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的识字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低段识字的重要性
  识字,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教育实践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段教材中不论是“识字课文”还是“阅读课文”,教学重心都不能偏离字词教学。但是几乎每篇课文都有大量的生字,如何进行识字教学一直是我思索的重要内容,我经过多方阅读资料以及自己的课堂实践,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二、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1、看图识字。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画,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如:教学“ “土”、“水”、“火”、“日”、“月”等简单的象形字时,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有的与图画很相近,教这类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如教“日”字时,孩子们一眼就看出是日,当孩子们掌握了一些象形字以后,再充分发挥他们的分析能力,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灭”字,上面一个横把火字盖住了,火就灭了,一火就是“灭”,孩子们就会轻松记住了这个字。
  2、随文识字。实际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第一、二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在课堂上,首先,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所在的句子读准音;其次,诵读课文,再次出现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圈划出生字,除朗读指导外,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认读,达到强化的目的;最后,在课文结束之前把生字、词提出来再次进行巩固复习,也可以让生字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句子、课外知识或小故事中,进行拓展识字,既拓宽了识字渠道,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从汉字识记的规律来看,随文识字,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增加了汉字出现的频率,也有助于记忆。
  3、集中识字。主要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学了一批字读一批课文,再学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做法上,先了解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基本字,以“基本字带字”为基本识字方法,并吸收看图识字、读课文增识生字等传统经验,组织学生掌握汉字规律自学生字。“基本字带字”本身就是把突破字形难点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把握结构的理据,建立音形义内在必然联系,可以降低字形掌握的难度。这种突出理据的深加工,有助于记忆,并大大增加记忆的有效线索,利于再现。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符合儿童汉字识记能力的年龄差异。
  4、在生活中识字。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处处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处处把字识。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如:上街去买东西,一路上会看到许多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商品的说明书等,我们就可以留心观察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所学。不认识的字,可以回家去问家长、老师、同学等。又如:在家看电视时,电视的下方有时会出现字幕,我们可以张嘴读一读这些句子,认一认你见或学过的字,加深对所学字的记忆;看到家人看报,可以在一旁读一读……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要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5、归类识字。归类识字是借助于阅读教学中认识、掌握结构化、规律化的汉字的教学法。如母体字“包”,繁衍、派生出“泡、跑、刨、炮、袍、咆”等,形成一类。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简化学生识记汉字字形的心理过程,通过联系求同与辨形求异加深字形字义的理解和掌握,举一反三。
  三、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的同时,我尽可能的在活动和游戏中让学生自主识字,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使这个过程更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1、“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如:“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日”加一笔变成“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其中还有不少是课外识字。
  2、“比一比”识字法。将两字形义关系,做出理性的比较说明。如:“未”和“末”可用顺口溜比较识记。在区别“习”、“刁”二字时,可以抓住内部的不同辨析字形;用“学习”和“刁难”两词体现字义,这样会让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
  3、“换一换”识字法。 给一个熟字换偏旁或者换一部分来记字形字义。如:学习了跑步的“跑”以后,换一个“三点水”变成“泡泡”的“泡”;把“仿佛”的“佛”的“单人旁”换成 “金属旁”就是“铅笔”的“铅”。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学习生字、又能认识同义词的好方法。
  4、“猜谜语”识字法。准备多种字谜,同时也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搜集或自编字谜。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停:人靠在小亭边。思:心上有块田地。要求学生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要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别人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有的学生编的谜语五花八门,比老师说得还好。
  5、“编顺口溜”识字法。如:“一口咬断牛尾巴”就是“告”,“自言自语”就是“记”,等;有一些字,我们还可以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如:学习“看”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把手放在眼睛上面看一看外面,就是“看 ”字。然后让孩子们做一做这个动作,孩子们记得更牢了。
  6、“开火车”游戏识字法,在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游戏,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方法是按照小组或座位的顺序快速念出要读的字。学生们非常喜欢用这种方法在快乐中学生字。
  总之,在教学时,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他们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让他们能够独立去探索、大胆去想象,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不仅会变得有趣,而且会变得轻松。
其他文献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写作,学生习作水平达到一定的层面,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如何走出困境,寻找提高作文教学的出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教材就在课文
在职业教育中,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的多少,掌握技能的程度,尤其是职高建筑专业课教学更为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是对建筑专业具有一定的爱好;其次是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又进一步地让学生了解了建筑专业的特点及将来学生的就业前景后才选定的。这样,学生对所选的专业具有了较浓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思想,让他们想学专业,爱学专业,学有所获,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以阅读为基础,以作文为中心,读写结合,精讲多练”的教学思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语文作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以作文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为作文服务,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因为写的基础是阅读,“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为了达到写作这一目的,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只有做到
在无RNase污染的环境下,提取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RNA,进而纯化mRNA,采用Oligo(dT)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第二链,并在其两端加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将
《遗传与进化》模块是高中生物学中较难的部分,学生往往存在学习障碍。对学生在该模块学习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梳理,发现主要有概念区分障碍、抽象思维障碍、推理计算障碍和提取
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制作模型培养结构与功能观;对比分析与归纳形成物质与能量观;主题探究根植稳态与平衡观;调查实践深化进化与适应观。
众所周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班级管理者工作的灵魂,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很大一部分是接受德育教育。所谓“做人在先,学识在次”,一个好的班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直接根植于良好的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当然,德育教育也有宏观和个别之分,就宏观德育教育来说,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包括了五讲四美教育。学生的做人美德、学生的社会公德、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就
以A6-1为出发菌株,采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为1×10^13、3×10^13、5×10^13、8×10^13、10×10^13、30×10^13
"析—评—纠—思—练"五步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以练导思、以思导学,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思维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烦恼,有过快乐,有过探究,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与帮助。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刚上班时,就发现有的学生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犯困了。但是,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引领到课文的境界之中去,和作者一起同悲同喜,跟着老师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敢于谈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