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校企合作办专业、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对口性。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企业而言能针对性培养适应企业发展模式、运作模式的技术型管理型高端后储力量。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探讨软件开发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趋势,并对该模式下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视角;软件开发;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计算机科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院级教改类课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YJ2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基于多方利益,并且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协同支持,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向教育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见图1,高等院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联动的机制,企业为学校某一或某几个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理论指导,同时,学校开设某一门课程,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前景之上的,并且充分斟酌企业、行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力量,并予以最直观、最科学、最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为计算机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招徕人才的针对性。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体系。第一种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在学习计划完成后,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参加工作。第二种是工学交替,这种模式是校企共同筹划和实施,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企业参加实习。第三种是教学见习,这种模式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比较常见,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实际参与相关工作,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第四种是定岗实习,学生在完成计划课程以后,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实习工作。
二、软件开发课程的发展现状
软件开发是培养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实际的软件开发授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这门课程本身不好学,知识点多并且非常零碎。第二,很多学生没有相关的学习经验,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学习难度很高。第三,教师本身教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基于学生自身基础不牢固的现状,教师很难开展拓展教学。第四,软件开发课程的考核方式古板,并比较依赖于课上学习的考评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对实习和项目合作没有很深的认识,导致实际的教学没有重视企业实习;第五,课程编排没有实践性,教学大纲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太大的联系,导致学生即便学习了软件开发这门课程,到企业以后,也是感觉非常陌生,并不容易适应企业的发展步伐和工作基调。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中国高校软件开发的课程改革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中国高校软件开发的课程改革方向定性为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实现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既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能保证软件开发相关专业的人才不流失。因此采用校企對接合作办学的模式,能最大限度提升课程开设的价值,并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构建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计划,引入现代工程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一些委培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学校更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计划,并在现代化的工程教育新理念的引导下,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岗位的未来发展预测等进行合作专业规划,建立“1+N”的校企合作机制,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一个企业群,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校企合作的广泛程度。其次,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创业园的优势,实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转型和改革。再次,在新的教育理念模式下,建立现代化的学生培养体系。在德育教育、实践教育和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协同引导下,建立一个“德育为先、实践为重”的教学模式新理念,并重塑学生评价机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和品德教育,以打造德、智、技兼备的高端专业化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建立完善的合作育人体系
学校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并且将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系统,灵活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实现系统化合作育人,打造“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依托,结合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实践课和理论课分步教学的新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针对高等院校教师往往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实践性比较差的现状,学校教学以理论讲课为主,企业的专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技术开发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向学生提出研究实践课题,学生以此开展定向学习。
第二,建立案例联动教学体系。实践课上多向学生介绍企业相关的软件开发知识,如现在企业更倾向于用什么进行开发;在实际的模拟过程中,如果出现系统运行故障,那么从一个企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我们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第三,与项目结合开展实习实践。高等院校除了校内模拟和校外参观,对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行为期不低于3个月的企业实践,让学生真正跟着企业中的师傅学习,跟进一个项目,了解项目的运作模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四,建立团队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比较完善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分工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并建立企业专业人员带队,学生学习的合作模式,一组学生分配一个技术人员,系统指导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五,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评和评价体系、转变软件开发课程评价模式,采用学校理论课教师、校外企业实践课教师、学生三方评价的考评机制,并提升校外实习和校内项目演练在软件开发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真正重视软件开发的实习和企业实践。
总而言之,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向好,随着移动上网设备的普及,关于软件开发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目前软件开发课程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理论和实际联系性不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等问题都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基于现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普遍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采取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意识,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鹏.面向“互联网+”的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68-69.
[2]丁俊.高等职业院校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7):124-126.
[3]黄河清,陈文.软件技术专业“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8,17(12):24-27
关键词:校企合作视角;软件开发;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计算机科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院级教改类课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YJ2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基于多方利益,并且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协同支持,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向教育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见图1,高等院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联动的机制,企业为学校某一或某几个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理论指导,同时,学校开设某一门课程,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前景之上的,并且充分斟酌企业、行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力量,并予以最直观、最科学、最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为计算机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招徕人才的针对性。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体系。第一种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在学习计划完成后,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参加工作。第二种是工学交替,这种模式是校企共同筹划和实施,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企业参加实习。第三种是教学见习,这种模式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比较常见,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实际参与相关工作,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第四种是定岗实习,学生在完成计划课程以后,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实习工作。
二、软件开发课程的发展现状
软件开发是培养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实际的软件开发授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这门课程本身不好学,知识点多并且非常零碎。第二,很多学生没有相关的学习经验,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学习难度很高。第三,教师本身教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基于学生自身基础不牢固的现状,教师很难开展拓展教学。第四,软件开发课程的考核方式古板,并比较依赖于课上学习的考评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对实习和项目合作没有很深的认识,导致实际的教学没有重视企业实习;第五,课程编排没有实践性,教学大纲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太大的联系,导致学生即便学习了软件开发这门课程,到企业以后,也是感觉非常陌生,并不容易适应企业的发展步伐和工作基调。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中国高校软件开发的课程改革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中国高校软件开发的课程改革方向定性为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实现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既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能保证软件开发相关专业的人才不流失。因此采用校企對接合作办学的模式,能最大限度提升课程开设的价值,并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构建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计划,引入现代工程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一些委培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学校更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计划,并在现代化的工程教育新理念的引导下,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岗位的未来发展预测等进行合作专业规划,建立“1+N”的校企合作机制,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一个企业群,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校企合作的广泛程度。其次,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创业园的优势,实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转型和改革。再次,在新的教育理念模式下,建立现代化的学生培养体系。在德育教育、实践教育和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协同引导下,建立一个“德育为先、实践为重”的教学模式新理念,并重塑学生评价机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和品德教育,以打造德、智、技兼备的高端专业化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建立完善的合作育人体系
学校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并且将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系统,灵活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实现系统化合作育人,打造“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依托,结合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实践课和理论课分步教学的新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针对高等院校教师往往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实践性比较差的现状,学校教学以理论讲课为主,企业的专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技术开发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向学生提出研究实践课题,学生以此开展定向学习。
第二,建立案例联动教学体系。实践课上多向学生介绍企业相关的软件开发知识,如现在企业更倾向于用什么进行开发;在实际的模拟过程中,如果出现系统运行故障,那么从一个企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我们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第三,与项目结合开展实习实践。高等院校除了校内模拟和校外参观,对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行为期不低于3个月的企业实践,让学生真正跟着企业中的师傅学习,跟进一个项目,了解项目的运作模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四,建立团队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比较完善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分工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并建立企业专业人员带队,学生学习的合作模式,一组学生分配一个技术人员,系统指导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五,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评和评价体系、转变软件开发课程评价模式,采用学校理论课教师、校外企业实践课教师、学生三方评价的考评机制,并提升校外实习和校内项目演练在软件开发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真正重视软件开发的实习和企业实践。
总而言之,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向好,随着移动上网设备的普及,关于软件开发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目前软件开发课程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理论和实际联系性不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等问题都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基于现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普遍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采取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意识,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鹏.面向“互联网+”的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68-69.
[2]丁俊.高等职业院校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7):124-126.
[3]黄河清,陈文.软件技术专业“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8,17(1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