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方便调节的甲状腺手术体位垫设计与应用
【机 构】
: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
【出 处】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发表日期】
:
2021年27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0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干预后采用本院自制的颅内肿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护理干预前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训练(MR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LN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所有患者均结合具体病情予以ALND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MRT。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时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V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F-36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接头使用一次性消毒帽后免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使用一次性消毒帽连接输液接头,B组在输液前使用常规70%~80%酒精棉片反复擦拭15s输液接头。按照输液间隔8、12h和采样时机将A组分为A1-8h、A2-12h组,B组分为B1-8h、B1-12h组,每组33例。对4组患者的输液接头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输液接头表面细菌抑制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定量运动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定量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及行走能力[行走受损问卷(WIQ)],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BI及W
目的基于4S管理模型(人员、物资、场地、制度体系)建设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之前加速康复执行过程,发现存在多学科团队人员不完善、无制度及缺乏标准化流程实施细则等问题。2020年4月以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加速康复病房,完善多学科专业团队、设备和场地,制订加速康复病房制度流程。选择2019年4—9月肝胆胰外科实施加速康复的患者为对照组(胆囊手术383例,肝脏手术59例),选取2020年4—9月加速康复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机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便秘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机体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AP)康复期患者疾病知晓、自我管理、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P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病因、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的知晓例数多于对照组,差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虐待问题日趋凸显,其中精神虐待是发生率最高的类型。精神虐待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加其患病、自杀的风险,并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外老年人精神虐待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精神虐待的定义、相关评估工具和流行现状,并从老年人、照顾者和社会3个层面归纳相应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干预研究以及预防精神虐待的发生提供依据。
本文对患者参与的概念、内容、意义及相关理论模型进行综述,总结治疗参与模型、患者健康参与模型、患者和家庭参与健康照护的多维框架、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共同设计的患者和家庭参与模型5种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期为促进我国患者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