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造纸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桉树已成为造纸和化纤浆粕的主要来源;同时,因其具有速生丰产、轮伐期短、病虫害少等诸多优点,又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通过种植桉树可以获得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在这种背景下,探析和掌握桉树的培育技术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桉树;速生丰产;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1.032
桉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高大乔木,1770年被发现并定名,其木材具有材质好、纹理直、纤维长、密度大的特点,以坚实、耐久而著称,可用于重结构建筑、造船、矿柱、枕木、造纸、门窗框架及家具生产等许多方面,是极有价值的硬木树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造纸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桉树已成为造纸和化纤浆粕的主要来源。同时,因其具有轮伐期相对较短、易种植和病虫害相对较少等诸多优点,又可以用作培育短周期工业材料、沿海防护林和同时兼具观赏性的优良树种,在这种通过种植桉树可以获得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情形下,探析和掌握桉树的培育技术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 桉树培育技术体系探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培育体系模式主要分为选育良种、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4个环节,而本文也将从这4个环节着手对桉树培育技术的整体体系进行探索分析。
1.1 桉树的良种选育
选育良种是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育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需求下的桉树良种选育体系当中,种植者们所趋向的是定向选育。总的来说,速生丰产是桉树培育的目标,而桉树培育成型后的用途和其栽培土地的环境则决定了桉树定向培育的方向。例如,前文中提到桉树目前已成为造纸和化纤浆粕的主要来源,所以如果是做这个用途的话,那么在良种选育时就会对培育木材的纸浆得率、木材纤维、纤维壁厚度和胶腔直径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而且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上述遗传特性和桉树的花、果、叶等各方面的生物形态也有着紧密相关,可以以此作为纸浆用材桉树选育良种的重要依据。
此外,由于桉树树种原本是生长于热带的阔叶林树种[1],其引种和栽培区域的扩展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如果想在气候严寒区域进行桉树林栽培的话,进行抗寒性育种则是其中的关键。据专家研究发现,桉树的抗寒性与其叶片表面气孔数量及桉树体内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相关,表面气孔越多、细胞膜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抗寒性越强,反之则越弱。通过对桉树表面气孔数量选育和桉树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值)选育,目前已经选育栽培出一些耐寒且速生的巨桉优良种源。同理,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种植桉树时,则可以通过对桉树林木胸径、生长量、径高比、树冠形状大小、侧枝粗度、分支角度、木材密度及根系分布等生物性状的联合选择选育出抗风性强、耐贫瘠、并且速生丰产的优良桉树种源。
1.2 桉树的无性繁殖
桉树本身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如不加以人为进行控制而是任由自然界手段自然传粉繁殖的话,极易造成种间天然杂交,从而分离良种的优良性状,无法培育出所需要的桉树林。因此,出于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遗传增益的考虑,如嫁接、组织培养和扦插之类的无性繁殖手段将作为培育良种桉树的可行方法。
嫁接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无性繁殖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受伤后会逐渐愈伤的植物机能,通过在嫁接时将截面的形成层贴紧在一起,最终通过植物本身的细胞增生而使彼此愈合时形成层逐渐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嫁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树木的幼化,可应用于种子园的营建,使种子园比预期时间提早地进行开花结果。组织培养则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型这个特点,通过对植物的胚胎、器官、细胞等进行特定程序的培养,最后将其培养为完整植株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目前,国外已进行了多个桉树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并成功对其中的一部分达成了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出小植株。桉树的扦插育苗技术在三种无性繁殖手段中起步应用较晚,但由于已经突破了伐装萌芽条扦插育苗技术,扦插成苗概率高,世界各地都在广泛应用扦插技术进行桉树的育苗成林[2]。
尽管为了保持树种性状的优良性,在栽培桉树时通常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但桉树的有性繁殖由于具有带来优良基因的可能,同样应该加以利用和进行筛选。
1.3 桉树的栽培技术
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桉树成林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混交林、风景林及薪炭林等。其中用材林主要生产木材,经济林主要生产工业原料,防护林和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混交林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保护生态系统平衡,风景林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环境,薪炭林则主要是用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
