有一个问题:道歉能够修复关系的理念是否可信?对该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受害者往往高估道歉的效力。较之真正获得道歉,他们更加看重想象中的道歉,对其予以过高的正面评价,超过事实上获得道歉的效用。这表明我们作为人类将道歉更多地作为调解工具,而对道歉的真实价值预计不足。
  另一项研究发现,背弃诺言的一方在得到或者预计可以得到“被原谅”的保证时,更愿意道歉。这一结果喻示,人们保有一种念头,觉得道歉也应获得相应的回报——获得受害者的原谅。而这与道歉应该不带犹豫、不计较受害者反应的道德观相悖;特别是在商业环境中,道德观念更容易被削弱,道歉的战略动机往往更重。
  为什么道歉这么难呢?因为道歉中包含着道德尊严方面的重要暗示。人在道歉时,不得不回忆做错的事,个人的道德尊严会受到负面打击,因此,人们会认为道歉是一件压力巨大而且困难的事情,通常还会高估这种压力与困难。而当背信者们真正致歉,又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总之,研究表明,道歉是备受重视的,其较之简单说一声“对不起”要为繁琐,需要有真诚的动机才行。想要道歉,一定得掌握技巧,清晰表达自己的心声,理解、愿意也能够照顾到受害者的关注与需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仓储业的快速发展和仓库物资种类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仓库管理的需要。而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因能够提供实时、直观和沉浸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6月21日发出《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20号).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
保障房建设作为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第二个“四万亿”计划,构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对房地产行业和企业实现经营模式转型都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全国保障性住房履盖面达20%,总投资达5万多亿,2011年投资近1.38万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从1998年进行房改以来,13年间,全国共开
提高女性在董事会的比例是否必然就会改善公司治理,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证明的命题,或者说这一命题成立的条件尚未得到充分的证明    《环球时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法国议会1月20日审议了一项有关规定大型企业的董事会必须包括40%女性董事的草案。据说这项草案可能将于今年以修正案的形式正式成为法律规定。  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董事会女性的人数,这绝对是个很新鲜的事。但第一个吃螃蟹的却不是法国,早
<正>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