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价格监管 抑制通货膨胀赵秀燕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物价上涨过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作为价格监管部门,我们要按照总理的要求,全面加强价格监管工作。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一、当前的价格监管形势
   去年以来,中央为有效控制物价总水平,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引发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仍未消除。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货币发行过量,商品投机增强
   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美、日等国为刺激经济增长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持续加息,新兴经济体受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制约,货币政策趋紧,这就推动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包括我国市场投机的势头,增多的投资资金部分涌入短缺商品,尤其是资源性产品市场和部分农产品市场,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增大了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价格监管难度增大。
   二是需求稳定回升,价格持续上涨
   从目前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飙升,又给国内的抑制通胀工作增添了不少的变数。比如国际油价持续大涨并已超过100美元一桶;铁矿石谈判面临危局,但铁矿石涨价已无悬念;国际粮价从2010年10月到今年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大幅上涨了15%,与一年前相比更是飙升29%。在国内,国家发改委于2月19日宣布,自2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相当于90号汽油全国平均零售价每升上调0.26元,0号柴油全国零售价 平均每升上调0.3元,涨幅为4.5%。
   三是成本推动
   原材料短缺造成价格上涨;农产品供不应求;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飙升都是引起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四是临时性的因素
   比如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和冰冻、雨雪灾害等天气因素。
   除此之外,一些游资和不法经营者采取哄抬、串通、囤积等手段操纵农产品期现货价格,加上少数媒体报道炒作,对价格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做好价格监管的措施
   一是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审慎运用行政干预价格措施,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降低过高收费标准,特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交通、电信等收费,坚决取缔不合理收费。如一些商业银行收费2001年是300多项今年为3000多项,10年增加了10倍。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如稳定粮食价格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扶持粮食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实施最低收购价格,增强储备调节能力、搞好进出口调剂等。维护正常蔬菜价格的根本之策是加大种植基地和大棚建设,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储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和终端销售费用等。
   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落实,确保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强对集贸市场摊位费、超市进场费的检查,落实减免优惠政策,制止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隐蔽化和多样化,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的监管方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同时,大力推进反价格垄断工作,有效打击排除、限制竞争的价格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格局。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进价格改革。一方面要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财政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普通居民的工资收入,做到‘减税增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此外,应逐步按照居民的不同收入水平分层编制CPI,构成一个立体CPI数据体系,既可以减少该指数和居民对物价变动感受的差距,使各阶层能够更加准确看待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政府要深化改革、改进作风,避免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权责不清、惯性管理,从而加重企业负担、推高物价。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配合政府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消费者要进一步增强信心,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新闻媒体要准确、客观报道价格形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相信在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稳价安民的总体目标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内蒙古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局长)
其他文献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中国赞助商最多的一届。在今年世界杯的17个赞助商中,包括三级赞助商在内,中国企业占据7席,创下赞助世界杯中国企业数量的新高。按照业内人士的粗略估算,中
人们至今仍记得,2015年资本寒冬,大量创业企业因为失血而倒闭,尸横遍野。  那一年,除了脂肪丰厚的大体量企业和懂得“广积粮、高筑墙”的创业企业,还有一个刚刚闯入市场的团队,奇迹般地赢得了资金青睐,在寒冬之中,仅一年间就发生了110多起融资事件。  那一年,被称为中国的SAAS元年。一方面是大量新兴小企业的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是大象级企业BAT的进入。SAAS迅猛发展的趋势在2016年继续,并在20
天敌是果园害虫的主要控制者.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是开展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果品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兼治农作物
【摘要】传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具有周期性,本文对这种传统的通货膨胀周期性理论提出质疑。文章首先对通胀起因的理论进行简单回顾,了解到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胀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世界各国及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货币供给量过多的现象,这将为世界经济埋下长期通货膨胀的隐患,最后得出结论通货膨胀或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这一结论。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量 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