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道系”摄影爱好者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伟在爱尔兰参观养牛场,路过一间牛舍时,听见里面有牛“哞哞哞”地叫唤,他一扭头,看见木头门上方露出一头牛的半个脑袋——因为生病或者别的原因,这个被迫跟同伴分开,被单独圈在舍里的孤独家伙正努力抬起脸,睁大一双牛眼向门外探视。
  陈伟随手拍下了这头牛的眼神。之后,又在这家养牛场,他拍下了一匹马温驯漂亮的眼睛。
  我们注意到陈伟的摄影作品,就是始自这两张照片,它们出现在一个肉类行业的摄影比赛上,在诸多飘着“肉香”的佳作中间,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温柔。想到陈伟“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身份,这照片就显得更加柔软和耐人寻味。毕竟,用陈伟自己的话,这个跟“吃肉”关系密切的协会,行业里常年杀杀杀,血腥气很重。
  2017年,中国肉类行业协会首次主办了一个摄影大赛。“当时搞摄影比赛,也是想让大家感觉到这个行业也有它自己发现美、传达美的方式。”陈伟说。
  这个正经学摄影不到5年,但已一发不可收的摄影爱好者,喜欢自己捣鼓、琢磨,自娱自乐。他从不参加摄影培训班,也不爱在挤着一群端相机的人的地方拍照,几乎不往网上发照片,除了家人,他基本不怎么把自己的照片拿给别人看……就连参加比赛,他投稿用的都不是自己的真名。“摄影嘛,纯属业余爱好,我从没想过拍照要拍到怎么样。你今天想拍照了就去照一照,照完了觉得还不错,这就足够了。”
  如果把摄影爱好者也分成儒系、佛系、道系,说自己拍照“很随意”“不困难”“不追求成绩”的陈伟肯定不会是积极进取、抱团向上的“儒系摄影人”,也不会是发宏愿大志,苦学苦修的“佛系摄影人”,而应该算个道法自然、随心而为的“道系摄影人”吧。
  40岁后才摸到摄影的门
  陈伟跟摄影正式结缘,是在40岁后,“说不上什么原因,突然之间就对摄影特别感兴趣,然后这辈子为学摄影看的书比看其他领域的都多。”
  陈伟身边有个爱摄影的朋友,玩相机超过20年。几年前,他偶然拿朋友的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被夸奖“你的感觉挺好,应该多拍点。”他就这么端起了相机。
  陈伟最初拍的是家里的金毛爱犬,各种角度拍,怎么漂亮怎么拍,接着,他看见什么好看就拍什么,并由此发觉,由照相机的镜头望出去,生活里再普通的景色也能变得赏心悦目、熠熠生辉。他拍了不少草地上的小野花,还洗出照片挂在家里,说小花儿们冲着光的样子,像人抬头看太阳,特别漂亮。
  在用百度搜索了各种入门知识后,陈伟开始买摄影书自学。他家里的书架现在已经堆放了一两百本摄影书,每本都被翻看过,但他最津津乐道的始终是国内摄影圈广为人知的入门老经典《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这套如今时而被人诟病不够与时俱进的教材当年确实让他触摸到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扉,“我那时非常非常认真,逐字逐句地读,笔记做了至少有半本书厚。”
  “你还记得书里开头讲的那三条原则吗?”陈伟问,“主题是什么?主体在哪里?做没做减法?”他常对照自己的照片,以这三个问题自省。理论结合实践是他最为信奉的学习之道:从书里习得一条知识,就要在拍照时用一下,拍照回来,再对着照片琢磨一番。
  “摄影也讲究和谐”
  理论结合实践,陈伟从年轻时就对这条朴素的真理感触至深。1989年,他进大学读食品工程,常被高中同学在信里好奇地追问你学刀工吗?不学。那学切菜吗?……实际他那时学的是诸如屠宰场的工艺流程,生肉怎么变成肉制品等知识。
  大学毕业后,陈伟被分到商业部,头三个月去了当时还归属漯河肉联厂的双汇公司实习。他觉得这三个月对自己一生都影响深远。
  刚离开校园、装着一脑袋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在工厂里从怎么收猪开始看,到淋浴、麻電、放血,到红白脏车间……他还记得自己实习的头几天吃不下饭,记得为书本里的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呈现方式感到惊叹的心情,记得灌装火腿肠的机器速度竟然那么快,记得年轻女工们被化学药剂腐蚀的手指……
  “理论跟实践结合上了,这三个月奠定了我对整个行业最初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陈伟说。在这一行工作了几十年,他越发觉得有一线实践经验太重要了,也会开玩笑地跟人讲,“你们说我们这个行业血腥,可你们又都要吃肉,那这‘坏事’肯定要有人做是不是?我们很专业、科学,尽量与动物、与环境和谐地去把这个事做好,同时让大家能吃到营养、健康、美味的产品,我想这就是我们的贡献吧。”
  “摄影也讲究和谐。”他在自己的专业和摄影的话题之间跳跃,“你看所有照片,它的色调、构图、布局,只有和谐才产生美感。就像我们行业,跟社会、跟动物、跟环境,也只有和谐才能发展。”
