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揭示了电视纪录片中再现性与表现性两种艺术风格的历史源流,然后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了电视纪录片中两种基本艺术风格的辩证统一关系。从镜头语言、声音表现、主题内容、文化意蕴等方面分别阐述了表现性与再现性的辩证法。
关键词:表现性 再现性 艺术风格 电视纪录片
一、辩证关系的历史源流
再现性与表现性是影视作品创作中两条并行不悖的艺术主线,也是影视艺术恒久生命力的体现。中国电视纪录片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这两个方面都创造出了不朽的经典作品。我国电视媒体在早期注重表现性的发展,强调宣传效应、善于用声情并茂的解说词来表现主题。如改革开放初期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话说长江》,此片用雄辩的镜头语言加上气势磅礴的解说令观众对长江流域之壮丽图景与祖国大好河山充满了热情与期待。近年来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则强调再现性,力图以真实的画面来结构全片,让人文精神在记录风格的影像中延续。“再现性要求文艺通过艺术形象去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的典型性”,比如《幼儿园》这部作品,除开编导扎实的素材采写能力外,“几乎从来不用解说”的特性把该片真实的美学意境分毫不差地传达到观众眼中。
从影视美学的角度看,再现性与表现性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这两条美学原则在电影、电视的发展史中都有过各自的辉煌时期。从较早的记录学派——苏联的“电影眼睛派”开始,表现性原则在纪录片中就得到了重视;而同一时期的弗拉哈迪则把再现性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样是纪录片,出于不同的动机,制作者往往会选取不同的侧重点。美国著名的记录电影导演迈克尔·摩尔善于利用蒙太奇剪辑来约束观众的思考,是典型的表现派。他被人诟病最多的也就是缺乏客观性这一点。美国电视纪录片总体上来说受到好莱坞影响较大,艺术语言上倾向于表现性,镜头语言丰富多彩,剪辑快速流畅。即使是极强调科学价值的《探索频道》出品的片子也充满了表现力很强的动态镜头。因此,再现性与表现性在电视纪录片中不是矛盾的两极,而是充满了辩证统一的合体。就像电影艺术中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合流那样,成为现代影片中常见的艺术风格。
二、视听语言中的辩证统一
“随着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发展趋势:更为广泛、更为自然、更为逼真地表现现代生活;更为细致、更为深入地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一经播出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2012年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文化品牌。此片制作精良,立意颇高而又脚踏实地,把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事物进行了提炼,把中国文化中的精髓通过镜头语言生动地传达出来。除开创作者的选题、立意等大框架的基础,影片中表现性与再现性的辩证统一是该片艺术上成功的重要保证。
整部影片分为七集,从不同的侧面关照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独特文化。这样一个主题很大的作品要想让普通观众都能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编导人员把主要策略放在了两个方面:美食加故事。一般来讲,每一集中都介绍了若干美食,美食作为一个引子用来引出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我们了解了一种珍贵的食材——松茸,编导在利用绚丽的视听语言来吸引观众眼球后,又运用了截然不同的长镜头来表达松茸采摘者的生活片段。讲美食,却又不流于表面,不仅仅讲它的美味,还探讨了背后的历史渊源、故事,而重头戏还放在最后故事里的人身上。从内容上讲,《舌尖》就成功选取了两种表达类型:极具表现性的美食和极具再现性的真实故事。
众所周知,表现性强的镜头语言要数蒙太奇为尊,变化多端、无穷无尽。《舌尖》在表现各色美食的时候没有让观众失望,运用强大的蒙太奇攻势让观众眼花缭乱、口水横飞。观众随着摄影机每到一处便先把该地区的美食尽收眼底,这样的视觉内容在量上面是极大的,除了表现性蒙太奇外,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做到呢?在表现美食制作过程的段落中,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纪实性很强的镜头语言——长镜头。长镜头的运用使得美食制作的细节完整展现在镜头前,让美食除了美味以外的别样趣味得到了延伸。作为一种串联工具,再现性的长镜头把环境、故事、制作等具体的美食之外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当然,再现性的艺术表达是长镜头的主要职责,观众对于影片内容的真实感和立体感正来源于此。在《五味的调和》这一集中,影片讲述了与五种味觉相关的许多美食,每一种美食背后又有一个具体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主人公。实地取景拍摄故事中的人和事,使观众在完全了解故事内容后对影片要表达的意境有了真实的基础。在表现海边晒盐的渔民这一段落中,镜头呈现出客观的凝视状态,主人公黝黑的皮肤和干练的工作作风都使观众印象深刻。总的说来,影片中再现性风格的镜头与表现性镜头在不同节奏的变换中达到了和谐统一,让镜头语言整体的意向表达变得游刃有余。