在我国“八五”建设和“九五”建设期间,我国曾在部分地区对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栽培的相关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试验,试验发现:1)桉树的造林过程中施肥及平衡施肥都相当重要,由于土壤中普遍缺乏磷元素,因此桉树的成长对磷元素最为敏感,同时中期施用3a肥对桉树成长效果的促进最为明显;2)培育桉树时的造林密度对于整个木材蓄积量的影响十分明显,从实验结果看来,3333株/hm2的种植密度所造的林木材蓄积量最高,同时,在固定范围内,桉树林的种植密度越大,树与树之间联系越紧密,其抗风性也相对越强;3)在桉树速生丰产林的育林过程中,通过引入人工林的生长与收获模型,分析模拟复杂林木群的生长规律和生长动态,并对不同因素进行调整从而计算出各项经营举措对于桉树生长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更为优化的培育方案,目前实际应用已取得不错效果。
1.4 桉树的病虫害防治
桉树本身是属于一种病虫害较少的树种,桉树的天然林在自然界的生长中也通常状况良好,但由于桉树速生丰产人工林的培育生态环境无法设置得像自然界本身的生态环境一样完善复杂,也可能是因为桉树良种选育的过程筛选掉了部分抗虫害的生物性状,以致桉树林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种类和程度都不断增多和加重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桉树木的正常生长,也会降低包括木材、油料、药料在内的各类林产品的产量。
经统计,桉树的主要病害有:茎腐病、焦枯病、灰霉病、按扦插苗腐烂病和猝倒病等苗木病害;焦枯病、叶斑病及紫斑病等叶部病害;梢枯病、溃疡病等枝干病害;青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而桉树的主要虫害有:白蚁、蟋蟀、蛴螬、蝼蛄以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尺蛾、袋蛾、夜蛾和卷叶蛾等食叶害虫;天牛、吉丁虫和木蠹蛾等蛀干害虫[3]。目前,桉树林培育过程中多用化学防治法来防治桉树病虫害,通常虫害状况难以对桉树造成致命影响,而且防治起来也比较简单,但各类植物病害却可以对桉树幼苗和成林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桉树一旦已经营造成林的话,防治病害就会变成一个成本昂贵且收效甚微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研究人员们同样引入了良种选育的思路,通过选育有抗病害性状的桉树种,减少病害对于桉树成木成林的影响,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结语
通过以上,本文已经从选育良种、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4个环节对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技术体系进行探索和分析。随着桉树林的持续被引种和被栽植,在这个培育和造林的过程中势必会有更多的问题等待被发现和被解决。而即使是现行的状况中,不同的桉树树种栽种于不同的区域时,其的培育技术体系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只有了解桉树的整体特性,并在前人摸索出来的体系上不断调整和改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才能集结成更合适的丰产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莫晓勇,龙腾.雷州林业局桉树培育技术体系评述[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255-256.
[2]余存明.桉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92.
[3]冯伟银.桉树高效培育技术探析[J].科学种养,2014(3):9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桉树;速生丰产;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1.032
桉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高大乔木,1770年被发现并定名,其木材具有材质好、纹理直、纤维长、密度大的特点,以坚实、耐久而著称,可用于重结构建筑、造船、矿柱、枕木、造纸、门窗框架及家具生产等许多方面,是极有价值的硬木树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造纸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桉树已成为造纸和化纤浆粕的主要来源。同时,因其具有轮伐期相对较短、易种植和病虫害相对较少等诸多优点,又可以用作培育短周期工业材料、沿海防护林和同时兼具观赏性的优良树种,在这种通过种植桉树可以获得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情形下,探析和掌握桉树的培育技术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 桉树培育技术体系探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培育体系模式主要分为选育良种、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4个环节,而本文也将从这4个环节着手对桉树培育技术的整体体系进行探索分析。
1.1 桉树的良种选育
选育良种是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育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需求下的桉树良种选育体系当中,种植者们所趋向的是定向选育。总的来说,速生丰产是桉树培育的目标,而桉树培育成型后的用途和其栽培土地的环境则决定了桉树定向培育的方向。例如,前文中提到桉树目前已成为造纸和化纤浆粕的主要来源,所以如果是做这个用途的话,那么在良种选育时就会对培育木材的纸浆得率、木材纤维、纤维壁厚度和胶腔直径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而且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上述遗传特性和桉树的花、果、叶等各方面的生物形态也有着紧密相关,可以以此作为纸浆用材桉树选育良种的重要依据。
此外,由于桉树树种原本是生长于热带的阔叶林树种[1],其引种和栽培区域的扩展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如果想在气候严寒区域进行桉树林栽培的话,进行抗寒性育种则是其中的关键。据专家研究发现,桉树的抗寒性与其叶片表面气孔数量及桉树体内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相关,表面气孔越多、细胞膜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抗寒性越强,反之则越弱。通过对桉树表面气孔数量选育和桉树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值)选育,目前已经选育栽培出一些耐寒且速生的巨桉优良种源。同理,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种植桉树时,则可以通过对桉树林木胸径、生长量、径高比、树冠形状大小、侧枝粗度、分支角度、木材密度及根系分布等生物性状的联合选择选育出抗风性强、耐贫瘠、并且速生丰产的优良桉树种源。
