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全生态渗透STEM理念的 新学校(上)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河南省郑州市新诞生了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通常,对于校舍的描述不外乎是“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完善……”,但走进这所学校,其亮点足以让人刮目相看。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栏目主持人一起,见证这所学校的个性化设计及其背后的办学考量。
  先揭晓谜底,这所学校就是郑州沪华国庆学校,该校成员更愿意称自己是“未来学校里的成长工程师”。借用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育局的一段话:“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深化政策研究,落实扶持政策,严格准入制度,全面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扶持与监管;在加强民办教育品牌的挖掘和培育,加快推进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的同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滿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持续加大名优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与中原基础教育研究院合作,引进郑州沪华国庆学校等品牌名校,不断提升二七民办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二七‘多彩’民办教育品牌。”
  该校新校园正以“借鉴上海教改经验,借力师范教育成果,弘扬中原文化特有内涵,打造郑州新教育标杆学校”为理念,高标准规划设计,借力独特优厚的教育资源,力求建一所能够凸显中原文化底蕴、中原文明特质、中原教育未来的学校。

不设行政楼的学校


  沪华国庆的校名直接揭示了学校的两大特色:一是借助师范高校平台寻求与国际教育的无缝连接;二是立足中原文脉践行东方教育的独有情怀。早在新校设计阶段,中原基础教育研究院(也是学校的主办方)就明确要求建筑规划公司把校园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让渡给成长生态,让校园成为学生无处不在的学习乐园。
  学校设计大都成为一种通例,如朱红的建筑外墙、跑道配看台的运动空间、威严居中的办公楼(有的地方称为行政楼)……但这一切,在沪华校园里通通看不到。透视建筑图纸不难发现,在紧凑且充分利用的空间里,跑道中央是球类运动场,跑道一侧是绿荫土坡,点缀木石横陈;现实中,少男少女正在朝霞或黄昏的映衬下看书、低语、结社、聚会。行政空间简化了,行政机构也随之压缩。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原来的学生处(教导处、学生指导中心)、教务处(课程中心、教研室)、团委、少先队、办公室、后勤处等统统被“师生成长共同体”所替代;餐厅与室内运动空间集合在同一单体内,而功能却同时兼顾了空间自由分割、规模自由适应、能召集国际网络通信会议和跨国学术同场交流等潜在需求……
  环境要为人服务,所以这里的组织运营架构被大幅度精简。精简的原则有如下三个:
  管理扁平化——校级层面由校务委员会统领(由董事会、研究院和华师大派员组成,兼少年成长工程院名誉院长,属宏观层面),设执行校长(兼书记)一人,副校长三人一通到底(分解教学教务教研、校务、行政、招生、后勤,兼工会主席),学段助理两人(兼少先队辅导员和共青团书记,负责本学段生学习、生活管理)。
  教研联动化——一是打破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划分,由学段主任全面落实副校长设计;二是实现学段师资综合调配,从招教开始就明确一人多岗、多科胜任的要求;三是有计划地实现学生对教科研的有序参与。
  后勤一体化——实现国庆序列各校的集团统筹。
  然而有一个空间,不仅给予了保留和独立,而且放大了职权范围,那就是家校共建委员会。其旨在帮助家长无缝对接教育,要求家长充分行使对学校管理的监督权,让家长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助推器,最终实现一日同窗、终身校友的大家庭式凝聚力工程。

