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 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 ∶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关键词 水稻;缓释肥料;产量;肥料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1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3-0123-0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slowrelease fertilizer on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rice.[Method] Field plot test with application levels of nitrogen or the ratio of slowreals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nitrogen was designed,and effects of slowrelease fertilizer on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rice were studied.[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amount of nitrogen,the treatment of mixed fertilizer with slowrelease nitrog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urea,with the yield increase quantity of 0.46~1.13 t/hm2, the increase rate of 5.97%~13.87%, nitroge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 increased by 5.85~11.83%. [Conclusion]
  When the ratio of slowreleas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nitrogen was 30 ∶70,yield, nutrient uptake and N use efficiency were all the best.Reducing 10% of nitrogen after 30% slowrelease nitrogen stil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yield, but lower than the sam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itrogen treatment.
  Key words Rice;Slowrelease fertilizer;Yield;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水稻作為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位于第2位。2005—2014年辽宁省水稻播种面积63.49万hm2/a,年均总产量478.3万t,平均产量为11.3 t/hm2[1-2]。随着辽宁省水稻种植规模逐年增加,为盲目追求产量,而过量施肥、不当施肥等现象日益严重,土壤理化性质、农产品品质下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缓释肥料作为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成本,还可以简化施肥程序、节省人力成本,对促进增产、高效、环保施肥方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笔者选择辽宁省有代表性的水稻产区开展了水稻包膜尿素和速效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比例与用量试验,旨在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試土壤:2014和2015年选择种植水稻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7个地区12个试验点开展研究,2014年试验点有开原市1、辽中县1、辽阳县1、北镇市1、大洼县1、台安县;2015年试验点有开原市2、辽中县2、辽阳县2、北镇市2、大洼县2、铁岭县。试验点土壤养分状况及肥料施用情况见表1。
  供试肥料:脲甲醛复混肥(26-12-10),释放期60 d。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和速效氮肥比例有所差异,磷钾施肥量一致,全部作为底肥,小区面积30 m2,设计方案见表2。
  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要求进行土壤、植株样品采集和检测。
  1.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
  采集0~20 cm耕层土样,并检测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1.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检测。收割前采集考种样品。小区试验中各小区单打单收,秸秆量和籽粒量按实际计产。每个处理称取秸秆和籽粒各2 kg,烘干后检测秸秆和籽粒氮养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12个试验点处理①~⑥株高分别为76.20~104.11、81.30~114.74 、86.00~113.83、84.30~116.24、85.30~115.28、84.00~110.32 cm,除北镇市的2个点外,大部分试验点施氮肥处理的株高普遍高于无氮肥处理,施氮肥各处理间差异不大;穗粒数分别为93.40~132.00、107.00~148.00、109.00~150.00、113.00~153.00、112.00~153.00、107.00~151.00,施氮肥处理的穗粒数均多于无氮肥处理,施氮肥各处理间差异不大;千粒重分别为23.20~29.63、23.80~27.85、24.60~27.78、24.80~28.58、23.90~28.53、23.50~28.37 g,各处理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从不同处理各指标的平均值可知,施氮肥各处理株高为96.93~99.47 cm,比无氮肥处理89.29 cm高7.64~10.18 cm,缓释肥料处理株高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1.22~2.54 cm,且随着缓释氮素比例增大而增加;施氮肥各处理穗粒数为126.14~131.80,比无氮肥处理114.60增加11.54~17.20,缓释肥料处理穗粒数均比常规施肥处理126.14增加3.53~5.66,且随着缓释氮素比例增大而增加;穗粒数除减氮肥处理与无氮肥处理相近外,其他施氮肥各处理千粒重比无氮肥处理25.92 g增加0.09~0.54 g,缓释肥料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千粒重变化不大。
