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实地调研经历,分析转型期现代农业内源创新发展的含义、驱动内源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关系,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内源创新是转型期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机会导向下的以实现互动协调和生态持续发展的农业农村的再出发点;内源创新发展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是一种互补、协调、相容的发展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农业农村的改革、农业人力资本的增值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内生性的内源创新。因此,构建了甘肃省现代农业内源创新发展组织化建设的内源科技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和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该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培训学习机制、使用保障机制以及整合运行机制。希望通过驱动内源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机制构建来实现甘肃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源创新;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1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s of Driving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mand for Tal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ased o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Gansu
CHEN Siming1,HAN Xufeng1,LI Jincheng2
(1. Western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Humanitie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 China; 2.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China)
Abstracts: Combining field research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in Gansu Province, the meaning of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transition period, driving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demand, and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ve mechanisms of demands for endogenous technology talent i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Endogenous innovation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transition period. It is a starting point under the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o interactive and ecological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mplementary, coordinating and compatibl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mands of agriculture science talents. Especially, it is a demand for endogenous innovation because of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real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reform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he appreciation of agriculture human capitals as well 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eas. Therefor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which drive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zation in Gansu modern agriculture will be built, and a series of mechanisms will be built, including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learning training mechanism,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combin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It will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ansu modern agriculture through driving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s in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talents demands. Key words: endogenous innovation; modern agriculture; talent demand; mechanisms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世界银行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本规律将各国分为传统农业国、转型中国家和城市化国家。其中,转型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为:农业对经济增长点平均贡献率为7%,农村人口的比重约为63%,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世界银行,2008)。从当前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农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农村人口的比重6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 433.98美元,农业的比重为14.54%;2014年农村人口的比重减少为59.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为3 983.12美元,农业比重下降到14.03%。结合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甘肃省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处于“转型中国家”阶段,农业并非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更多地需要依靠科技和资本要素的推动力。因此,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内源创新来推动农业产业增值是促进转型期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再出发点,而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性过程,只有通过构建内源人才需求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连接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等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
1 转型期农业农村内源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
1.1 内源创新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再出发点
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建立在以农民作为创新主体之上的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进步和生产要素资源均衡配置的新型发展路径。这一创新发展注重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强调发展“意味着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形成,意味着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拓展,是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点”[1]。内源创新发展打破了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形成的单向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公共政策制度供给的行政推动模式,是工业化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继承,更是对政府服务职能、市场机制、社会中介组织功能以及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等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
1.2 内源创新发展是机会导向的发展
内源创新发展是借助市场机遇和制度改革激发发展潜力的系统性过程,“内源发展不再是结果导向的外部推动,而是机会导向的内生创新”[1]。或者说,是实现由“制度改革的‘诺斯式增长’”过渡为“市场分工和技术改进的‘斯密式增长’”,再转变为“技术进步式的‘普罗米修斯增长’”[2],对应到农业农村的发展路径,即农业农村实现由外源推动下的农业增长、农村进步、农民增收过渡为内源创新发展下的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再转变为技术革新的农业农村持续进步。转型期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对应于市场分工和技术改进的“斯密式增长”的、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地位的新型发展路径,主要依托力量在于市场而并非在于政府,在于依靠农业农村本身。
1.3 内源创新发展是互动协调的发展
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整合农业农村内源优势与外源支持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通过借助外部制度供给、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要素供给渠道协调农业农村社会内部本身的创新发展,实现由“政策被动供给”向“政策主动需求”转变,由“多予”向“放活”转变,由“解制”向“赋能”转变,减少公共政策的低效或者无效,提高政策配置的有效性。它包括4个方面的互动协调:一是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明确政府维护农业农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共服务角色,充分肯定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的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协调;二是通过放权让利,注重农业组织主体性地位的政府公共部门与农业组织的互动协调;三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以保证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相契合的政府行政人员与农民个人的互动协调;四是促进农业向非农产业合理过渡的政府公共经济与农业产业经济的协调。
