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共5本教程,到高二阶段要进入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五个系列共15本,一般要选4个专题,课本就变成9本,比原来高中语文教材(共6册)多出3本,这样繁重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就摆在了我们一线老师的面前,如何认识选修课,怎样根据高考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开设选修课,理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和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课堂课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拟谈谈面对选修课程及教材我们应做好哪些方面。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选修课程的总体设置
系列一:诗歌与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系列二:小说与戏剧
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戲剧名作欣赏;影视艺术欣赏
系列三:新闻与传记
新闻传媒素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系列四:文化论著研读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
系列五: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
注:*为各省市主要开设课程
二、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及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教学的纲领》)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概而言之,语文必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基础性,而选修课更多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个板块。(1)“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主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增加个人文化底蕴;(2)“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3)“文化论著”系列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三、语文选修课教学意应该注意什么
选修课在学习过程中防止面面俱到,应以点带面,范例引导,举一反三。在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要体现出选择性与个性化。
在具体教学中要分析教学对象,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活动两个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和老师,研究学情,分析学生需求尤为重要,活动、问题设置要合理,在形式、量、密度、范围上有所把握,对学生有意义,各种水平的学生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教师要把眼光投向学生,学会适应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老师,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心灵情感的交流上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如果条件允许,每人在课堂上必须回答一次,提问两次,同学之间不同层次的提问和解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要清楚学生对自己的赞美和意见,以便教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依据文本选择灵活多样的课型
1.教师串讲课型
教师串讲课型以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典型篇章的阅读教学。可以以一篇为主,串起其他几篇的教学。
2.主题讲座课型
根据单元主题(话题),以几篇课文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介绍主题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艺术。很多欣赏类的教材,均可采用这样的课型尝试。
3.读书报告(朗诵)课型
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基本程序:学期初定题——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心得写作——教师浏览选择——策划报告会议程——师生评价——获奖或者推荐报刊
4.评点交流课型
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等方式进行。
如:评点示范,点评点的确定和语言的选择,点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理解、质疑、阐发、联想、鉴赏和评价),试评,交流(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
5.课题报告课型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议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讲述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事先布置任务——尽可能搜集资料——课外写作——成果交流。
6.作业练习课型
结合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的题目,教师拟制相关练习题,以课外作业或者当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并注重讲评。
7.主题活动课型
围绕一定主题,策划“短平快”的实践活动。如“小说与戏剧”系列的影视观摩会、课本剧试演,又如“新闻与传记”系列的新闻采访等活动。
8.诊断反思课型
如在上《语言文字应用》时,教师参考课本第五课第3节“有话‘好好说’”中的各类病句,编制病句测评量表。量表选各类病句每类4个,打乱顺序,和等量的正确句子相混。要求学生判断正误、判断病因、做修改,在限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发答案,学生互判,学生看课本第五课第3节后结合自己做的病句测评量表自评反思。如学生程度差,可分两次做。先只判断正误,学了第五课第3节后,自己订正。然后再做一次带判断病因、修改的测评与反思活动。反思结果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也可全班交流。
9.比较阅读课型
《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可将两篇文章对比阅读,找出异同。课前要求:阅读文本,了解作家作品及全书故事梗概,搜集相关评论;课上学习:展示预习结果,作家介绍,复述梗概,谈初读体会。研读文本,把握主要人物特征,概括主题,体会艺术特色,品味精彩语句。围绕关键问题深入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质疑、辩论、对抗。以写促读,写评论,改编剧本,写故事新编。高考举隅,选用有针对性的高考题,使学考结合。
上选修课和上必修课应该要有别对待,做好增减,有的课程需要做加法,适度增补、添加教学内容,以让学生有效迁移,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有的则需要做减法,删繁就简,化深奥为浅显,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也需要重组,这样会加大整合的难度,就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课程意识、教材意识和教法意识,但重组得好更能因材施教,以少胜多。
