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教师对学生思想精神、品德性情进行塑造与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到思品课对个人成长的帮助与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走进生活,为思品课注入更多生活气息。
一、重视生活现象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而是要充分发挥生活这一平台,以有效拉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运用。因此,教师在尝试生活化教学模式时,首先应当提醒学生重视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并有意识地将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为例,该章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快乐,鼓励学生培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回想自己近期给身边的人所提供过的帮助。比如在上学路上搭公车时为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怀有身孕的阿姨让座位等。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件件小事都组织成为教学的素材,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实现教材的有机延伸,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将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思品课的实践性与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思品课的教育价值。
二、结合热点话题
为了避免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隶属于思品课的教学要求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可适当结合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换个眼光看老师》为例,该章节主要是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老师,发现老师除了课堂上严肃之外的更多面,并学会理解体谅老师。从这一内容出发,结合今年以来被新闻媒体多次曝光的校园虐童案件,包括教师过度体罚学生,以各种残酷的方式来惩罚学生等。从社会舆论与正义道德的角度上看,我们自然是对这种不具备基本教师道德与职业操守的教师表示批评与谴责。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思考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的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是否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是否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能够看到教师在升学指标等教学任务下所承载的压力等。结合这一热点话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聊聊自己眼中不一样的老师,或者自己理想中期望的老师。
三、关注生活体验
与学习体验有所区别,生活体验更侧重于对生活实践、生活现象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思品课的生活化程度。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的《笑对生活》为例,该章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容的良好心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情境创设法,比如上学路上两位骑着自行车的学生不小心相互碰撞,假如两位学生相互谩骂指责,则事件可能会怎么发展。反之,假如两位学生在碰撞之后能够始终报以笑脸相迎的姿态,相互关心并主动承认错误,则事件可能会怎样发展。很显然,前者容易引发事件的升级,学生也会因此而始终处在暴躁、愤怒等负面情绪之中,最终影响到一天的上课活动。后者则容易化解事件,学生也会因此而加深对交通安全的遵守意识,最终也不会影响到一天的上课活动,更有趣的是两位相互碰撞的学生还可能因为“不打不相识”而成为朋友等。借助情境创设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通过先后的鲜明对比来认识到“笑对生活”这一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关注生活体验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情绪感情,进而使教师从感性层面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思品课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学科,它需要被教师赋予更多生活化的色彩,由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设计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生活现象,结合热点话题,关注学生生活体验,以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个人真、善、美的崇高情操,从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编辑 张晓楠
一、重视生活现象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而是要充分发挥生活这一平台,以有效拉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运用。因此,教师在尝试生活化教学模式时,首先应当提醒学生重视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并有意识地将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为例,该章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快乐,鼓励学生培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回想自己近期给身边的人所提供过的帮助。比如在上学路上搭公车时为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怀有身孕的阿姨让座位等。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件件小事都组织成为教学的素材,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实现教材的有机延伸,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将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思品课的实践性与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思品课的教育价值。
二、结合热点话题
为了避免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隶属于思品课的教学要求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可适当结合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换个眼光看老师》为例,该章节主要是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老师,发现老师除了课堂上严肃之外的更多面,并学会理解体谅老师。从这一内容出发,结合今年以来被新闻媒体多次曝光的校园虐童案件,包括教师过度体罚学生,以各种残酷的方式来惩罚学生等。从社会舆论与正义道德的角度上看,我们自然是对这种不具备基本教师道德与职业操守的教师表示批评与谴责。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思考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的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是否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是否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能够看到教师在升学指标等教学任务下所承载的压力等。结合这一热点话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聊聊自己眼中不一样的老师,或者自己理想中期望的老师。
三、关注生活体验
与学习体验有所区别,生活体验更侧重于对生活实践、生活现象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思品课的生活化程度。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的《笑对生活》为例,该章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容的良好心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情境创设法,比如上学路上两位骑着自行车的学生不小心相互碰撞,假如两位学生相互谩骂指责,则事件可能会怎么发展。反之,假如两位学生在碰撞之后能够始终报以笑脸相迎的姿态,相互关心并主动承认错误,则事件可能会怎样发展。很显然,前者容易引发事件的升级,学生也会因此而始终处在暴躁、愤怒等负面情绪之中,最终影响到一天的上课活动。后者则容易化解事件,学生也会因此而加深对交通安全的遵守意识,最终也不会影响到一天的上课活动,更有趣的是两位相互碰撞的学生还可能因为“不打不相识”而成为朋友等。借助情境创设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通过先后的鲜明对比来认识到“笑对生活”这一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关注生活体验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情绪感情,进而使教师从感性层面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思品课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学科,它需要被教师赋予更多生活化的色彩,由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设计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生活现象,结合热点话题,关注学生生活体验,以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个人真、善、美的崇高情操,从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