1.4 内源创新发展是生态持续的发展
内源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持续的发展,或者说内源创新发展不仅仅在于实现转型期农业农村的变革以缩小转型期内城乡发展差距,更需要考虑的是农业农村未来社会的进步以及有效地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弱质三农”(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落后)问题[3],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改革以及工业现代化、信息数字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放活农业农村体制束缚,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永续发展。
2 驱动内源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关系
内源创新发展的主体在于农民本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需要农民来完成,农民也就有必要成为具有农业专业性技术的高素质内源性人才。换言之,内源创新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相容性,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具有协调性,与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具有互补性。
2.1 驱动内源创新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相容性
驱动内源创新适宜于农业农村的改革进步,二者具有相容性。其一,驱动内源创新发展适应了转型期农业农村改革进步的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和城市率先发展的政策倾斜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失调,区域之间、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农民自身的综合能力未能得以提高,“弱质三农”效应明显。这一发展阶段表明“外源工业化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实现从外源推动向内源创新发展的转变成为转型期内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有效模式”[4],探索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融合了“三农”问题的多元复杂性。其二,内源创新发展需要重新整合配置农业农村自有资源和外来生产要素,通过“解制”扩宽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供给渠道和要素占有范围,通过“赋能”提升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能力要求,通过制度的“予”与农业农村的“需”相结合达到供需相匹配。
2.2 驱动内源创新与优化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具有协调性 驱动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需要转变创新主体农民的传统小农意识,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实践发展的主体,可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并在原始创新基础上形成再创新,这种再创新的反馈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农业技术的不适应性,从而形成信息回路产生新的创新需求点,新创新需求点的产生又要求内源再创新,内源再创新将使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不断地调整。这种互动过程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内源创新为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优化提供动力,农业科技人才结构调整为内源创新提供实践保障。
2.3 驱动内源创新与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具有互补性
内源创新是农业科技人才素质提高的原因,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内源创新实践发展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的建立是二者相互补充的产物。内源创新为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体制机制依据,弥补农民科技需求方面的“硬性缺失(如资源、物力、财力等)”和“软性制约(如政策优惠、社会认知、技术认同等)”,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为内源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成果,加深了内源创新过程中实践创新环节的再认识和再创新。
3 现代农业发展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3.1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保障结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解决这些偏差需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机制以协调农业与就业、收入、人口、社保、金融等的关系来发挥农民的主体创新作用,构建内源创新机制。从农业产业演化的路径来看,农业发展由原始农耕农业阶段演化为传统农业阶段再转变到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的供给提出了“要素供给规模适度、产业化经营、市场化配置资源、专业化规范流程操作、农产品及其加工附属品多元化供给等新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生产公益性、功能多样性、环节可延伸性、影响复杂性的特性”[5]。这一系列的要求和特性都需要通过农业创新主体农民来实现。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林、牧、副、渔结构失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低下和生态观光农业、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无公害绿色农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商业化农业”的运作模式的偏离,内源人才需求机制创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3.2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
农村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协调性过程,从“黄金十年”(1978—1988)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产品流通体制,到曲折“十五年”(1988—2002)的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乡镇企业推动下的小城镇的进步,再到“历史跨越五年”(2002—2007)的农村经济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新农村建设改革[6],农村改革不断地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农村改革依然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与城市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承接农村改革的现代化路径,下启内源人才创新需求机制的构建是保障农村自治管理权利、推行农业组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深化创新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
3.3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农业人力资本增值的客观要求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延伸了资本的定义,将人才赋予要素资源的属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更多地是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具有生产的外溢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也就是一种“凝结在人身上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并需要一定激励才能发挥出来的知识、技能、健康以及道德伦理等所构成的无形资产”[7]。当然,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人力资本资金供给来源渠道少、投资结构与人力供给结构不匹配、投资力度与人力资源存量不协调等问题,但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能够带来具有正向外部效应的价值增值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目的,这一目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具有内生创新的内源人才需求机制创新,使得农业内源人才需求创新能够催生新的农业价值增值,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创新的积极主动性,适应农业人力资本的内源开发创新。
3.4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从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尽管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取得了进步,但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滞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当。构建内源人才需求创新机制,农民可以通过教育学习了解基本农业知识,通过培训机制掌握农业生产种植的技术,通过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农民内部的信息共享与信息流通,通过激励保健机制规范农民基本行为,通过互动协调机制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学习型专业组织。知识的获得、技术的掌握、信息的共享、素质的提高以及组织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意识,农民才会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应用新型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催生农业技术需求,推动原有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值增长和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强农业产出规模效应。
