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儿”王静安、“熊小儿”熊梦周、“肖小儿”肖正安、“寇小儿”寇煜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四位儿科医生,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享誉巴蜀,民间称其为“四大儿科名医”。2011年,随着肖正安老人的病逝,巴蜀最老一辈的“四大儿科名医”均已仙逝。然而,薪火相传,其传人又称为新一代的“四小儿”。
王小儿:
王静安,9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廖里癸、李辉儒等12位蜀中名中医。是四川省两位国医大师之一。医术精湛,众科之中,尤精于儿科,被广大群众尊称为“儿童的保护神”,被患儿家长尊称为“王小儿”。先后出版了《静安慈幼心书》、《王静安临证精要》、《王静安医学新书》三本医学著作。
王静安老人去世后,其子王泽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做了一名中医,他是父亲的亲传弟子,又称“小王小儿”。现在玉林东街靠人民南路的一侧,名为南桥的中医诊所坐诊。王静安孙女王雪梅也学中医,继王泽涵“小王小儿”后,即将成为“小小王小儿”。
熊小儿:
熊膺明是“熊小儿”第三代传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周仍会在省医院和成都中医研究所坐诊四天。除了继承父亲熊梦周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高尚的医德让他为业界广为关注。
熊膺明自己是成都知名的中医儿科专家,而且还将熊氏医学传承了下去,教授女儿熊鸽医术。如今女儿也已经正式坐诊,孙女今年也刚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熊小儿将会有第五代、第六代传人……
肖小儿:
肖正安,四川金堂县人,著名儿科专家,1990年“六一”儿童节创建“萧氏儿科诊所”,是“萧氏儿科”第一代掌门,亦是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的创建者之一,专治小儿诸疾,在三十余年的教学与治疗中,潜心研究小儿热、咳、喘、泻等症,卓有成效。学生遍布省内外各市县,不少已成为当代名医。
“肖小儿”去世后,其子肖劲松、肖量接班“萧氏儿科”。肖劲松的儿子,19岁的肖晓然,按照爷爷意愿,亦学习中医,目前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习。“肖小儿”的两个儿子肖劲松、肖量,在成都开有各自的诊所。“萧氏儿科”在成都总共有4家,两家由肖劲松经营,肖量有一家,“肖小儿”的干女儿还经营着一家。
寇小儿:
寇氏先祖原籍四川绵竹,世代行医,第四代传人寇煜光入蓉城业医,于四十年代中期创立“仁和堂”而闻名遐迩,几十年来,一根三棱针挑疳,治好了无数小儿脾胃疾病,誉为“寇小儿”。历经时代变迁,传承数代,迁址数次,始终坚持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在成都中医儿科界享有盛誉。1956年,寇煜光响应政府号召加入成都西城区少城联合诊所(现青羊区少城医院前身),改革开放后携女寇素芳(寇小儿第五代传人)组建寇小儿诊所。
至2012年,由寇恩培、寇岐培继承其衣钵,成立成都武侯寇小儿中医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
蜀中部分名中医一览
古代:
涪翁,西汉末、东汉初,涪县(今绵阳市区)人,中医针灸鼻祖,蜀之医学先贤。论著有《针经》、《诊脉法》。其中《针经》是中医学史上较早的针灸专书。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字通直,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社会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李常在,东汉至三国时期,蜀郡人氏。医术精湛,重病三天治好,病轻的一天痊愈。李常在因其长寿,“世世见之如故,故号之曰常在”(出《神仙传》)所以称他为“李常在”。
昝殷(约797~860)四川成都人,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其著作《经效产宝》,是我国尚能看到的第一部妇产科专书。
唐慎微(1056~1093)字审元,成都华阳人,北宋蜀中名医、药物学家,对经方深有研究。其著作《证类本草》收载药物1558种,载古今单方验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经验。
近现代:
沈绍九(1865~1936)名湘,誉为成都四大名中医之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了成都首家送医送药的医馆,连续举办达30年之久。蜀中业医者改用阳历,由他开始。有《沈绍九医话》一书。
周禹锡自号蘧隐闲人,原籍四川内江,主张“中参西理,西抉中精”为四川中西汇通医学组织之发端。1925年他创设的“万县中西医药研究会”为四川早期的中西医研究团体。论著《中国医学约编十种》等。
孔健民(1895~1959)原名繁熙,四川省巴县人,知名中国医学史专家。编撰了《中国古代医史》、《中国医史》等讲义。
张觉人(1890~1981)字梦禅,四川省广安人,当代丹医师,是国内多种中医药刊物的支持者和发行人。支持及创办《华西医药杂志》、《医声通讯》等刊物。著有《外科十三方考》等。
