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20岁的谭盾离开了故乡湖南,他一根扁担,一边挑的是水桶,一边是背包,一路哼着湖南民歌就这样挑到了北京。从小就被屈原的理想和胸怀所感动的谭盾,在旅途中懂得了三闾大夫那句著名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正含义,他的目的地是中央音乐学院,那里是中国的最高乐府。
刚进中央音乐学院的谭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多年后,他说:“在20岁左右时,我天天读屈原,当时入学不久,特别崇拜这样一个理想——音乐应该可以改变世界。”当时谭盾有很多课程,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四大理论课,这些作曲基础都还没学完,他却想要“跑”了,在学校放暑假期间,谭盾用两个桌子拼在一起,在教室睡了两个月,新学期一开学,老师和同学们就听到了他创作的第一部音乐作品《离骚》。
因《火烧圆明园》主题曲一举成名
1982年,香港大导演李翰祥来北京拍《火烧圆明园》,一向喜欢用新演员的李翰祥这一次想在作曲上也找一个“年轻的、没有出名的、在音乐上有离奇想法的”合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翰祥向业内人士问起“现在北京做音乐的人,谁最好折腾?”答案是——“有一个音乐学院的‘神经病’叫谭盾,写的音乐很大胆。”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拍摄现场,谭盾很快就写出了歌曲《艳阳天》,当他亲口唱出这首歌的旋律时,李翰祥和刘晓庆都非常喜欢,李导演当场拍板敲定这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继《离骚》之后,《艳阳天》成为谭盾走向旋律、走向大众、走向电影音乐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并让他一举成名。
随后,被郭文景称“绝对是个天才”的谭盾在1983年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1984年,谭盾又在北京举行了“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发表了《天影》及《双阙》等多首体裁新颖的曲目,这些作品让一些人觉得耳目一新,却也让一些人感到“刺耳”和“难听”,谭盾遭到的批评与质疑声更多了。此时的谭盾期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他更希望能在宽松的环境里继续在声音和技术上进行探索。1986年,谭盾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他决定“出国瞧一瞧”。这次远行,他没有像8年前那样用扁担挑上自己的行囊,然而心中的那份梦想以及雄心却是丝毫未变的。
《九歌》打开新天地
“我最初来美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拿一个博士学位。”直率的谭盾多年后回忆当年初到美国时的心情,“ 一到美国,我就发现自己和这个国家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纽约的地铁站,我看到每一个人脚上的鞋都是不一样的,而大家讲的英语也是各有各的味道,没有一句是标准的。纽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最令我着迷的就是有着无穷的想像空间。”不过,纽约也是一个汇集世界各地文化精英的地方,即便已是中国先锋音乐重要代表人物的谭盾,也要面临生存的压力,于是,纽约的街头又多了一个街头琴师。
1989年,谭盾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问世。在纽约曼哈顿,刚过而立之年的谭盾举行了自己在美国的首场音乐会,他把儿时的记忆全部收集起来,一场“最前卫的音乐会”震惊了美国音乐界。而后来谭盾重述自己当时心情时,却是举重若轻:“其实我觉得我的音乐一点也不前卫,这只不过把我小时候和外婆在浏阳河畔生活的点点滴滴汇成了现在的音乐思考并加以呈现而已。”
《九歌》的成功让谭盾萌发这样一个想法——“我应该重归中国,重归中原,用中国的泥土谱写音乐,那是我思念家乡的情节,思念自己成长文化的情节,一切就寄托在所谓的泥土上面。”打那开始,谭盾开始了“陶乐”的创作。在美国留学期间,谭盾渐渐地悟出: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要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21世纪的中国音乐,中国音乐的美学,中国文化的哲学,不止融入西方主流,还将引领西方主流。”谭盾认为自己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融入西方主流,并成为引领者。
多元化创作声誉日隆
就在谭盾埋头于“陶乐”之际,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费城交响乐团邀请他做指挥。“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弄错了?”谭盾当时绝不相信这是事实。“这一个距离太大了,二十多年前还在乡下种田,还在浏阳河里洗菜的野孩子,二十年以后却来指挥世界最伟大的交响团,我一时真的没法想明白。”
从1990年开始,谭盾开始进行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乐队剧场”创作,《鬼戏》、《门》等作品均因其特别的表现方式而引起轰动。在1997年,由谭盾作曲,大提琴家马友友与香港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联手演绎的《1997——天地人》,于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会上首演,而他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也成为当年国际乐坛最轰动的重要演出。接下来,谭盾创作的歌剧《牡丹亭》、协奏曲《水》以及为全球新千年电视庆典节目《2000 Today》所写的同名交响曲和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创作的《复活之旅》等作品不断成功上演,多元化的音乐使谭盾声誉日隆。
1999年,谭盾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2001年,谭盾为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赢得了使他声名远播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2003年,谭盾为“小兄弟”郎朗改编重创了钢琴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2006年,谭盾与张艺谋联手创作了歌剧《秦始皇》,该剧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主演。此外,他还连续为《英雄》、《夜宴》等颇具影响的电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音乐。