4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的构建
科技和人才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投入资源。转型期需要构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源创新机制,构建适应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以实现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换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构建适宜于内源人才需求机制以保证内源创新的持续推进。
4.1 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内源科技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激发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弹性配置农业农村已有要素资源和外来依托资源,实现技术构成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协调统一,做到“人尽其才”、“技术尽其用”。但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差异化状况造成要素资源协调配置上的困难,农业农村的发展差距要求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综合性功能的能够表达各市(州)、县、镇、村发展诉求与利益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协调现代农业发展内源创新机制的运行,使得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与农村居民利益需求相匹配。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组织化过程中的组织建设。农民组织化是农民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自身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形成各种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行动和过程[8],更是推进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以吸纳农业科技的内源发展基础[9]。 这一组织的基础依然是农村社区,它是建立在农民作为内源创新主体之上的以引进、应用、再创新农业科技为目的具有非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它采用扁平型组织结构形态,实行市长—村长责任制,弱化县、镇一级决策功能。它组织的人才和机构包括农民、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农业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组织实施管理范围内农业区位条件的调查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生产运作;制定农业科技应用短期、长期持续发展规划,统一实施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的操作规范,操作要领;表达农民创新的利益需求和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协调农业发展要素资源差异、区位差异、科技应用差异以及农业融资发展差异,统一规划内部既有和外来资源,根据镇、村农业发展形成的优势产业配资农业资源。定期举办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市长—农民协商交流会议,加强农民个人与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沟通,加强以市长为代表的政府组织与农民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政民互动沟通”、“政民一致协商”、“政民共同参与”,保证农业科技信息的真实有效和农业科技的真正执行,使农民真正参与农民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4.2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需要规范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接受渠道以及信息反馈渠道,保证信息质量的有效前提在于将信息渠道制度化,实行行政规范手段予以保护。建立唯一的农业科技、农业政策信息发布中心,保证信息的权威与有效性;建立分支信息接收点机构,负责信息的接受与传递;建立信息输入终端点,使农民掌握信息,更多地可以通过移动手机来完成,或者通过街道机构印制简化宣传页宣传农业科技、政策信息;建立信息反馈公众平台,设置公共平台专用号码,让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反映科技应用与创新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使农民创新主体理解农业科技政策和科技的实用性,减少政策抗拒。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内源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基本法,基本法的作用相当于基本制度,但不等同于基本制度。基本法不具有法律权利,仅是农民农业生产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种生产规范和生产习惯,遵守这一基本法的人可以得到益处,不按照基本法生产得不到相应的益处。基本法不能损害农民的人身权利和基本权利,它旨在规范农民自觉地摒弃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应用的习惯,增强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公共学习平台,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政策方案通过展板的形式置于公共学习平台之上;建立行为规范机制,适度惩罚不合理技术应用行为,以批评为主,物质惩罚为辅。
(3)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培训学习是农民个人发展、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也是内源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制定培训学习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建立农业科技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农民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建立榜样学习机制,宣传内源创新发展过程中优秀农民个人经历、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展望等内容,激励其他农民学习交流;建立定向培养机制,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根据农民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分类培养,让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技能。
(4)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是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供需平衡的关键条件。一是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建立农业院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推广联合机制,定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改革农业科技人才推广的财政金融体制,强化农业金融农业供给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在农业科技人才开发过程中的公益性经营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多元化培养方式,建立内外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吸纳高学历、高专业技能、高层次的农业人才以调整人才结构。三是建立人才使用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专业性,根据农业技术推广需求和农业种植实践需求设置农业推广技术资格证考试,通过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内部竞争;建立人才目标责任工作管理机制,实行考核晋升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5)建立健全整合运行机制。现代农业发展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完善与改革,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目标在于“解决农业科技系统各环节脱节的协调问题”和“构建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方统一体整合运行机制”[10]。协调机制在于建立内源人才要素供给机制,解决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以及人才流失的问题;健全资本要素供给机制,为农业农村内源创新提供金融资源,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逐步消除“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农业政策支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营业点,简化金融资源供给行政程序,解决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保险金融便民服务点,转嫁农民农业经营风险。整合机制在于建立健全内源科技创新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科技应用—科技反馈4个环节的协调性;建立现代农业发展考核机制,将农民纳入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注重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和供求机制的分配作用。
参考文献:
[1]郁建兴.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当代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的战略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12-25.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29.
[3]徐勇.城乡一体化视域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思维——评《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J].中国行政管理,2014(10):117-120.
[4]方劲.乡村发展干预中的内源性能力建设——一项西南贫困村庄的行动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3(4):31-41.
[5]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
[6]龚建文.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2008(5):229-238.
[7]逯进,周惠民.人力资本理论:回顾、争议与评述[J].西北人口,2012,33(5):46-52.