把图书馆改为学习广场的学校


  现在的教育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宏观课程体系来看,要素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国课程体系、百科全书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法国课程体系、综合技术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苏联课程体系、实用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美国课程体系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活动课程体系纷至沓来,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也逐渐实现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历史性转变。全世界教育的理论架构、教育战略、教育价值体系、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而引起微观层面的转型,包括每一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标准、每一堂课的设计和实施、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全面深刻改变。各国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教育变革的方法、目标、原则、途径及资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型可借鉴。而我国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要从三维目标提升到学生终身发展和培养完整的人的层面,这需要我们立足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基于多年的课程建设经验,我们有信心通过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不断优化,实现学习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郑州沪华国庆学校以“奠基卓越,创育全人”为办学理念,以“同步世界,定制未来,胜任全球”为办学目标,强调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国家课程的课标为核心,努力打破过于机械和刻意的学科壁垒,重构围绕STEM体系的学科重整。以上理念延伸到学校布局层面,首先是图书馆不见了,更精准地说是,校方坚决砍掉了藏书楼的陈设,把图书从文献的纸堆里解放出来,把有形的图书与无形的电子阅读(数据库)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这里将系统、全面、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学校里的每一位成员,尤其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成长点滴,让他们在自我规划的前提下实践、记录和书写自己的成长史,即便是低幼年级的小朋友;还鼓励以自创绘本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自己成长档案的第一创造者,让教师和同学成为自己成长的见证者,让明天的自己能回到这里找到昔日青涩又可爱的童年。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名为学习广场的小楼用书架和藏品分割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半隔断空间,其中,既有工学苑(STEM博物馆)、数学馆(数学实验室)、量子阁(寰宇工坊)、墨思斋(东方科技文明传习所)等理工科体验实践空间,也有中原府(九朝古都历史浓缩馆)、文聊厅(汉字故事)、世界村(国际姐妹学校同屏授课)等文化积淀传承空间,还建有通心园(兼心理咨询功能)、悦读吧(新书先睹书架)、卫生室以及为有为学子预备的学创空间,就连校长的办公室也设在这里,只不过它更像是一角疗愈减压的书斋。   操场边的漫坡草地和横陈其间的原木状条凳(这里原来是看台),也因为散落放置的漂流书亭,而被学生们戏称为第二阅览室。至于教室里、寝室间、教师教研环境中的书架更是星罗棋布,唾手可得。
  不仅如此,学校还鼓励在书上通过即时贴的形式留言,分享读书笔记,经拍照后可以抵冲学生每学期不少于20本图书的课外阅读作业。

拥有众多特色实验空间的学校


  郑州沪华国庆学校全面实行基础性学科课程分层走班制,以及特色课程与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模式。
  沪华人知道,支持课程体系的是课程标准或纲要及其评价体系和课程教学。国家学科课程的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是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专家根据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而指定的,可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适度的调整,一切以适合学生的发展为原则;特色课程与拓展课程要建立校本化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纲要。评价体系除了书面的检测与考试外,还要建立指向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性学习评价改革机制。而课程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应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将“让全体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的知识”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中,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功夫花在课前,促成教师由预期的教学目标开始,引发思考需要哪些学生表现行为来评判是否实现了目标,再思考应该设计怎样的真实性问题,以及通过怎样的教学行为和学生活动来产生这样的表现行为,促使问题解决与项目学习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落地在学校布局上,沪华校园以学科成长工作室与多种学科实验室的变形合为一体的形式加以体现。具体来说,有如下特色:
  原本标配的实验室被“拆分”成了若干有关联,却以项目要素为特色的专题模块集成。例如,物理实验室被分解为通用物理实验室、数字物理实验室、机器人物理实验室(与机器人创客教育等级评测对应)、物理空间实验室等;电脑机房被赋予了兼具AI(人工智能)编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改编后的见习空间;原本的艺术教室被分解为3D模型艺术实验室、美学欣赏工作室等;还有体育课也不再是风雨操场的专利,而有了三维自动捕捉训练专用室(与国家体委授权的武术等级测试匹配);等等。
  走廊生态、个性班牌兼具创客元素,3D打印机被当作文创媒介(而不是工具)“随意”放置在各个角落,以便学生课余操作;各个学科或独立或联手,各个年级单位,乃至各个行政班和学生寝室,都可以申请筹办走廊展、走廊秀和走廊文化创意活动。
  寝室角和教室角,近年来备受关注,通常都是以统一布置、统一装备为主,但在沪华,这些地方却成了宝贝,它们的主人将其精心设计成了角课程专题,由于是走班模式,所以它们又成了社团课程的展示T台和课程文化的承载空间。
  除了以上或大或小的集体课程空间外,学校还有意释放一批实验场地,邀请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学科特色工作室。那么,作为生态最直观体现的绿植世界又会呈现怎样的惊喜呢?