1.2 桉树的无性繁殖
桉树本身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如不加以人为进行控制而是任由自然界手段自然传粉繁殖的话,极易造成种间天然杂交,从而分离良种的优良性状,无法培育出所需要的桉树林。因此,出于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遗传增益的考虑,如嫁接、组织培养和扦插之类的无性繁殖手段将作为培育良种桉树的可行方法。
嫁接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无性繁殖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受伤后会逐渐愈伤的植物机能,通过在嫁接时将截面的形成层贴紧在一起,最终通过植物本身的细胞增生而使彼此愈合时形成层逐渐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嫁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树木的幼化,可应用于种子园的营建,使种子园比预期时间提早地进行开花结果。组织培养则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型这个特点,通过对植物的胚胎、器官、细胞等进行特定程序的培养,最后将其培养为完整植株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目前,国外已进行了多个桉树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并成功对其中的一部分达成了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出小植株。桉树的扦插育苗技术在三种无性繁殖手段中起步应用较晚,但由于已经突破了伐装萌芽条扦插育苗技术,扦插成苗概率高,世界各地都在广泛应用扦插技术进行桉树的育苗成林[2]。
尽管为了保持树种性状的优良性,在栽培桉树时通常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但桉树的有性繁殖由于具有带来优良基因的可能,同样应该加以利用和进行筛选。
1.3 桉树的栽培技术
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桉树成林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混交林、风景林及薪炭林等。其中用材林主要生产木材,经济林主要生产工业原料,防护林和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混交林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保护生态系统平衡,风景林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环境,薪炭林则主要是用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
在我国“八五”建设和“九五”建设期间,我国曾在部分地区对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栽培的相关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试验,试验发现:1)桉树的造林过程中施肥及平衡施肥都相当重要,由于土壤中普遍缺乏磷元素,因此桉树的成长对磷元素最为敏感,同时中期施用3a肥对桉树成长效果的促进最为明显;2)培育桉树时的造林密度对于整个木材蓄积量的影响十分明显,从实验结果看来,3333株/hm2的种植密度所造的林木材蓄积量最高,同时,在固定范围内,桉树林的种植密度越大,树与树之间联系越紧密,其抗风性也相对越强;3)在桉树速生丰产林的育林过程中,通过引入人工林的生长与收获模型,分析模拟复杂林木群的生长规律和生长动态,并对不同因素进行调整从而计算出各项经营举措对于桉树生长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更为优化的培育方案,目前实际应用已取得不错效果。
1.4 桉树的病虫害防治
桉树本身是属于一种病虫害较少的树种,桉树的天然林在自然界的生长中也通常状况良好,但由于桉树速生丰产人工林的培育生态环境无法设置得像自然界本身的生态环境一样完善复杂,也可能是因为桉树良种选育的过程筛选掉了部分抗虫害的生物性状,以致桉树林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种类和程度都不断增多和加重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桉树木的正常生长,也会降低包括木材、油料、药料在内的各类林产品的产量。
经统计,桉树的主要病害有:茎腐病、焦枯病、灰霉病、按扦插苗腐烂病和猝倒病等苗木病害;焦枯病、叶斑病及紫斑病等叶部病害;梢枯病、溃疡病等枝干病害;青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而桉树的主要虫害有:白蚁、蟋蟀、蛴螬、蝼蛄以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尺蛾、袋蛾、夜蛾和卷叶蛾等食叶害虫;天牛、吉丁虫和木蠹蛾等蛀干害虫[3]。目前,桉树林培育过程中多用化学防治法来防治桉树病虫害,通常虫害状况难以对桉树造成致命影响,而且防治起来也比较简单,但各类植物病害却可以对桉树幼苗和成林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桉树一旦已经营造成林的话,防治病害就会变成一个成本昂贵且收效甚微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研究人员们同样引入了良种选育的思路,通过选育有抗病害性状的桉树种,减少病害对于桉树成木成林的影响,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结语
通过以上,本文已经从选育良种、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4个环节对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技术体系进行探索和分析。随着桉树林的持续被引种和被栽植,在这个培育和造林的过程中势必会有更多的问题等待被发现和被解决。而即使是现行的状况中,不同的桉树树种栽种于不同的区域时,其的培育技术体系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只有了解桉树的整体特性,并在前人摸索出来的体系上不断调整和改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才能集结成更合适的丰产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莫晓勇,龙腾.雷州林业局桉树培育技术体系评述[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255-256.
[2]余存明.桉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92.
[3]冯伟银.桉树高效培育技术探析[J].科学种养,2014(3):9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