[8]程同顺.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4):86-88.
[9]李义波,姚兆余.农民组织化: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基础[J].行政论坛,2009,16(3):62-65.
[10]张水玲.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84-486.
关键词:内源创新;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1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s of Driving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mand for Tal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ased o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Gansu
CHEN Siming1,HAN Xufeng1,LI Jincheng2
(1. Western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Humanitie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 China; 2.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China)
Abstracts: Combining field research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in Gansu Province, the meaning of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transition period, driving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demand, and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ve mechanisms of demands for endogenous technology talent i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Endogenous innovation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transition period. It is a starting point under the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o interactive and ecological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mplementary, coordinating and compatibl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demands of agriculture science talents. Especially, it is a demand for endogenous innovation because of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real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reform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he appreciation of agriculture human capitals as well 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eas. Therefor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which drive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zation in Gansu modern agriculture will be built, and a series of mechanisms will be built, including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learning training mechanism,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combin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It will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ansu modern agriculture through driving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s in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talents demands. Key words: endogenous innovation; modern agriculture; talent demand; mechanisms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世界银行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本规律将各国分为传统农业国、转型中国家和城市化国家。其中,转型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为:农业对经济增长点平均贡献率为7%,农村人口的比重约为63%,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世界银行,2008)。从当前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农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农村人口的比重6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 433.98美元,农业的比重为14.54%;2014年农村人口的比重减少为59.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为3 983.12美元,农业比重下降到14.03%。结合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甘肃省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处于“转型中国家”阶段,农业并非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更多地需要依靠科技和资本要素的推动力。因此,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内源创新来推动农业产业增值是促进转型期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再出发点,而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性过程,只有通过构建内源人才需求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连接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等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
1 转型期农业农村内源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
1.1 内源创新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再出发点
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建立在以农民作为创新主体之上的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进步和生产要素资源均衡配置的新型发展路径。这一创新发展注重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强调发展“意味着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形成,意味着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拓展,是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点”[1]。内源创新发展打破了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形成的单向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公共政策制度供给的行政推动模式,是工业化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继承,更是对政府服务职能、市场机制、社会中介组织功能以及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等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
1.2 内源创新发展是机会导向的发展
内源创新发展是借助市场机遇和制度改革激发发展潜力的系统性过程,“内源发展不再是结果导向的外部推动,而是机会导向的内生创新”[1]。或者说,是实现由“制度改革的‘诺斯式增长’”过渡为“市场分工和技术改进的‘斯密式增长’”,再转变为“技术进步式的‘普罗米修斯增长’”[2],对应到农业农村的发展路径,即农业农村实现由外源推动下的农业增长、农村进步、农民增收过渡为内源创新发展下的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再转变为技术革新的农业农村持续进步。转型期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对应于市场分工和技术改进的“斯密式增长”的、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地位的新型发展路径,主要依托力量在于市场而并非在于政府,在于依靠农业农村本身。
1.3 内源创新发展是互动协调的发展
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是整合农业农村内源优势与外源支持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通过借助外部制度供给、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要素供给渠道协调农业农村社会内部本身的创新发展,实现由“政策被动供给”向“政策主动需求”转变,由“多予”向“放活”转变,由“解制”向“赋能”转变,减少公共政策的低效或者无效,提高政策配置的有效性。它包括4个方面的互动协调:一是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明确政府维护农业农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共服务角色,充分肯定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的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协调;二是通过放权让利,注重农业组织主体性地位的政府公共部门与农业组织的互动协调;三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以保证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相契合的政府行政人员与农民个人的互动协调;四是促进农业向非农产业合理过渡的政府公共经济与农业产业经济的协调。
1.4 内源创新发展是生态持续的发展