王伯岳(1912~1987)原名王志崇,四川成都人,中医儿科专家。善治儿科疾病,有“小儿王”之称。其论著《中国儿科学》是一部反映中医儿科学水平的代表作。
王小儿:
王静安,9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廖里癸、李辉儒等12位蜀中名中医。是四川省两位国医大师之一。医术精湛,众科之中,尤精于儿科,被广大群众尊称为“儿童的保护神”,被患儿家长尊称为“王小儿”。先后出版了《静安慈幼心书》、《王静安临证精要》、《王静安医学新书》三本医学著作。
王静安老人去世后,其子王泽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做了一名中医,他是父亲的亲传弟子,又称“小王小儿”。现在玉林东街靠人民南路的一侧,名为南桥的中医诊所坐诊。王静安孙女王雪梅也学中医,继王泽涵“小王小儿”后,即将成为“小小王小儿”。
熊小儿:
熊膺明是“熊小儿”第三代传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周仍会在省医院和成都中医研究所坐诊四天。除了继承父亲熊梦周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高尚的医德让他为业界广为关注。
熊膺明自己是成都知名的中医儿科专家,而且还将熊氏医学传承了下去,教授女儿熊鸽医术。如今女儿也已经正式坐诊,孙女今年也刚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熊小儿将会有第五代、第六代传人……
肖小儿:
肖正安,四川金堂县人,著名儿科专家,1990年“六一”儿童节创建“萧氏儿科诊所”,是“萧氏儿科”第一代掌门,亦是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的创建者之一,专治小儿诸疾,在三十余年的教学与治疗中,潜心研究小儿热、咳、喘、泻等症,卓有成效。学生遍布省内外各市县,不少已成为当代名医。
“肖小儿”去世后,其子肖劲松、肖量接班“萧氏儿科”。肖劲松的儿子,19岁的肖晓然,按照爷爷意愿,亦学习中医,目前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习。“肖小儿”的两个儿子肖劲松、肖量,在成都开有各自的诊所。“萧氏儿科”在成都总共有4家,两家由肖劲松经营,肖量有一家,“肖小儿”的干女儿还经营着一家。
寇小儿:
寇氏先祖原籍四川绵竹,世代行医,第四代传人寇煜光入蓉城业医,于四十年代中期创立“仁和堂”而闻名遐迩,几十年来,一根三棱针挑疳,治好了无数小儿脾胃疾病,誉为“寇小儿”。历经时代变迁,传承数代,迁址数次,始终坚持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在成都中医儿科界享有盛誉。1956年,寇煜光响应政府号召加入成都西城区少城联合诊所(现青羊区少城医院前身),改革开放后携女寇素芳(寇小儿第五代传人)组建寇小儿诊所。
至2012年,由寇恩培、寇岐培继承其衣钵,成立成都武侯寇小儿中医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
蜀中部分名中医一览
古代:
涪翁,西汉末、东汉初,涪县(今绵阳市区)人,中医针灸鼻祖,蜀之医学先贤。论著有《针经》、《诊脉法》。其中《针经》是中医学史上较早的针灸专书。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字通直,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社会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李常在,东汉至三国时期,蜀郡人氏。医术精湛,重病三天治好,病轻的一天痊愈。李常在因其长寿,“世世见之如故,故号之曰常在”(出《神仙传》)所以称他为“李常在”。
昝殷(约797~860)四川成都人,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其著作《经效产宝》,是我国尚能看到的第一部妇产科专书。
唐慎微(1056~1093)字审元,成都华阳人,北宋蜀中名医、药物学家,对经方深有研究。其著作《证类本草》收载药物1558种,载古今单方验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经验。
近现代:
沈绍九(1865~1936)名湘,誉为成都四大名中医之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了成都首家送医送药的医馆,连续举办达30年之久。蜀中业医者改用阳历,由他开始。有《沈绍九医话》一书。
周禹锡自号蘧隐闲人,原籍四川内江,主张“中参西理,西抉中精”为四川中西汇通医学组织之发端。1925年他创设的“万县中西医药研究会”为四川早期的中西医研究团体。论著《中国医学约编十种》等。
孔健民(1895~1959)原名繁熙,四川省巴县人,知名中国医学史专家。编撰了《中国古代医史》、《中国医史》等讲义。
张觉人(1890~1981)字梦禅,四川省广安人,当代丹医师,是国内多种中医药刊物的支持者和发行人。支持及创办《华西医药杂志》、《医声通讯》等刊物。著有《外科十三方考》等。
王伯岳(1912~1987)原名王志崇,四川成都人,中医儿科专家。善治儿科疾病,有“小儿王”之称。其论著《中国儿科学》是一部反映中医儿科学水平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