一部好的纪录片显然不会只有完美的镜头与画面,声音的运用当然也是考究的。《舌尖》中声音的表现主要有解说词、声响、配乐。解说词为整个影片的风格进行了定位,同样也是兼具表现性和再现性两种特征的。在说到具体故事时,解说词会用客观的语调娓娓道来,声音处理显得干净、短促。而在描写那些美食背后的深刻意蕴的时候,配音便随着情感的变动而上下起伏,余音袅袅、婉转动听。这是解说词本身再现性与表现性的辩证关系。解说词与配乐、声响共同完成了情绪的调动作用,它们之间又有一层相互作用的关系。当解说词在叙说环境、故事背景等再现性内容时,音乐是固定的清新的简单重复旋律;而当写意性强的表现情绪变化的解说词出现时,音乐瞬间变成主题交响,和镜头一起呈现出综合艺术的特殊形态,观众情感得到了多方面的抒发。声响在影片中的表达尽量是客观记录性,比如处理美食时刀砍斧剁的同期录音、人来人往的环境音等等,都给观众一种在场感。
三、文化内涵中的辩证统一
整个影片从声画关系来看有三个辩证关系:声音系统内部的和谐统一、镜头语言内部的和谐统一、声音与画面的辩证关系,使这三组关系达到高度融合的艺术技巧就是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影片由内而外所散发的文化热量也可以是表现性和再现性的辩证统一。全篇围绕中国美食进行,把全国各地美食用记录的方式展现于电视媒体上,同时,把中国人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作了有力的表现。文化内涵的表现有民族性、民族审美心理、民族价值观等等。在展现这些文化内涵时,所用到的方式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去说,而是需要观众的联想和理解能力作为铺垫的,这显然是表现性的。我们可以把这种隐性的内涵理解成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自然得到的情感刺激。而影片中众多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存在于本片中,而是存在于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因此,这些文化内涵的本质又是客观的,在片中完成的再现,是再现性的本質与表现性的艺术手段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表现性 再现性 艺术风格 电视纪录片
一、辩证关系的历史源流
再现性与表现性是影视作品创作中两条并行不悖的艺术主线,也是影视艺术恒久生命力的体现。中国电视纪录片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这两个方面都创造出了不朽的经典作品。我国电视媒体在早期注重表现性的发展,强调宣传效应、善于用声情并茂的解说词来表现主题。如改革开放初期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话说长江》,此片用雄辩的镜头语言加上气势磅礴的解说令观众对长江流域之壮丽图景与祖国大好河山充满了热情与期待。近年来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则强调再现性,力图以真实的画面来结构全片,让人文精神在记录风格的影像中延续。“再现性要求文艺通过艺术形象去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的典型性”,比如《幼儿园》这部作品,除开编导扎实的素材采写能力外,“几乎从来不用解说”的特性把该片真实的美学意境分毫不差地传达到观众眼中。
从影视美学的角度看,再现性与表现性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这两条美学原则在电影、电视的发展史中都有过各自的辉煌时期。从较早的记录学派——苏联的“电影眼睛派”开始,表现性原则在纪录片中就得到了重视;而同一时期的弗拉哈迪则把再现性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样是纪录片,出于不同的动机,制作者往往会选取不同的侧重点。美国著名的记录电影导演迈克尔·摩尔善于利用蒙太奇剪辑来约束观众的思考,是典型的表现派。他被人诟病最多的也就是缺乏客观性这一点。美国电视纪录片总体上来说受到好莱坞影响较大,艺术语言上倾向于表现性,镜头语言丰富多彩,剪辑快速流畅。即使是极强调科学价值的《探索频道》出品的片子也充满了表现力很强的动态镜头。因此,再现性与表现性在电视纪录片中不是矛盾的两极,而是充满了辩证统一的合体。就像电影艺术中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合流那样,成为现代影片中常见的艺术风格。
二、视听语言中的辩证统一