内源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持续的发展,或者说内源创新发展不仅仅在于实现转型期农业农村的变革以缩小转型期内城乡发展差距,更需要考虑的是农业农村未来社会的进步以及有效地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弱质三农”(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落后)问题[3],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改革以及工业现代化、信息数字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放活农业农村体制束缚,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永续发展。
2 驱动内源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关系
内源创新发展的主体在于农民本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需要农民来完成,农民也就有必要成为具有农业专业性技术的高素质内源性人才。换言之,内源创新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相容性,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具有协调性,与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具有互补性。
2.1 驱动内源创新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相容性
驱动内源创新适宜于农业农村的改革进步,二者具有相容性。其一,驱动内源创新发展适应了转型期农业农村改革进步的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和城市率先发展的政策倾斜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失调,区域之间、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农民自身的综合能力未能得以提高,“弱质三农”效应明显。这一发展阶段表明“外源工业化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实现从外源推动向内源创新发展的转变成为转型期内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有效模式”[4],探索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发展融合了“三农”问题的多元复杂性。其二,内源创新发展需要重新整合配置农业农村自有资源和外来生产要素,通过“解制”扩宽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供给渠道和要素占有范围,通过“赋能”提升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能力要求,通过制度的“予”与农业农村的“需”相结合达到供需相匹配。
2.2 驱动内源创新与优化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具有协调性 驱动农业农村的内源创新需要转变创新主体农民的传统小农意识,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实践发展的主体,可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并在原始创新基础上形成再创新,这种再创新的反馈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农业技术的不适应性,从而形成信息回路产生新的创新需求点,新创新需求点的产生又要求内源再创新,内源再创新将使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不断地调整。这种互动过程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内源创新为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结构优化提供动力,农业科技人才结构调整为内源创新提供实践保障。
2.3 驱动内源创新与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具有互补性
内源创新是农业科技人才素质提高的原因,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内源创新实践发展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的建立是二者相互补充的产物。内源创新为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体制机制依据,弥补农民科技需求方面的“硬性缺失(如资源、物力、财力等)”和“软性制约(如政策优惠、社会认知、技术认同等)”,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为内源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成果,加深了内源创新过程中实践创新环节的再认识和再创新。
3 现代农业发展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3.1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保障结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解决这些偏差需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机制以协调农业与就业、收入、人口、社保、金融等的关系来发挥农民的主体创新作用,构建内源创新机制。从农业产业演化的路径来看,农业发展由原始农耕农业阶段演化为传统农业阶段再转变到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的供给提出了“要素供给规模适度、产业化经营、市场化配置资源、专业化规范流程操作、农产品及其加工附属品多元化供给等新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生产公益性、功能多样性、环节可延伸性、影响复杂性的特性”[5]。这一系列的要求和特性都需要通过农业创新主体农民来实现。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林、牧、副、渔结构失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低下和生态观光农业、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无公害绿色农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商业化农业”的运作模式的偏离,内源人才需求机制创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3.2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
农村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协调性过程,从“黄金十年”(1978—1988)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产品流通体制,到曲折“十五年”(1988—2002)的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乡镇企业推动下的小城镇的进步,再到“历史跨越五年”(2002—2007)的农村经济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新农村建设改革[6],农村改革不断地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农村改革依然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与城市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承接农村改革的现代化路径,下启内源人才创新需求机制的构建是保障农村自治管理权利、推行农业组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深化创新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
3.3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农业人力资本增值的客观要求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延伸了资本的定义,将人才赋予要素资源的属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更多地是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具有生产的外溢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也就是一种“凝结在人身上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并需要一定激励才能发挥出来的知识、技能、健康以及道德伦理等所构成的无形资产”[7]。当然,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人力资本资金供给来源渠道少、投资结构与人力供给结构不匹配、投资力度与人力资源存量不协调等问题,但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能够带来具有正向外部效应的价值增值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目的,这一目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具有内生创新的内源人才需求机制创新,使得农业内源人才需求创新能够催生新的农业价值增值,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创新的积极主动性,适应农业人力资本的内源开发创新。
3.4 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从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尽管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取得了进步,但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滞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当。构建内源人才需求创新机制,农民可以通过教育学习了解基本农业知识,通过培训机制掌握农业生产种植的技术,通过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农民内部的信息共享与信息流通,通过激励保健机制规范农民基本行为,通过互动协调机制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学习型专业组织。知识的获得、技术的掌握、信息的共享、素质的提高以及组织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意识,农民才会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应用新型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催生农业技术需求,推动原有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值增长和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强农业产出规模效应。
4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的构建
科技和人才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投入资源。转型期需要构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源创新机制,构建适应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以实现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换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构建适宜于内源人才需求机制以保证内源创新的持续推进。
