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会计舞弊造成小金库产生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设立防范和治理事业单位小金库的专项制度,加强会计审计,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种现象。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小金库治理;防范治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滥用职权,资金挪用处理隐蔽。为了不让上级领导和监督人员发现账目上的猫腻,有些人员采用修改经费数目加大合理开支,以增加单位自身的可支配金额,最终将经费隐蔽地转移到小金库,私吞公款,中饱私囊;还有一些单位为了增加逃避税款而私设小金库,并鼓励员工作为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这种无视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赋予的使命,滥用职权,违背组织纪律的现象频繁发生,最终导致了国家政府资金流失。
第二,管理疏忽监督不力。一些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帮助单位合理避税,虚报开支,转移资金,这种看似合法合理的行为实质是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行为,应该坚决取缔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应立刻追回资金并对相关负责人在职称、财务、通报批评方面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审计人员要具有道德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自身的职务责任,切实完成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并令其纠正,严格把关,监管不严将直接导致小金库存在和资金外流的情况发生,给截留单位资金创造了条件。
第三,相应治理法规缺乏,治理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一直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诱人导致一些单位为其铤而走险,截留国家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于针对这种想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现行的会计准则对单位的约束力还不够,在处理小金库问题时要避免领导袒护下属,或者上下级相互包庇,为了保护单位的名誉得过且过,减轻对相关人员的处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助长了一些单位违纪行为的不良风气,使小金库现象更加难以治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
第一,现金不如账,直接进入小金。事业单位在收到现金收入不计数到会计账簿中,而是转移到小金库当中,如单位的罚款收入,各类捐赠、赞助等额外收入,或者其他回扣、咨询费用等其他形式的非生产经营收入都可以隐蔽地转移出来,不体现在会计账簿上。会计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对现金收入的票据,采取撕毁或对现金收入不开发票等手段,将现金转移到小金库。
第二,伪造凭证,虚报开支套取现。一些单位为伪造一些凭证,利用假发票等在账簿中造成虚假开支,隐蔽地消化了资金,达到资金转移的目的。或者单位会计人员相互串通,采用虚开的发票、虚报费用支出等手段多报金额或职工人数,最终达到多领款额的目的。
第三,非生产经营收入不列入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有许多资金来源的渠道,对于非法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不记录在会计账目里,存入小金库,如广告收入、租赁收入、咨询收入、培训收入、各种会议的会费收入,还有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行政事业性收入,包括捐赠、赞助等收入。对于这些收入,事业单位可以直接存入小金库。
第四,废旧物资的处理收。行政事业单位中低值易耗品中的废旧报纸,及没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变卖,固定资产报废等销售收入,这些都可以创造收入,但由于会计制度对其控制的缺乏,最终流入到小金库当中。
第五,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收回后存入被截。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已经核销的坏账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又收回,会计人员没有按原有的渠道冲回,而是将这部分资金截留下来转移到小金库。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资金来源渠道,而造成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对防范和治理的措施也要根据其特点给予不同的方式,加强审计管理,避免会计人员舞弊的行为而导致小金库的存在和存续,要彻底治理这种情况还需要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配合以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及其危害性日趋严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力度,确实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合理支配。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治理小金库现象,就要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举措,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的一个顽症。
第一,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力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明确、严格考核、加大惩罚力度,将财务管理体制制度落实到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完善会计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明确单位的各项收入,特别是对非生产经营工作产生的收入,要明确地记录收支情况,保留好原始票据以供检查。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资金被转移的风险,必须明确划分各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不能出现责任重叠或疏漏的情况,各负责人要职责明晰,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在处理重大财务问题时,如重要的资金处理、资产处置及涉及重要经济决策的事项要请示上级领导,严格审批核查,建立健全审批程序,批准的领导要签字、盖章确认,同时也要有财务、会计部门的签字说明,对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给予提示。对财务报表要定期审计,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并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第二,加大对财务人员舞弊造假的惩处力度和执法能力。国家财政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严厉打击财务会计人员违纪行为,财政部要与国家司法部协调配合,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并配合以刑事处罚等手段,贯彻和执行相关法律的权威性。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和执法能力,才能以法律手段遏制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第三,加强审计工作,防范小金库虚假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需要采取隐蔽措施转移单位的资金,通常的做法就通过伪造票据列开支,将一些非生产经营性开支通过合理的票据来报销,这种虚假票据很难辨识,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经验总结规律来发现其中的真伪。假票据以餐费居多,而且餐费的数额巨大且整,这时审计人员需要提高注意,仔细查看发票的时间、数额与开支预算的差额,是否有漏洞;或者对票据填写的内容与生产经营范围不符,如票据内容是高档皮具的购物发票,审计人员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虚假报销的行为。
