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注重启发和激发修改作文兴趣
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正面鼓励为主。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前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讲述修改作文的意义,先以“师批生改”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动手修改。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批语尽可能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心理,以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使其积累“改”的经验,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当学生根据教师启发性的批语修改自己文章后,特别要注意肯定改的比不改好,只有多改才能慢慢会改,让学生懂得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好一篇文章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只要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得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期望,激发习作动机,以推动修改作文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3)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符号标明法。教师用各种特定的符号,标明要改的地方、范围、性质,指出修改的方向和思路,具体在什么地方要添、删、改、换、调,让学生弄清楚,再由学生自己修改。
2.划线标号法。事先将印好的修改文章十查表发给学生,即“一查主题观点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语言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通顺;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
3.要点评改法。教师粗略地看一篇学生的草稿不涉及字、词、句,主要看内容、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这几个方面,找出实例做示范、统一讲评,实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好、中、差水平的作文,然后再由学生自改,经过几次反复,学生作文时或改文时便能自觉地注意上述五个要点。
4.交换互改法。互改包括同桌互改,写作水平悬殊的学生换改,这样正符合“执事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互相发现作文中的毛病,学生就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独立修改法。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抽出上、中、下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若干篇,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评讲,在评讲中指出不具体、不准确的地方等等,要求学生再观察、思考,提高认识水平,然后再修改。
基于以上目的作用,我们在方法上,也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作法。有时改一半,有时改四分之一,有时有目的、有选择地改某一部分。即使只改这一部分,也往往是粗略地批改:有时只看不批,有时只画不改。看作文时,往往运用速读、跳读、浏览等快速阅读法。总之,只要能为学生自改服务好,从而搞好自改,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批改都可以。
我们这样主张、这样做,并不是要完全废止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它们作为一种批改方法,仍然有其特殊作用。例如,刚接一个班语文课,为了摸清学生作文底数,还是应暂时全批全改。对少数尖子学生,对讲评的例文,对择优集体批改的文章,还是应精批细改,必要时,还应面批面改,甚至反复批改。另外,如果教师有精力,有兴趣,愿意多改一些,改细一些,当然是值得赞扬的。但教师的批改不应取代学生的自改,教师不得越俎代庖的原则,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一、注重启发和激发修改作文兴趣
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正面鼓励为主。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前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讲述修改作文的意义,先以“师批生改”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动手修改。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批语尽可能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心理,以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使其积累“改”的经验,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当学生根据教师启发性的批语修改自己文章后,特别要注意肯定改的比不改好,只有多改才能慢慢会改,让学生懂得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好一篇文章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只要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得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期望,激发习作动机,以推动修改作文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3)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符号标明法。教师用各种特定的符号,标明要改的地方、范围、性质,指出修改的方向和思路,具体在什么地方要添、删、改、换、调,让学生弄清楚,再由学生自己修改。
2.划线标号法。事先将印好的修改文章十查表发给学生,即“一查主题观点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语言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通顺;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
3.要点评改法。教师粗略地看一篇学生的草稿不涉及字、词、句,主要看内容、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这几个方面,找出实例做示范、统一讲评,实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好、中、差水平的作文,然后再由学生自改,经过几次反复,学生作文时或改文时便能自觉地注意上述五个要点。
4.交换互改法。互改包括同桌互改,写作水平悬殊的学生换改,这样正符合“执事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互相发现作文中的毛病,学生就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独立修改法。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抽出上、中、下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若干篇,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评讲,在评讲中指出不具体、不准确的地方等等,要求学生再观察、思考,提高认识水平,然后再修改。
基于以上目的作用,我们在方法上,也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作法。有时改一半,有时改四分之一,有时有目的、有选择地改某一部分。即使只改这一部分,也往往是粗略地批改:有时只看不批,有时只画不改。看作文时,往往运用速读、跳读、浏览等快速阅读法。总之,只要能为学生自改服务好,从而搞好自改,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批改都可以。
我们这样主张、这样做,并不是要完全废止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它们作为一种批改方法,仍然有其特殊作用。例如,刚接一个班语文课,为了摸清学生作文底数,还是应暂时全批全改。对少数尖子学生,对讲评的例文,对择优集体批改的文章,还是应精批细改,必要时,还应面批面改,甚至反复批改。另外,如果教师有精力,有兴趣,愿意多改一些,改细一些,当然是值得赞扬的。但教师的批改不应取代学生的自改,教师不得越俎代庖的原则,在这里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