4.1 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内源科技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激发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弹性配置农业农村已有要素资源和外来依托资源,实现技术构成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协调统一,做到“人尽其才”、“技术尽其用”。但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差异化状况造成要素资源协调配置上的困难,农业农村的发展差距要求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综合性功能的能够表达各市(州)、县、镇、村发展诉求与利益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协调现代农业发展内源创新机制的运行,使得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与农村居民利益需求相匹配。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组织化过程中的组织建设。农民组织化是农民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自身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形成各种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行动和过程[8],更是推进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以吸纳农业科技的内源发展基础[9]。 这一组织的基础依然是农村社区,它是建立在农民作为内源创新主体之上的以引进、应用、再创新农业科技为目的具有非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它采用扁平型组织结构形态,实行市长—村长责任制,弱化县、镇一级决策功能。它组织的人才和机构包括农民、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农业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组织实施管理范围内农业区位条件的调查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生产运作;制定农业科技应用短期、长期持续发展规划,统一实施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的操作规范,操作要领;表达农民创新的利益需求和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协调农业发展要素资源差异、区位差异、科技应用差异以及农业融资发展差异,统一规划内部既有和外来资源,根据镇、村农业发展形成的优势产业配资农业资源。定期举办内源人才需求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市长—农民协商交流会议,加强农民个人与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沟通,加强以市长为代表的政府组织与农民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政民互动沟通”、“政民一致协商”、“政民共同参与”,保证农业科技信息的真实有效和农业科技的真正执行,使农民真正参与农民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4.2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需要规范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接受渠道以及信息反馈渠道,保证信息质量的有效前提在于将信息渠道制度化,实行行政规范手段予以保护。建立唯一的农业科技、农业政策信息发布中心,保证信息的权威与有效性;建立分支信息接收点机构,负责信息的接受与传递;建立信息输入终端点,使农民掌握信息,更多地可以通过移动手机来完成,或者通过街道机构印制简化宣传页宣传农业科技、政策信息;建立信息反馈公众平台,设置公共平台专用号码,让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反映科技应用与创新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使农民创新主体理解农业科技政策和科技的实用性,减少政策抗拒。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内源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基本法,基本法的作用相当于基本制度,但不等同于基本制度。基本法不具有法律权利,仅是农民农业生产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种生产规范和生产习惯,遵守这一基本法的人可以得到益处,不按照基本法生产得不到相应的益处。基本法不能损害农民的人身权利和基本权利,它旨在规范农民自觉地摒弃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应用的习惯,增强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公共学习平台,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政策方案通过展板的形式置于公共学习平台之上;建立行为规范机制,适度惩罚不合理技术应用行为,以批评为主,物质惩罚为辅。
(3)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培训学习是农民个人发展、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也是内源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制定培训学习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建立农业科技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农民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建立榜样学习机制,宣传内源创新发展过程中优秀农民个人经历、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展望等内容,激励其他农民学习交流;建立定向培养机制,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根据农民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分类培养,让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技能。
(4)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是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供需平衡的关键条件。一是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建立农业院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推广联合机制,定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改革农业科技人才推广的财政金融体制,强化农业金融农业供给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在农业科技人才开发过程中的公益性经营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多元化培养方式,建立内外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吸纳高学历、高专业技能、高层次的农业人才以调整人才结构。三是建立人才使用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专业性,根据农业技术推广需求和农业种植实践需求设置农业推广技术资格证考试,通过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内部竞争;建立人才目标责任工作管理机制,实行考核晋升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5)建立健全整合运行机制。现代农业发展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完善与改革,内源科技人才需求机制创新目标在于“解决农业科技系统各环节脱节的协调问题”和“构建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方统一体整合运行机制”[10]。协调机制在于建立内源人才要素供给机制,解决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以及人才流失的问题;健全资本要素供给机制,为农业农村内源创新提供金融资源,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逐步消除“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农业政策支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营业点,简化金融资源供给行政程序,解决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保险金融便民服务点,转嫁农民农业经营风险。整合机制在于建立健全内源科技创新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科技应用—科技反馈4个环节的协调性;建立现代农业发展考核机制,将农民纳入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注重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和供求机制的分配作用。
参考文献:
[1]郁建兴.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当代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的战略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12-25.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29.
[3]徐勇.城乡一体化视域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思维——评《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J].中国行政管理,2014(10):117-120.
[4]方劲.乡村发展干预中的内源性能力建设——一项西南贫困村庄的行动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3(4):31-41.
[5]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
[6]龚建文.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2008(5):229-238.
[7]逯进,周惠民.人力资本理论:回顾、争议与评述[J].西北人口,2012,33(5):46-52.
[8]程同顺.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4):86-88.
[9]李义波,姚兆余.农民组织化: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基础[J].行政论坛,2009,16(3):62-65.
[10]张水玲.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