与此同时,谭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多媒体交响剧场”与“有机音乐”两个系列的创作中。他与世界各国音乐家、戏剧家、电影人以及民间艺人进行广泛合作,他试图把剧场表演、多媒体艺术、“有机乐器”与交响乐队融合起来。谭盾带回了很多“大自然赠予的礼物”——石、水、纸……他将这些“礼物”用视听相结合的手法呈现给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忙而封闭的社会里,因此回归大自然、寻找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变得格外有意义。”他说。
依旧的“理想主义者”
不去投大众所好,不代表谭盾也如王朔一样认为“人民大众严重不靠谱”。“我非常喜欢老百姓,很喜欢和他们切磋,我对他们一直都很有信心。”谭盾说,“对于国外的老百姓,我想让他们爱上中国音乐,而对于国内的老百姓,我想让他们喜欢西方的古典音乐同时,更重视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我觉得这么做非常有成就感。”
“古得不能再古的东西,同样也是新得不能再新的东西。”这句具有辩证意味的话是谭盾的一句口头禅,但他解释,这不代表自己是在“反潮流”。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谭盾,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那个三十年前的“理想主义者”至今依然,不同的只是由青年变成了中年。谭盾说:“作为艺术家,我觉得老百姓不仅需要小康的生活,也需要好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不努力去创作好的作品,去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那就是我们的罪恶。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音乐家,我觉得,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出来,再自然不过。”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谭盾认为,现在的自己跟二十岁时候的自己,在创作的心态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我会坚守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坚守。”
相关链接
谭盾,作曲家,195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莱美大奖(2001)、格文美尔”(Grawemeyer)大奖(1999)、德国权威的“巴赫奖”。被纽约时报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2006年被世界十大中文媒体评为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创作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2010年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
刚进中央音乐学院的谭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多年后,他说:“在20岁左右时,我天天读屈原,当时入学不久,特别崇拜这样一个理想——音乐应该可以改变世界。”当时谭盾有很多课程,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四大理论课,这些作曲基础都还没学完,他却想要“跑”了,在学校放暑假期间,谭盾用两个桌子拼在一起,在教室睡了两个月,新学期一开学,老师和同学们就听到了他创作的第一部音乐作品《离骚》。
因《火烧圆明园》主题曲一举成名
1982年,香港大导演李翰祥来北京拍《火烧圆明园》,一向喜欢用新演员的李翰祥这一次想在作曲上也找一个“年轻的、没有出名的、在音乐上有离奇想法的”合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翰祥向业内人士问起“现在北京做音乐的人,谁最好折腾?”答案是——“有一个音乐学院的‘神经病’叫谭盾,写的音乐很大胆。”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拍摄现场,谭盾很快就写出了歌曲《艳阳天》,当他亲口唱出这首歌的旋律时,李翰祥和刘晓庆都非常喜欢,李导演当场拍板敲定这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继《离骚》之后,《艳阳天》成为谭盾走向旋律、走向大众、走向电影音乐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并让他一举成名。
随后,被郭文景称“绝对是个天才”的谭盾在1983年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1984年,谭盾又在北京举行了“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发表了《天影》及《双阙》等多首体裁新颖的曲目,这些作品让一些人觉得耳目一新,却也让一些人感到“刺耳”和“难听”,谭盾遭到的批评与质疑声更多了。此时的谭盾期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他更希望能在宽松的环境里继续在声音和技术上进行探索。1986年,谭盾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他决定“出国瞧一瞧”。这次远行,他没有像8年前那样用扁担挑上自己的行囊,然而心中的那份梦想以及雄心却是丝毫未变的。
《九歌》打开新天地
“我最初来美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拿一个博士学位。”直率的谭盾多年后回忆当年初到美国时的心情,“ 一到美国,我就发现自己和这个国家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纽约的地铁站,我看到每一个人脚上的鞋都是不一样的,而大家讲的英语也是各有各的味道,没有一句是标准的。纽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最令我着迷的就是有着无穷的想像空间。”不过,纽约也是一个汇集世界各地文化精英的地方,即便已是中国先锋音乐重要代表人物的谭盾,也要面临生存的压力,于是,纽约的街头又多了一个街头琴师。
