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面对现实,放弃过于乐观的预期,外资银行和投资者购入中国的银行股份仍然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在过去12个月中,海外投资者向中国的银行体系做出了高达18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而之前至2004年为止,累计资本投入只有微不足道的5亿美元。而且,现在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关于新交易的报道,呈现一派“淘金”景象。
照这样的速度,到2007年,外资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将拥有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六分之一。
这种突然的转变引起了迥然不同的评论。根据外国银行自己在媒体发布的消息,这是新世纪的重大投资机遇——进入一个拥有4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市场,并且这个市场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目前也看不到减速的迹象。但悲观者说,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只不过是被国家补助和“高超”的会计手法掩盖而已,一旦下一轮不利行情袭来,银行将面临潮水般涌来的新增不良贷款,外资银行和投资者向无价值的投资项目提供的几百亿美元贷款,也将被迫冲销。
那么,到底谁对呢?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还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灾难?
实际上,都不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既不是一座将要爆炸的矿井,也不是一座诱人的金矿,而只是一个中等水平的投资机会。
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体系显然不会崩溃——现在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通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详细研究,我们认为,过去十年来银行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监管更完善,宏观政策制定更合理,内部控制更好,贷款人的资质也已提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贷款决策完全合理。实际上,过去十年始终不变的是大型银行仍然百分之百地由国家持股,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并未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增长奇迹。事实上,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银行过剩,其程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中国商业银行储蓄接近GDP的200%,银行体系中的贷款总额是GDP的130%。全世界只有台湾和香港才有更高的银行比率,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字比这要低出很多。
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由于中国大陆企业在过去20年里缺乏其它的外部融资渠道,家庭也没有其它投资选择。但随着中国新生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的成熟,我们预计,公司的举债比例将稳步下降,家庭的投资也将日趋多元化。因此,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前景相当可观,但企业贷款业务却难以被看好——不是说银行体系不可能增长,但它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速度必定远低于GDP增速。
综合来看,即使面对现实,放弃过于乐观的预期,外资银行和投资者购入中国的银行股份仍然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中国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已经为银行做了除私有化以外所有能做的一切;但只要银行仍然负有政策性任务,银行管理者的身份仍然是公务员,那么,这些国有银行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市场导向的机构。
关键的问题是何处寻觅新的所有者。跟过去五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样,答案还是转向外国投资者。但必须澄清的是,实际上多数大型国有企业在上市时并不缺少资金,政府看中的是境外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改革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全球性的管理顾问、人力资源和投资银行主导重组过程,确定并剥离不良资产,明确养老金责任,进行审计,并重新界定治理责任。上市工作结束之后,国有企业也就获得了一个精通账目监督和管理决策的专业投资群体。通常,这些公司的经营会变得更完善,赢利能力更强,透明度也更高。这才是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出售大型银行股份所达到的目标。
外国投资者得到了什么呢?通过国有银行遍布城乡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外资银行很可能在更专业的业务领域处于理想的竞争地位,例如按揭贷款、信用卡借贷等等,而这些业务的增长前景都非常可观。
因此,只要不是参股价格过高,境外银行有足够的理由投资于中国的银行。近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几十亿美元参股交易的平均价格/账面价值比率为1.2倍,远低于全球性大型银行一般所要求的1.9倍,更不用说小型高成长类银行超过2倍的比率。
换句话说,外国投资者似乎没有戴有色眼镜,他们所付出的基本上是收购一个稳定、低成长、低利润率业务所应支付的代价。因此,我们有信心认为,此番中国银行业“淘金热”不会产生“废墟”。
作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为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在过去12个月中,海外投资者向中国的银行体系做出了高达18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而之前至2004年为止,累计资本投入只有微不足道的5亿美元。而且,现在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关于新交易的报道,呈现一派“淘金”景象。
照这样的速度,到2007年,外资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将拥有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六分之一。
这种突然的转变引起了迥然不同的评论。根据外国银行自己在媒体发布的消息,这是新世纪的重大投资机遇——进入一个拥有4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市场,并且这个市场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目前也看不到减速的迹象。但悲观者说,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只不过是被国家补助和“高超”的会计手法掩盖而已,一旦下一轮不利行情袭来,银行将面临潮水般涌来的新增不良贷款,外资银行和投资者向无价值的投资项目提供的几百亿美元贷款,也将被迫冲销。
那么,到底谁对呢?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还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灾难?
实际上,都不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既不是一座将要爆炸的矿井,也不是一座诱人的金矿,而只是一个中等水平的投资机会。
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体系显然不会崩溃——现在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通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详细研究,我们认为,过去十年来银行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监管更完善,宏观政策制定更合理,内部控制更好,贷款人的资质也已提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贷款决策完全合理。实际上,过去十年始终不变的是大型银行仍然百分之百地由国家持股,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并未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增长奇迹。事实上,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银行过剩,其程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中国商业银行储蓄接近GDP的200%,银行体系中的贷款总额是GDP的130%。全世界只有台湾和香港才有更高的银行比率,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字比这要低出很多。
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由于中国大陆企业在过去20年里缺乏其它的外部融资渠道,家庭也没有其它投资选择。但随着中国新生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的成熟,我们预计,公司的举债比例将稳步下降,家庭的投资也将日趋多元化。因此,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前景相当可观,但企业贷款业务却难以被看好——不是说银行体系不可能增长,但它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速度必定远低于GDP增速。
综合来看,即使面对现实,放弃过于乐观的预期,外资银行和投资者购入中国的银行股份仍然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中国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已经为银行做了除私有化以外所有能做的一切;但只要银行仍然负有政策性任务,银行管理者的身份仍然是公务员,那么,这些国有银行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市场导向的机构。
关键的问题是何处寻觅新的所有者。跟过去五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样,答案还是转向外国投资者。但必须澄清的是,实际上多数大型国有企业在上市时并不缺少资金,政府看中的是境外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改革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全球性的管理顾问、人力资源和投资银行主导重组过程,确定并剥离不良资产,明确养老金责任,进行审计,并重新界定治理责任。上市工作结束之后,国有企业也就获得了一个精通账目监督和管理决策的专业投资群体。通常,这些公司的经营会变得更完善,赢利能力更强,透明度也更高。这才是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出售大型银行股份所达到的目标。
外国投资者得到了什么呢?通过国有银行遍布城乡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外资银行很可能在更专业的业务领域处于理想的竞争地位,例如按揭贷款、信用卡借贷等等,而这些业务的增长前景都非常可观。
因此,只要不是参股价格过高,境外银行有足够的理由投资于中国的银行。近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几十亿美元参股交易的平均价格/账面价值比率为1.2倍,远低于全球性大型银行一般所要求的1.9倍,更不用说小型高成长类银行超过2倍的比率。
换句话说,外国投资者似乎没有戴有色眼镜,他们所付出的基本上是收购一个稳定、低成长、低利润率业务所应支付的代价。因此,我们有信心认为,此番中国银行业“淘金热”不会产生“废墟”。
作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为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