总之,将学习的自主权向学生倾斜,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积累文化底蕴,开阔文化视野,改善思维品质,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选修课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共5本教程,到高二阶段要进入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五个系列共15本,一般要选4个专题,课本就变成9本,比原来高中语文教材(共6册)多出3本,这样繁重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就摆在了我们一线老师的面前,如何认识选修课,怎样根据高考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开设选修课,理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和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课堂课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拟谈谈面对选修课程及教材我们应做好哪些方面。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选修课程的总体设置
系列一:诗歌与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系列二:小说与戏剧
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戲剧名作欣赏;影视艺术欣赏
系列三:新闻与传记
新闻传媒素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系列四:文化论著研读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
系列五: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
注:*为各省市主要开设课程
二、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及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教学的纲领》)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概而言之,语文必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基础性,而选修课更多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个板块。(1)“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主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增加个人文化底蕴;(2)“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3)“文化论著”系列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三、语文选修课教学意应该注意什么
选修课在学习过程中防止面面俱到,应以点带面,范例引导,举一反三。在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要体现出选择性与个性化。
在具体教学中要分析教学对象,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活动两个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和老师,研究学情,分析学生需求尤为重要,活动、问题设置要合理,在形式、量、密度、范围上有所把握,对学生有意义,各种水平的学生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教师要把眼光投向学生,学会适应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老师,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心灵情感的交流上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如果条件允许,每人在课堂上必须回答一次,提问两次,同学之间不同层次的提问和解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要清楚学生对自己的赞美和意见,以便教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依据文本选择灵活多样的课型
1.教师串讲课型
教师串讲课型以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典型篇章的阅读教学。可以以一篇为主,串起其他几篇的教学。
2.主题讲座课型
根据单元主题(话题),以几篇课文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介绍主题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艺术。很多欣赏类的教材,均可采用这样的课型尝试。
3.读书报告(朗诵)课型
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基本程序:学期初定题——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心得写作——教师浏览选择——策划报告会议程——师生评价——获奖或者推荐报刊
4.评点交流课型
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等方式进行。
如:评点示范,点评点的确定和语言的选择,点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理解、质疑、阐发、联想、鉴赏和评价),试评,交流(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
5.课题报告课型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议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讲述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事先布置任务——尽可能搜集资料——课外写作——成果交流。
6.作业练习课型
结合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的题目,教师拟制相关练习题,以课外作业或者当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并注重讲评。
7.主题活动课型
围绕一定主题,策划“短平快”的实践活动。如“小说与戏剧”系列的影视观摩会、课本剧试演,又如“新闻与传记”系列的新闻采访等活动。
8.诊断反思课型
如在上《语言文字应用》时,教师参考课本第五课第3节“有话‘好好说’”中的各类病句,编制病句测评量表。量表选各类病句每类4个,打乱顺序,和等量的正确句子相混。要求学生判断正误、判断病因、做修改,在限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发答案,学生互判,学生看课本第五课第3节后结合自己做的病句测评量表自评反思。如学生程度差,可分两次做。先只判断正误,学了第五课第3节后,自己订正。然后再做一次带判断病因、修改的测评与反思活动。反思结果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也可全班交流。
9.比较阅读课型
《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可将两篇文章对比阅读,找出异同。课前要求:阅读文本,了解作家作品及全书故事梗概,搜集相关评论;课上学习:展示预习结果,作家介绍,复述梗概,谈初读体会。研读文本,把握主要人物特征,概括主题,体会艺术特色,品味精彩语句。围绕关键问题深入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质疑、辩论、对抗。以写促读,写评论,改编剧本,写故事新编。高考举隅,选用有针对性的高考题,使学考结合。
上选修课和上必修课应该要有别对待,做好增减,有的课程需要做加法,适度增补、添加教学内容,以让学生有效迁移,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有的则需要做减法,删繁就简,化深奥为浅显,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也需要重组,这样会加大整合的难度,就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课程意识、教材意识和教法意识,但重组得好更能因材施教,以少胜多。
总之,将学习的自主权向学生倾斜,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积累文化底蕴,开阔文化视野,改善思维品质,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选修课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