“随着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发展趋势:更为广泛、更为自然、更为逼真地表现现代生活;更为细致、更为深入地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一经播出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2012年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文化品牌。此片制作精良,立意颇高而又脚踏实地,把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事物进行了提炼,把中国文化中的精髓通过镜头语言生动地传达出来。除开创作者的选题、立意等大框架的基础,影片中表现性与再现性的辩证统一是该片艺术上成功的重要保证。
整部影片分为七集,从不同的侧面关照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独特文化。这样一个主题很大的作品要想让普通观众都能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编导人员把主要策略放在了两个方面:美食加故事。一般来讲,每一集中都介绍了若干美食,美食作为一个引子用来引出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我们了解了一种珍贵的食材——松茸,编导在利用绚丽的视听语言来吸引观众眼球后,又运用了截然不同的长镜头来表达松茸采摘者的生活片段。讲美食,却又不流于表面,不仅仅讲它的美味,还探讨了背后的历史渊源、故事,而重头戏还放在最后故事里的人身上。从内容上讲,《舌尖》就成功选取了两种表达类型:极具表现性的美食和极具再现性的真实故事。
众所周知,表现性强的镜头语言要数蒙太奇为尊,变化多端、无穷无尽。《舌尖》在表现各色美食的时候没有让观众失望,运用强大的蒙太奇攻势让观众眼花缭乱、口水横飞。观众随着摄影机每到一处便先把该地区的美食尽收眼底,这样的视觉内容在量上面是极大的,除了表现性蒙太奇外,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做到呢?在表现美食制作过程的段落中,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纪实性很强的镜头语言——长镜头。长镜头的运用使得美食制作的细节完整展现在镜头前,让美食除了美味以外的别样趣味得到了延伸。作为一种串联工具,再现性的长镜头把环境、故事、制作等具体的美食之外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当然,再现性的艺术表达是长镜头的主要职责,观众对于影片内容的真实感和立体感正来源于此。在《五味的调和》这一集中,影片讲述了与五种味觉相关的许多美食,每一种美食背后又有一个具体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主人公。实地取景拍摄故事中的人和事,使观众在完全了解故事内容后对影片要表达的意境有了真实的基础。在表现海边晒盐的渔民这一段落中,镜头呈现出客观的凝视状态,主人公黝黑的皮肤和干练的工作作风都使观众印象深刻。总的说来,影片中再现性风格的镜头与表现性镜头在不同节奏的变换中达到了和谐统一,让镜头语言整体的意向表达变得游刃有余。
一部好的纪录片显然不会只有完美的镜头与画面,声音的运用当然也是考究的。《舌尖》中声音的表现主要有解说词、声响、配乐。解说词为整个影片的风格进行了定位,同样也是兼具表现性和再现性两种特征的。在说到具体故事时,解说词会用客观的语调娓娓道来,声音处理显得干净、短促。而在描写那些美食背后的深刻意蕴的时候,配音便随着情感的变动而上下起伏,余音袅袅、婉转动听。这是解说词本身再现性与表现性的辩证关系。解说词与配乐、声响共同完成了情绪的调动作用,它们之间又有一层相互作用的关系。当解说词在叙说环境、故事背景等再现性内容时,音乐是固定的清新的简单重复旋律;而当写意性强的表现情绪变化的解说词出现时,音乐瞬间变成主题交响,和镜头一起呈现出综合艺术的特殊形态,观众情感得到了多方面的抒发。声响在影片中的表达尽量是客观记录性,比如处理美食时刀砍斧剁的同期录音、人来人往的环境音等等,都给观众一种在场感。
三、文化内涵中的辩证统一
整个影片从声画关系来看有三个辩证关系:声音系统内部的和谐统一、镜头语言内部的和谐统一、声音与画面的辩证关系,使这三组关系达到高度融合的艺术技巧就是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影片由内而外所散发的文化热量也可以是表现性和再现性的辩证统一。全篇围绕中国美食进行,把全国各地美食用记录的方式展现于电视媒体上,同时,把中国人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作了有力的表现。文化内涵的表现有民族性、民族审美心理、民族价值观等等。在展现这些文化内涵时,所用到的方式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去说,而是需要观众的联想和理解能力作为铺垫的,这显然是表现性的。我们可以把这种隐性的内涵理解成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自然得到的情感刺激。而影片中众多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存在于本片中,而是存在于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因此,这些文化内涵的本质又是客观的,在片中完成的再现,是再现性的本質与表现性的艺术手段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