第四,内部审计与外部调查相结合。审计人员发现了小金库的违规行为的疏漏和线索,一些单位会出现了推三阻四的现象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工作,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外出调查对相关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在外部调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与相关的财务人员心平气和的沟通,要以咨询的方式了解情况,切忌盛气凌人,不利于内部审计调查。外部调查可以说是履步维艰,很难短时间内获得重大的发现,单位间都是相互包庇,搪塞审计工作,怕受牵连的心态,因此,切实做好审计工作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第五,防范与治理相结合,监督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通过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单位小金库现象,对于已存在的小金库情况要坚决治理,全面而彻底的清查整顿小金库,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惩罚,并监督其清理整顿的结果,避免出现反复的情况,帮助单位逐步纠正违规的财务操作,使生产经营活动重新回到正轨。
第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约束而帮助企业铤而走险做出违纪行为。因此,不仅财务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还要提高现有的业务能力水平,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从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的角度完成财务管理的工作。同时,单位的领导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能鼓励会计人员从事违纪行为,坚决抵制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合理利用和处置国家资金,提高责任感,维护单位的公共形象,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结束语
当前,我过仍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小金库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保证国家政府资金的安全。尽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侥幸的心理私设小金库,但是面对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最终还是要坚决取缔这种违纪行为,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安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展.会计舞弊与查账技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王红.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6).
3、陈小悦,陈漩.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2005(11).
(作者单位:莱州市财政局收费管理中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小金库治理;防范治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滥用职权,资金挪用处理隐蔽。为了不让上级领导和监督人员发现账目上的猫腻,有些人员采用修改经费数目加大合理开支,以增加单位自身的可支配金额,最终将经费隐蔽地转移到小金库,私吞公款,中饱私囊;还有一些单位为了增加逃避税款而私设小金库,并鼓励员工作为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这种无视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赋予的使命,滥用职权,违背组织纪律的现象频繁发生,最终导致了国家政府资金流失。
第二,管理疏忽监督不力。一些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帮助单位合理避税,虚报开支,转移资金,这种看似合法合理的行为实质是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行为,应该坚决取缔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应立刻追回资金并对相关负责人在职称、财务、通报批评方面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审计人员要具有道德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自身的职务责任,切实完成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并令其纠正,严格把关,监管不严将直接导致小金库存在和资金外流的情况发生,给截留单位资金创造了条件。
第三,相应治理法规缺乏,治理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一直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诱人导致一些单位为其铤而走险,截留国家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于针对这种想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现行的会计准则对单位的约束力还不够,在处理小金库问题时要避免领导袒护下属,或者上下级相互包庇,为了保护单位的名誉得过且过,减轻对相关人员的处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助长了一些单位违纪行为的不良风气,使小金库现象更加难以治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
第一,现金不如账,直接进入小金。事业单位在收到现金收入不计数到会计账簿中,而是转移到小金库当中,如单位的罚款收入,各类捐赠、赞助等额外收入,或者其他回扣、咨询费用等其他形式的非生产经营收入都可以隐蔽地转移出来,不体现在会计账簿上。会计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对现金收入的票据,采取撕毁或对现金收入不开发票等手段,将现金转移到小金库。
第二,伪造凭证,虚报开支套取现。一些单位为伪造一些凭证,利用假发票等在账簿中造成虚假开支,隐蔽地消化了资金,达到资金转移的目的。或者单位会计人员相互串通,采用虚开的发票、虚报费用支出等手段多报金额或职工人数,最终达到多领款额的目的。
第三,非生产经营收入不列入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有许多资金来源的渠道,对于非法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不记录在会计账目里,存入小金库,如广告收入、租赁收入、咨询收入、培训收入、各种会议的会费收入,还有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行政事业性收入,包括捐赠、赞助等收入。对于这些收入,事业单位可以直接存入小金库。
第四,废旧物资的处理收。行政事业单位中低值易耗品中的废旧报纸,及没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变卖,固定资产报废等销售收入,这些都可以创造收入,但由于会计制度对其控制的缺乏,最终流入到小金库当中。
