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茵栀黄口服液对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3月至9月期间16家医院收治的胆红素水平达到美国儿科学会指南的时龄-胆红素水平曲线第40百分位的足月儿,随机分为单纯光疗组(409例)、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373例)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395例)。入组后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并持续5d,一旦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水平则加用光疗。分别记录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治疗72 h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率,以及不同干预对光疗率的影响。比较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符合人选标准患儿共计1177例,男性707例(60.1%),汉族1119例(95.1%)。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为(282.0±70.9)μmol/L,最高为626 μmol/L。其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342 μmol/L~427μmol/L((20 mg/dl~25 mg/dl)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86例,占15.8%;>427 μmol/L(25 mg/dl)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30例,占2.5%。3组间治疗72 h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2.89,P=0.056)。治疗完成后茵栀黄口服液组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率明显超过其他2组(F=5.55,P=0.004)。茵栀黄口服液组未接受光疗的比例显著高于苯巴比妥组和单纯光疗组(x2=47.38,P=0.000)。30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光疗或光疗联合药物治疗,虽未经换血,但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有25.1%的患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5次,该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皮疹的发生率高于苯巴比妥组,但是和单纯光疗组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因黄疸入院的足月儿约18%是重度或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对于足月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尽早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抑制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上升,使部分患儿避免光疗。应用茵栀黄口服液除大便次数增加和皮疹以外,未观察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13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分别选择立即给予小潮气量并最佳PEEP的机械通气方式,早期、足量、短程的糖皮质
目的 总结累及消化道的白塞病(BD)的临床表现和消化内镜下特征。方法 对27例累及消化道的B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累及消化道的BD以累及食管和回肓
目的 探讨儿童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淋巴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CT检查37例,MRI检查6例.结果 病变发生于颈部21例,其中同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扫描(TE)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969例CHB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TE检查,其中258例还接受肝活检,117例接受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
[目的 ]研究抗氧化维生素C(VitaminC ,VitC)和维生素E(VitaminE ,VitE)对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抑制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HSP70 )表达的干
目的探讨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人胃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nm2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
目的 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利拉鲁肽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治疗db/db小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35只8周龄,体重(35.3±2.5)g的雄性db/db小鼠分为(1)对照组(n=8):给予生
目的 了解胎儿腹部肿块的产前超声评估的准确性、肿块发展的特点和家属对胎儿腹部肿块的选择状况。方法 复习3年来发现的胎儿腹部肿块病例的临床资料,记录肿块发现时的胎龄、
目的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分为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和非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分析2006年1月-2010年
目的 观察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寻求较佳的EBUS-TBNA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60例择期EBUS-TBNA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