  不同试验点间受品种、土壤养分状况和基础施肥量的影响,各指标差异较大。施氮对水稻农艺性状改善有促进作用,缓释氮肥的效果优于普通肥料,虽然有随缓释氮素比例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掺混比例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处理①~⑥产量分别为5.90~8.19、7.67~9.94、8.47~10.46、8.69~11.74、8.47~11.78、8.26~10.25 t/hm2,缓释肥料各处理(处理③~⑥)较常规施肥增产率分别为-3.21%~15.20%、0.70%~28.20% 、-1.77%~28.50%、-4.60%~18.20%,施氮肥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无氮肥处理,除开原市2个试验点出现减产外,其他各试验点缓释肥料处理均高于常规处理。
  从不同处理各指标的平均值可见,缓释施肥处理平均产量为9.35~10.02 t/hm2,比常规处理8.89 t/hm2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不同掺混比例处理增产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④、⑤、⑥、③,可见缓释氮和速效氮的掺混比例为30 ∶70时,增产效果最佳。
  为探索减氮施肥的可行性,将减氮10%的处理⑥和常规施肥处理②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④比较。结果显示,与常规处理相比,减氮处理中有2个点出现少量减产,其余10个点均有不同程度增产,12个点增产量为-0.48~1.40 t/hm2,增产率为-4.80%~18.20%,平均增产量0.58 t/hm2,平均增产率为6.55%,可见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比较,减氮处理中仅有2个点有少量增产,其余10个点均有不同程度减产,12个点增产量为-1.53~0.61 t/hm2,增产率为-11.00%~6.40%,平均增产量-0.55 t/hm2,增产率为-5.51%,可见采用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 ∶70时,减氮处理无法保证产量,全氮处理的增产效果更明显(表5)。
  综上,不同试验点基础产量有一定差异,总体来看,施氮肥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无氮肥处理,大多数试验点缓释肥料处理产量高于常规处理[4],不同掺混比例处理增产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④、⑤、⑥、③,可见缓释氮和速效氮的掺混比例为30 ∶70时,增产效果最佳。通过减肥处理产量分析,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可见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全氮处理的增产效果更明显,证明试验区平均氮肥施用量较为适宜,过量施用现象较轻,减肥空间不大[5]。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由表6可知,12个试验点各处理百公斤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31~2.03、1.49~2.32、1.63~2.32、1.60~2.21、1.52~2.28、1.59~2.32 kg,处理②~⑥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0.49%~35.80%、13.38%~46.39%、27.68%~50.30%、21.40%~48.23%、19.93%~45.55%,各地的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施用缓释氮的处理养分吸收情况优于常规处理和无氮处理[6-7]。
  不同处理100 kg养分吸收量平均值为1.64~1.99 kg,不同掺混比例处理由高到低依次为④、③、⑤、②,缓释施肥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处理;不同处理氮肥利用率为24.61%~36.44%,不同掺混比例处理较常规处理的增幅分别为6.14%、11.83%、7.64%、5.85%,由高到低依次为④、⑤、③、⑥。处理④最高达36.44%,不同掺混比例处理较常规处理的增幅分别为6.14%、11.83%、7.64%、5.85%,可见缓释肥料可有效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从而对氮肥利用率提升有明显效果,其中以掺混比例为30 ∶70效果最佳[8-9]。
  3 结论
  (1)不同试验点间受品种、土壤养分状况和基础施肥量的影响,各指标差异较大。通过对平均值进行分析可知,施氮对水稻农艺性状改善有促进作用,缓释氮肥的效果优于普通肥料,虽然有随缓释氮素比例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掺混比例间差异不明显。
  (2)不同试验点基础产量有一定差异,总体来看,施氮肥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无氮肥处理,大多数试验点缓释肥料处理产量高于常规处理,不同摻混比例处理增产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④、⑤、⑥、③,可见缓释氮和速效氮的掺混比例为30 ∶70时,增产效果最佳。通过减肥处理产量分析,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可见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 ∶70时,全氮处理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3)施氮处理水稻养分吸收优于不施氮处理,施用缓释氮的处理优于常规处理。受3个试验点低值的影响(仅为10%左右),常规处理的平均肥料利用率僅为24.61%,可见部分地区常规施氮肥不甚合理,存在较大浪费;其他处理利用率均在30.00%以上,处理④最高达36.44%,不同掺混比例处理较常规处理的增幅分别为6.14%、11.83%、7.64%、5.85%,可见缓释肥料对氮肥利用率提升有明显效果,掺混比例为30 ∶70时效果最佳。
  (4)缓释氮素与速效氮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生育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对产量和养分吸收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 ∶70时,增产率、100 kg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是较为适宜辽宁省水稻种植的掺混比例。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 吕春修.田耕亦禾[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7-184.