第五,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收回后存入被截。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已经核销的坏账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又收回,会计人员没有按原有的渠道冲回,而是将这部分资金截留下来转移到小金库。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资金来源渠道,而造成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对防范和治理的措施也要根据其特点给予不同的方式,加强审计管理,避免会计人员舞弊的行为而导致小金库的存在和存续,要彻底治理这种情况还需要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配合以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及其危害性日趋严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力度,确实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合理支配。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治理小金库现象,就要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举措,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的一个顽症。
第一,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力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明确、严格考核、加大惩罚力度,将财务管理体制制度落实到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完善会计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明确单位的各项收入,特别是对非生产经营工作产生的收入,要明确地记录收支情况,保留好原始票据以供检查。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资金被转移的风险,必须明确划分各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不能出现责任重叠或疏漏的情况,各负责人要职责明晰,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在处理重大财务问题时,如重要的资金处理、资产处置及涉及重要经济决策的事项要请示上级领导,严格审批核查,建立健全审批程序,批准的领导要签字、盖章确认,同时也要有财务、会计部门的签字说明,对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给予提示。对财务报表要定期审计,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并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第二,加大对财务人员舞弊造假的惩处力度和执法能力。国家财政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严厉打击财务会计人员违纪行为,财政部要与国家司法部协调配合,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并配合以刑事处罚等手段,贯彻和执行相关法律的权威性。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和执法能力,才能以法律手段遏制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第三,加强审计工作,防范小金库虚假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需要采取隐蔽措施转移单位的资金,通常的做法就通过伪造票据列开支,将一些非生产经营性开支通过合理的票据来报销,这种虚假票据很难辨识,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经验总结规律来发现其中的真伪。假票据以餐费居多,而且餐费的数额巨大且整,这时审计人员需要提高注意,仔细查看发票的时间、数额与开支预算的差额,是否有漏洞;或者对票据填写的内容与生产经营范围不符,如票据内容是高档皮具的购物发票,审计人员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虚假报销的行为。
第四,内部审计与外部调查相结合。审计人员发现了小金库的违规行为的疏漏和线索,一些单位会出现了推三阻四的现象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工作,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外出调查对相关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在外部调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与相关的财务人员心平气和的沟通,要以咨询的方式了解情况,切忌盛气凌人,不利于内部审计调查。外部调查可以说是履步维艰,很难短时间内获得重大的发现,单位间都是相互包庇,搪塞审计工作,怕受牵连的心态,因此,切实做好审计工作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第五,防范与治理相结合,监督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通过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单位小金库现象,对于已存在的小金库情况要坚决治理,全面而彻底的清查整顿小金库,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惩罚,并监督其清理整顿的结果,避免出现反复的情况,帮助单位逐步纠正违规的财务操作,使生产经营活动重新回到正轨。
第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约束而帮助企业铤而走险做出违纪行为。因此,不仅财务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还要提高现有的业务能力水平,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从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的角度完成财务管理的工作。同时,单位的领导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能鼓励会计人员从事违纪行为,坚决抵制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合理利用和处置国家资金,提高责任感,维护单位的公共形象,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结束语
当前,我过仍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小金库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保证国家政府资金的安全。尽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侥幸的心理私设小金库,但是面对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最终还是要坚决取缔这种违纪行为,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安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展.会计舞弊与查账技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王红.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6).
3、陈小悦,陈漩.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2005(11).
(作者单位:莱州市财政局收费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