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田鼠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DNA条形码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鼠疫宿主动物进行分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7种啮齿动物,包括布氏田鼠、达乌尔黄鼠、达乌尔鼠兔、蒙古毛足鼠、五趾跳鼠、长爪沙鼠和大沙鼠,提取肝脏组织,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CO Ⅰ)基因序列分析,用MEGA 5.0软件计算GC含量,通过双参数(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共获得61条CO Ⅰ基因序列片段,每条序列长度657 bp.五趾跳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达乌尔鼠兔、蒙古毛足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的GC含量分别为(46.945±0.109)%、(43.836±0.000)%、(40.313±0.084)%、(47.514±0.073)%、(41.838±0.073)%、(40.335±0.000)%、(39.467±0.032)%,除大沙鼠和长爪沙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上述7个鼠种在第1位密码子处GC含量分别为(57.534±0.000)%、(55.251±0.000)%、(54.338±0.000)%、(57.078±0.000)%、(55.308±0.057)%、(53.881±0.000)%、(56.164±0.000)%,除布氏田鼠和蒙古毛足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7个鼠种在第3位密码子处GC含量分别为(40.835±0.328)%、(33.790±0.000)%、(24.136±0.253)%、(43.455±0.218)%、(27.740±0.207)%、(24.201±0.000)%、(19.772±0.097)%,除大沙鼠和长爪沙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鼠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4 8,NJ系统发育树能清楚的区分7个不同的类群.结论 应用DNA条码技术检测COⅠ基因,可以对内蒙古布氏田鼠疫源地的鼠疫宿主动物进行鉴别,同时可为形态鉴别提供佐证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山东省日照市食源性高碘的危害.方法 2013年,在山东省日照市采集市售常见食品45种,其中水产类食品19种,陆地类食品26种.陆地类食品包括蔬菜22种、蛋1种、肉1种、面食2种.食品碘测定采用《食物中碘的测定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 302-2008).以日照市万平社区长期居住(原高碘地区村民)的当地成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超声法检查甲状腺,根据《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276-2
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病原保护性抗原编码的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用以转染细胞、真核或原核细胞的微生物中,使之充分表达,经纯化后所制成的疫苗。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一种减毒牛型分枝杆菌。广泛用于结核病的预防。BCG具有以下优点:①应用广泛,自1948年以来世界上已有35亿人接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全世界已建立BCG预防接种网,便于
期刊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在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质量将36只健康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含氟量<1 mg/L),低氟组和高氟组分别饮用含5、50 mg/L氟化钠的自来水.大鼠饲养6个月,建立慢性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发现生物体除了存在以DNA序列为基础的遗传编码信息外,还存在决定遗传编码信息表达的调控机制,表现遗传学(epigenetics)是针对后者研究基因演绎为表型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遗传学分支学科.遗传学信息提供了生命所必须蛋白质的模板,而表现遗传学信息则提供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应用上述遗传学信息的指令,在时间、空间顺序上调控基因的表达.表现遗传学主要研究内容有DNA甲基化
迄今,从建国之日算起,克山病研究已经63年,国外没有克山病报告.大骨节病研究从首例报告开始,已经150年,国外有大骨节病,但病区、患病人数都不多.两种病的医学内容都非常丰富,浩如烟海;而其中的难点、疑点也是千头万绪,众说纷纭.特别而又鲜明的地理分布,原因何在?是大家最关心的.当然,如果没有病因发现在前,这些都是不可能解开的难题.关键词:克山病;大骨节病;地理分布特征
目的 掌握山西省高砷水源和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既往调查结果,在已确定的高砷水地区和地砷病病区及周边,选择了全省35个县进行调查,对所有调查点进行水砷筛查,对水砷超标村进行水砷定量普查和病情调查;水砷筛查采用半定量试剂盒法,水砷定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地砷病诊断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