  [3] 王宏庭,金继运.农业养分资源精准管理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5,33(1):68-72.
  [4] 李方敏,樊小林,陈文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11(4):494-500.
  [5] 朱兆良.推荐氮肥适宜施用量的方法论刍议[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1-4.
  [6] 郑圣先,聂军,熊金英,等.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1):11-16.
  [7] 聂军,郑圣先.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1(6):37-39.
  [8] 罗良国,闻大中,沈善敏.北方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301-304.
  [9] 王光火,张奇春,黄昌勇.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N[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1):67-70.
其他文献
摘要 竹叶提取物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同时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控、无毒等优点。竹叶的有效成分在食品行业应用较多,未来竹叶资源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介绍了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矿质元素、多糖和其他成分,为其在食品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食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8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
期刊
摘要[目的]为出口南瓜子的质量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方法]以4种出口南瓜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显微鉴别、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南瓜子品种艾碧斯红栗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综合指标均居于首位,其含47.50%的粗脂肪、34.58%的粗蛋白、65.65%的多糖;K、Mg、P、Ca等含量均较高;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均显示艾碧斯红栗
期刊
摘要 通過近1年的调查研究,获取了东川区深沟、尼拉姑沟、大桥河沟、田坝干沟、腊利河沟5条对城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泥石流沟地质环境的详细资料及数据,概述了5条泥石流沟的情况,分析了该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治理方案。  关键词 东川;资源枯竭;泥石流;治理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3-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适宜海南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鲜食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新品种泰鲜甜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效应的栽培试验。[结果]泰鲜甜1号在海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在3.75 万~4.50 万株/hm2;氮、磷、钾肥的贡献顺序為氮最大,其次是磷,最后是钾;氮、磷、钾施肥量均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且方程均显著;当N、P2O5、K2O为336 、160
期刊
摘要[目的]抑制大豆分离蛋白(SPI)中的美拉德反应,提高产品稳定性。[方法]向SPI-葡萄糖混合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L-半胱氨酸、槲皮素,通过测定溶解度、紫外和荧光吸收来判定各添加剂对蛋白溶解性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添加1%的L-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SPI溶解度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问题,而槲皮素未能提高该体系的贮藏稳定性。[结论]该研究为SPI贮藏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水生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建立模拟的静态污水池,研究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污水池中,千屈菜长势最好,所有植株开花;水生黄鸢尾和香蒲的株高变化明显,且不断有新芽冒出,长成完整的植株;水生美人蕉长势最差,根系生长不明显,只有少数植株开花,叶子呈黄色。4种植
期刊
摘要 腾冲1号腾冲红花油茶为云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的良种,具有适应性较强、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适宜的立地条件、繁殖和栽培技术。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3-0031-02  Abstract Tengchong 1 Camellia reticul
期刊
摘要 综述了江西省野生果树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果树种和变种共878种,分属于54科129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樟科、壳斗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冬青科、忍冬科和榆科。赣中南地区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棕榈科等;赣北地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集中
期刊
摘要 介绍了哺乳动物和一些代表昆虫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线粒体途径密切相关的凋亡调控因子,如细胞色素C,caspases家族,Bcl-2家族等的功能作用,阐述了线粒体在昆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细胞凋亡机制以及发展以昆虫细胞凋亡因子为靶标的特异性杀虫剂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昆虫;细胞凋亡;线粒体;细胞色素C;胱天蛋白酶;Bcl-2家族  中图分类号 Q9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仓库气氛调控剂对贵州省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片烟醇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度黔西南地区的B2X、B2C、B3B和黔南地区B2X、C3F、B2B 6个等级的片烟,进行气调养护贮存2年,以常规密封贮存为对照进行比较;再将醇化2年后的片烟按前处理继续贮存1年,进行延展性试验,通过测定样品的内在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评价来分析其影响程度。[结果]6个等级片烟经密封降氧贮存后,片烟颜色转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