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性极强,但在高校教学中对理论部分的强化,往往会冲淡实践性,难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加快对该课程的理论实际一体化建设的速度。本文针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点浅薄的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推动了高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目前,高校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高实践性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生在学校学习后步入社会,存在上手速度慢的问题,难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改变这一现状势在必行。下文便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概况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也是高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综合性、实践性极强。主要内容涉及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汽车电气、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拆装汽车发动机,并进行发动机保养,具备汽车发动机的理论维修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技能。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发动机应用效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投入工作岗位后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这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必须加强其教学投入,建立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机制,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相关知识和机能的整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念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能力要求变高,仅具有理论基础远远不够,对实践能力要求更多。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设置上,延续传统概念,依然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悲剧事实。因而,要调整高校对该课程的设计理念,秉承内外兼修的理实一体化设计理念,从以理论为主逐渐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双重重点的教学目标,提高社会实践在课程建设中所占的比重。
2.2.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培养汽车维修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设置,使其培育出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以任务式教学来引导学生钻研,实现对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的转变。在理实一体化建设中著重考虑两点,一是要坚持以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的主线,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二是从全局出发,以建立满足现代汽车检修、运维、服务、营销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重新梳理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理论、结构、维修等不同侧重点,整合原有的较为独立的课程,形成一门环环紧扣的、模块式的理实一体化新课程,保证学生在每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熟练掌握该模块对应工作任务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为下一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2.3. 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建设
在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建设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要保证教学内容良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要保证教学内容在组织和安排上的合理性,选择与课程内容设置相符合的教材。理论课的内容建设应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围绕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来构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实践课的内容建设应围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开展。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调实用性、应用性、社会性,与时代发展接轨,与社会技术同步更新,实时融入新技术、新知识,确保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完美过渡。通过调研了解社会岗位对汽车维修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机能要求,来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并基于此前提,匹配合适的教材,以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为主要指责,贯彻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处置能力以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4.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考核方式建设
对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考核方式的建设,应从教学模式建设、教学方法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建立的模块化考核方式的建设、理论实践试题库的建设、教考分离的考核内容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建设、信息化硬件软件的建设等多方面来考虑,有机融合教学体系结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拆装更换、检修维修、故障诊断等内容,并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理论及实操进行信息化处理。
教学模式的建设应穿插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需遵从职业要求,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设,可考虑场景模拟的方式,利用仿真软件,还原实践环境,再现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的模拟操作环境。在考核方法中,可以将综合成绩划分为平时作业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等多个子模块,根据各考核子模块的任务要求,选用合适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论知识考核可以选择闭卷或问答的方式,对实训技能的考核可通过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判断等,最终将各子模块的得分按照一定权重,算出该课程的综合得分。在试题库建设中,归类划分教材知识点和侧重点,各考核模块相互独立,实训考核试题的编制则应以实际操作任务为出发点来设置。高校对教学和考核相互分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对考核内容实施岗位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建设则是加强发动机维修与检测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合理引入信息技术,使用仿真实训、教学录像等方法,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校园信息化软件硬件的建设,通过一体化教室,为该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
3.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效及特色研究
3.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效研究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推动着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高校的师资能力和综合水平,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并熟练诊治发动机方面的各种疑难杂症。
3.2.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特色研究
这种建设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方法高效;二是理实一体化建设实现了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和教学角色的三大转变,构建了良好和血的学习与合作氛围,体现出对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全方位多方面的重视和培养。
4. 结束语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培养汽车维修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这其他专业的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 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模式人才的培养[J]. 杨小周.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01).
[2]“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 周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1).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 仉学金. 教育现代化. 2017(52).
[4] 高职院校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建设与研究[J]. 范真维. 才智. 2018(01).
关键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推动了高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目前,高校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高实践性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生在学校学习后步入社会,存在上手速度慢的问题,难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改变这一现状势在必行。下文便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概况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也是高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综合性、实践性极强。主要内容涉及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汽车电气、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拆装汽车发动机,并进行发动机保养,具备汽车发动机的理论维修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技能。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发动机应用效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投入工作岗位后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这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必须加强其教学投入,建立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机制,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相关知识和机能的整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念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能力要求变高,仅具有理论基础远远不够,对实践能力要求更多。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设置上,延续传统概念,依然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悲剧事实。因而,要调整高校对该课程的设计理念,秉承内外兼修的理实一体化设计理念,从以理论为主逐渐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双重重点的教学目标,提高社会实践在课程建设中所占的比重。
2.2.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培养汽车维修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设置,使其培育出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以任务式教学来引导学生钻研,实现对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的转变。在理实一体化建设中著重考虑两点,一是要坚持以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的主线,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二是从全局出发,以建立满足现代汽车检修、运维、服务、营销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重新梳理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理论、结构、维修等不同侧重点,整合原有的较为独立的课程,形成一门环环紧扣的、模块式的理实一体化新课程,保证学生在每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熟练掌握该模块对应工作任务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为下一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2.3. 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建设
在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建设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要保证教学内容良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要保证教学内容在组织和安排上的合理性,选择与课程内容设置相符合的教材。理论课的内容建设应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围绕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来构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实践课的内容建设应围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开展。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调实用性、应用性、社会性,与时代发展接轨,与社会技术同步更新,实时融入新技术、新知识,确保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完美过渡。通过调研了解社会岗位对汽车维修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机能要求,来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并基于此前提,匹配合适的教材,以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为主要指责,贯彻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处置能力以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4.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考核方式建设
对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考核方式的建设,应从教学模式建设、教学方法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建立的模块化考核方式的建设、理论实践试题库的建设、教考分离的考核内容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建设、信息化硬件软件的建设等多方面来考虑,有机融合教学体系结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拆装更换、检修维修、故障诊断等内容,并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理论及实操进行信息化处理。
教学模式的建设应穿插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需遵从职业要求,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设,可考虑场景模拟的方式,利用仿真软件,还原实践环境,再现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的模拟操作环境。在考核方法中,可以将综合成绩划分为平时作业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等多个子模块,根据各考核子模块的任务要求,选用合适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论知识考核可以选择闭卷或问答的方式,对实训技能的考核可通过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判断等,最终将各子模块的得分按照一定权重,算出该课程的综合得分。在试题库建设中,归类划分教材知识点和侧重点,各考核模块相互独立,实训考核试题的编制则应以实际操作任务为出发点来设置。高校对教学和考核相互分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对考核内容实施岗位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建设则是加强发动机维修与检测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合理引入信息技术,使用仿真实训、教学录像等方法,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校园信息化软件硬件的建设,通过一体化教室,为该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
3.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效及特色研究
3.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效研究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推动着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高校的师资能力和综合水平,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并熟练诊治发动机方面的各种疑难杂症。
3.2.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特色研究
这种建设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方法高效;二是理实一体化建设实现了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和教学角色的三大转变,构建了良好和血的学习与合作氛围,体现出对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全方位多方面的重视和培养。
4. 结束语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培养汽车维修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这其他专业的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 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模式人才的培养[J]. 杨小周.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01).
[2]“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 周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1).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 仉学金. 教育现代化. 2017(52).
[4] 高职院校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建设与研究[J]. 范真维. 才智.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