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化学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重要前提。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间合作学习,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更好地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情景创设;高中化学;措施
1有意设疑,创设教学情境
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及组合学习来完成的。在教学中利用已有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概念、新理论的增长点,或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受到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定势影响,对遇到新的问题会按照固定思维模式去思考与分析,最终得到错误的结论。
案例:在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反应现象,并书写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学生会依据初中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单质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原理,很快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uSO4=Cu+Na2SO4。此时,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不做任何评价,引导学生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来探究、发现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接着,教师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迅速盖上塑料片,并指导学生从“海”“陆”“空”三个层面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发现钠与Cu-SO4溶液剧烈反应,伴随轻微的爆鸣声,烧杯并没有出现红色的物质,而是出现较多的蓝色沉淀和少许的黑色固体。这样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认知冲突,学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缘由,这蓝色沉淀和少量黑色估计到底是何种物质?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这样有意设疑,很容易引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2开展实验教学,提升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分重视教材理论的讲解以及课后的训练过程,往往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课程在化学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愿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高中化学有关“氨气的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做氨气喷泉的实验,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烧杯里面原本无色的液体在喷入烧瓶之后就会变成红色?为什么喷泉是在挤压完喷头胶管之后才会出现?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先不要急于作答,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和思考,通过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就会发现氨气具有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显碱性的特点。由此,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可用的教学手段也日渐丰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服由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局限,而且还能够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新颖的学习体验,从而有利于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深化学生理解认识的目的。例如,“离子反应”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仅凭我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使学生对其产生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所以我决定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情境,以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后的动态离子反应,即NaCl晶体与水分子作用后,溶解并电离的过程。这样,学生便直观地观察到了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如此一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形象性,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可谓是事半功倍。
4传递新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会有很多社会热点新闻与化学息息相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新闻素材,将有趣的热点新闻与枯燥的化学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出巧妙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从化学的教学来看新闻事件,尽可能缩小科学与新闻之间的距离,深入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问题越发严重,已逐渐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每年都會出现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面对雾霾所带来的污染,很多科学家都开始从化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教师从新闻的角度进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学会挖掘、使用身边的化学资源,并能够学会研究身边的化学现象。向学生介绍雾霾中的主要成分有三种:一种是氮氧化物,一种是二氧化硫,另一种是可吸入颗粒物,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这一新闻创设问题情境:针对我国的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有的学生会说,应当从源头开始治理,要极力推广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要使用清洁能源,最大程度减少使用煤炭;也会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以此来减少雾霾带来的污染。通过讨论交流体现出绿色化学的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5纠正经验定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经验定式或固有思想的束缚与影响,在解题时其思路较为单一,解题习惯较为机械,遇到问题就容易墨守成规,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改正经验定式,要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氢氟酸的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以下内容:氢氟酸指的就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带有刺激性的气味,当其触及到人体皮肤后,容易导致皮肤的溃烂,其程度要远强于其他酸。氢氟酸属于中等强度的酸,但是很多学生会由上述的讲解认为氢氟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强酸。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经验定式,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这一思想,要让学生明白,酸的腐蚀性与其酸性之间无任何关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那么氢氟酸能不能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其是否能够与氧化剂、金属粉末一起储存运输?
结束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的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最终实现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亮亮.情景教学在高中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02):96-97.
[2] 黄艳清.高中化学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实践探讨[J].名师在线,2019(21):19-20.
[3] 罗铁平.高中化学有效学习情景创设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12):27-29.
[4] 赵令琨.情景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15(11):15.
[5] 李英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8):30-31.
(作者单位:南安南星中学)
关键词:情景创设;高中化学;措施
1有意设疑,创设教学情境
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及组合学习来完成的。在教学中利用已有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概念、新理论的增长点,或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受到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定势影响,对遇到新的问题会按照固定思维模式去思考与分析,最终得到错误的结论。
案例:在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反应现象,并书写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学生会依据初中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单质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原理,很快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uSO4=Cu+Na2SO4。此时,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不做任何评价,引导学生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来探究、发现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接着,教师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迅速盖上塑料片,并指导学生从“海”“陆”“空”三个层面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发现钠与Cu-SO4溶液剧烈反应,伴随轻微的爆鸣声,烧杯并没有出现红色的物质,而是出现较多的蓝色沉淀和少许的黑色固体。这样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认知冲突,学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缘由,这蓝色沉淀和少量黑色估计到底是何种物质?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这样有意设疑,很容易引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2开展实验教学,提升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分重视教材理论的讲解以及课后的训练过程,往往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课程在化学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愿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高中化学有关“氨气的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做氨气喷泉的实验,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烧杯里面原本无色的液体在喷入烧瓶之后就会变成红色?为什么喷泉是在挤压完喷头胶管之后才会出现?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先不要急于作答,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和思考,通过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就会发现氨气具有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显碱性的特点。由此,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可用的教学手段也日渐丰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服由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局限,而且还能够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新颖的学习体验,从而有利于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深化学生理解认识的目的。例如,“离子反应”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仅凭我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使学生对其产生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所以我决定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情境,以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后的动态离子反应,即NaCl晶体与水分子作用后,溶解并电离的过程。这样,学生便直观地观察到了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如此一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形象性,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可谓是事半功倍。
4传递新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会有很多社会热点新闻与化学息息相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新闻素材,将有趣的热点新闻与枯燥的化学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出巧妙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从化学的教学来看新闻事件,尽可能缩小科学与新闻之间的距离,深入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问题越发严重,已逐渐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每年都會出现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面对雾霾所带来的污染,很多科学家都开始从化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教师从新闻的角度进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学会挖掘、使用身边的化学资源,并能够学会研究身边的化学现象。向学生介绍雾霾中的主要成分有三种:一种是氮氧化物,一种是二氧化硫,另一种是可吸入颗粒物,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这一新闻创设问题情境:针对我国的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有的学生会说,应当从源头开始治理,要极力推广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要使用清洁能源,最大程度减少使用煤炭;也会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以此来减少雾霾带来的污染。通过讨论交流体现出绿色化学的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5纠正经验定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经验定式或固有思想的束缚与影响,在解题时其思路较为单一,解题习惯较为机械,遇到问题就容易墨守成规,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改正经验定式,要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氢氟酸的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以下内容:氢氟酸指的就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带有刺激性的气味,当其触及到人体皮肤后,容易导致皮肤的溃烂,其程度要远强于其他酸。氢氟酸属于中等强度的酸,但是很多学生会由上述的讲解认为氢氟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强酸。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经验定式,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这一思想,要让学生明白,酸的腐蚀性与其酸性之间无任何关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那么氢氟酸能不能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其是否能够与氧化剂、金属粉末一起储存运输?
结束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的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最终实现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亮亮.情景教学在高中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02):96-97.
[2] 黄艳清.高中化学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实践探讨[J].名师在线,2019(21):19-20.
[3] 罗铁平.高中化学有效学习情景创设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12):27-29.
[4] 赵令琨.情景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15(11):15.
[5] 李英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8):30-31.
(作者单位:南安南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