建筑与农场共生的学校


  支撑课程标准或纲要及其评价体系和课程教学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自主性和协作性三大维度。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不仅指教师本专业的素养,还包含了其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它可以通过专家引领和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得到提高;所谓自主性是指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不同情况创设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它表现为对教学内容基于学情的处理能力,这既与自身专业素养有关,也与团队协作有关;所謂协作性是指与备课组、教研组组成的团队的协作能力,同年级教学同课程的教师组成的备课组是学校基本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不同年级的备课组组成的教研组统筹规划、协调备课,他们都在专家引领下开展校本教研,所以团队教学、专业协作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校本教研是通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校必须大力加强。而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与不断改进是学校一切行政工作、德育工作与后勤工作的中心,提供软、硬学习环境的支持;建设以小组合作文化为基础的一个生态型的学习环境是软环境的核心,它包括了经过优化建设的学习小组对各学科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强大支持,以及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反馈,而德育在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中也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度改善是学校一切行政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两大抓手。
  走进沪华的人都有一种错觉,仿佛进到了公园,更有人说,像走进了自然。确实,学校连校舍的屋顶也用了起来,不仅是一般意义的绿色植被农场,更融入了中原独特的地理元素(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帝都宫内种植南方苗木的移植缓冲地带),又与北回归线周边的中草药文化做了有机结合,再加上郑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支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原农场课程。
  随着中原基础教育研究院、河南青少年成长生态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入驻,这里成了师训(教研)中心的基地学校,也形成了自己的国庆STEAM特质生孵化基地。当然,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原文明研学全球交流中心是师生对话世界的舞台。

贯穿研学课程生态的学校


  在终身发展方面,爱因斯坦早在1936年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大会”上就指出,“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被诸多教育工作者认同为教育真谛。我们认为未显性描述的“留下来的”东西主要指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与世界观等素养。郑州沪华国庆学校以“奠基卓越,创育全人”为办学理念,从学子整体发展的视角,将依据我国国情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融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然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学生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等学科思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教育部确立的核心素养,开发祖国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原地域文化等优秀文化,为基础性学科课程、文化特色课程和学科拓展性课程等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基,力促每位学子的个性化发展。以学子终身发展为视角,秉承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即课程的教育思想,将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融入国家基础性学科课程的重建与教学,贯穿于国家学科拓展性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植根于优秀文化,打造活动化的德育课程,开展健康愉悦的体育活动,打造天天健康的体育课程,力促每位学子的全面发展,从而将整个课程体系打造成活动化、国内外先进的育人体系,将沪华学子创造性地培育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力、整体发展力之全人。
  从支持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学科思维”层为学生带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集中体现了核心素养和办学目标,最为本质,是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最恒久,会伴随终身。可以说,它是我们对“爱因斯坦情结”的一个直接回应,就是那个忘记后“留下来的”东西。在“问题解决”层,微观的、细节的、具体的、技巧类的方法可能会忘记,但宏观的、模式的、有较高迁移性的方法是不会忘记的。从支持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三个层面在垂直水平上形成层叠状,三层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和映射关系,体现了学生整体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养,所以三层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远离机械灌输的、活生生的人的教育过程。
  鉴于此,沪华在布局上不仅考虑到硬件的匹配,更着重于软件环境,特别是大数据、脑生理科学、现代行为科学、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支撑。它渴望成为中原教育应用现代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学术和技术力量方面,调动了包括泛太平洋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合作机构、中科院等团队的力量……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5月30日至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在吉林省长春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无线电管理系统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十年全国
2010年,在吉林省政府和省工信厅党组的领导下,吉林省无委办按照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年度工作要点要求.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厅党组中心工作和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打牢基础,强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研究者对微课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符合自主学习的微课本质特征出发,对微课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今新技术,探讨了微课制作的新方法,
本刊讯 4月29日下午,中国无线电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朱三保、秘书长周鸿顺等一行6人,赴铁道部调研行业无线电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