1989年,谭盾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问世。在纽约曼哈顿,刚过而立之年的谭盾举行了自己在美国的首场音乐会,他把儿时的记忆全部收集起来,一场“最前卫的音乐会”震惊了美国音乐界。而后来谭盾重述自己当时心情时,却是举重若轻:“其实我觉得我的音乐一点也不前卫,这只不过把我小时候和外婆在浏阳河畔生活的点点滴滴汇成了现在的音乐思考并加以呈现而已。”
《九歌》的成功让谭盾萌发这样一个想法——“我应该重归中国,重归中原,用中国的泥土谱写音乐,那是我思念家乡的情节,思念自己成长文化的情节,一切就寄托在所谓的泥土上面。”打那开始,谭盾开始了“陶乐”的创作。在美国留学期间,谭盾渐渐地悟出: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要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21世纪的中国音乐,中国音乐的美学,中国文化的哲学,不止融入西方主流,还将引领西方主流。”谭盾认为自己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融入西方主流,并成为引领者。
多元化创作声誉日隆
就在谭盾埋头于“陶乐”之际,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费城交响乐团邀请他做指挥。“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弄错了?”谭盾当时绝不相信这是事实。“这一个距离太大了,二十多年前还在乡下种田,还在浏阳河里洗菜的野孩子,二十年以后却来指挥世界最伟大的交响团,我一时真的没法想明白。”
从1990年开始,谭盾开始进行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乐队剧场”创作,《鬼戏》、《门》等作品均因其特别的表现方式而引起轰动。在1997年,由谭盾作曲,大提琴家马友友与香港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联手演绎的《1997——天地人》,于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会上首演,而他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也成为当年国际乐坛最轰动的重要演出。接下来,谭盾创作的歌剧《牡丹亭》、协奏曲《水》以及为全球新千年电视庆典节目《2000 Today》所写的同名交响曲和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创作的《复活之旅》等作品不断成功上演,多元化的音乐使谭盾声誉日隆。
1999年,谭盾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2001年,谭盾为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赢得了使他声名远播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2003年,谭盾为“小兄弟”郎朗改编重创了钢琴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2006年,谭盾与张艺谋联手创作了歌剧《秦始皇》,该剧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主演。此外,他还连续为《英雄》、《夜宴》等颇具影响的电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音乐。
与此同时,谭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多媒体交响剧场”与“有机音乐”两个系列的创作中。他与世界各国音乐家、戏剧家、电影人以及民间艺人进行广泛合作,他试图把剧场表演、多媒体艺术、“有机乐器”与交响乐队融合起来。谭盾带回了很多“大自然赠予的礼物”——石、水、纸……他将这些“礼物”用视听相结合的手法呈现给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忙而封闭的社会里,因此回归大自然、寻找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变得格外有意义。”他说。
依旧的“理想主义者”
不去投大众所好,不代表谭盾也如王朔一样认为“人民大众严重不靠谱”。“我非常喜欢老百姓,很喜欢和他们切磋,我对他们一直都很有信心。”谭盾说,“对于国外的老百姓,我想让他们爱上中国音乐,而对于国内的老百姓,我想让他们喜欢西方的古典音乐同时,更重视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我觉得这么做非常有成就感。”
“古得不能再古的东西,同样也是新得不能再新的东西。”这句具有辩证意味的话是谭盾的一句口头禅,但他解释,这不代表自己是在“反潮流”。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谭盾,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那个三十年前的“理想主义者”至今依然,不同的只是由青年变成了中年。谭盾说:“作为艺术家,我觉得老百姓不仅需要小康的生活,也需要好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不努力去创作好的作品,去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那就是我们的罪恶。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音乐家,我觉得,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出来,再自然不过。”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谭盾认为,现在的自己跟二十岁时候的自己,在创作的心态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我会坚守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坚守。”
相关链接
谭盾,作曲家,195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莱美大奖(2001)、格文美尔”(Grawemeyer)大奖(1999)、德国权威的“巴赫奖”。被纽约时报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2006年被世界十大中文媒体评为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创作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2010年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