  “你知道如果不做好空气流通,牛放屁会导致爆炸吗?德国就发生过,这对空气、对生态环境影响都很大。”他实在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所以我们现在倡导和谐发展,比如国内企业开始注重动物关爱。有次参观一个工厂,他们为了让猪从待宰圈往外走这段路不要害怕,每次不是一赶赶一群,而是只赶五六头猪,我说这想法很好,但做得不对,这种猪一般一胎12头左右,其实它们12头的时候才最有安全感。”
  万物皆有关联。“我后来发现我们这个行业跟摄影有些地方还挺能关联上。”陈伟感叹,他现在收藏了不少徕卡相机和老镜头,虽然早已置身数码时代,却愈发着迷于纯机械的精密、可靠与美感,“就好比我们一些传统产品,比如德州扒鸡跟酱肘子,现在都说要通过先进设备替代传统的手工,但你纯机器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那么好吃。”   带着定格故事的心情去拍照
  因为工作原因和个性所致,这几年,陈伟拍摄的机会和照片的数量都算不上多。他大部分照片拍摄于世界各地的街头,每年都要去国外出差数次,旅途中结束工作后的闲暇是陈伟最珍惜的时间,其他人游玩或购物的时候,他会带着相机出门扫街,异国带着陌生感的空气让他觉得新鲜和放松,这种心情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我赞成一个观点,照片应该能够讲故事,它是讲述,而不仅仅是记录。”陈伟说自己会给拍下的照片编故事,他觉得带着这种定格故事的心情去拍照,才能融入场景当中,也才能拍出有意思的作品。
  也是因为这样,比起壮美珍奇而永恒的风光,陈伟更偏爱拍摄流动于街头巷尾的行人。他觉得顶好的拍摄位置是在一个人流较多,类似出入口这种所有人都会经过的地方,找个背景干净的地儿坐下来。“你坐着休息,大家不会很关心你和你的相机。然后不同的人过来,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
  陈伟在笔记本电脑上展示着照片,简单回忆每张片子背后的故事和心情。例如,一张照片拍的是法国协和广场上围着黑色围巾的人力车夫。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背对着他的车夫忽然扭过头来,被定格下侧迎着阳光的面孔和眉头皱起的神情。这个不期而至的回头带给陈伟好多天的好心情,至今说起仍觉雀跃,是让他深感摄影魅力的瞬间。
  还有在土耳其,他正要拍下一户窗上挂着几块色彩鲜丽的挂毯的人家,突然有穿白色背心的男人从敞开的窗户里露出脸。在爱尔兰,乘坐允许游客们坐在车窗上,把脚伸出窗外的蒸汽小火车,他想在火车转弯处拍下人们脚搭窗外的样子,列车员却刚好从距离最近的车窗探头注视镜头。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一只小猫一路跟随他们到海边的咖啡屋,被坐在屋角、身材健硕的银发老先生抱起后,眯起眼露出惬意的样子……
  陈伟喜欢这些照片中藏有的偶然,喜欢它们的自然和意犹未尽。“拍下的风光片,我顶多看两遍,但这种人文片,我每次看都会想起当时的场景,然后越想越深,越想越有意思。”
  在这些单张照片之外,陈伟还十分喜欢数张连续照片里的故事性。例如各自拿着手机讲电话的一男一女,在前一张片子中都停留于街道一侧,在后一张照片中边讲电话边迎面相错而過。“你看,世界上的人们用着各种方式相互联系,但又总是在无意中就这样擦肩错过。”又如,前一张照片里,一对情侣各自吃着手里的食物,下一张照片,两人手里的食物交换了过来。“哪国的女孩都一样不讲理,喜欢吃的她先吃,不爱吃的给男朋友,吃剩下的也给男朋友。”陈伟编故事编得乐在其中。
  研究地图的游客、依偎在一起的情侣、在婴儿车里大哭的儿童、路边的警察、凝视商店橱窗的女人……越拍越多之后,陈伟觉得自己脑子里种下了好多故事的种子,未来或许会生长成一个个的专题,“走在街头,看到哪个场景我会有意去捕捉,因为觉得它会符合我的某个故事。比如一起吃东西的恋人,人们经常拍亲吻、拥抱来表达恋人之间的亲密,但其实一起在街上吃东西也能从另外的角度反映这种关系。我在法国、德国、西班牙都拍到了这样的画面。”
  摄影改变了陈伟观看世界的方式。端起相机前,就算出国也只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的他,现在会留意身边飞来的小蝴蝶、绽放的小花。“就像会开车的人走在路上比不会开车的更注意交通规则、交通安全,学过摄影的人走到哪里都一定会用摄影的视角看待世界,摄影要求你有一颗发现美的心。”
  虽然入门晚、拍得少,平时也不会总把相机揣在身上,但陈伟也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摄影进步之道。
  首先,每次拍照回来,总结和二次创作十分必要,他会一张张地重新审视照片,进行适当的裁剪和调整,“这时,你会发现,唉呀,我当时应该这么拍而不是那么做,记住这些,下次再拍这样的场景,就可以按照总结的来,慢慢就可以看到提高。”
  其次,不能常出去拍照的时候可以多看别人的照片,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己,在同样的场景下,会用什么镜头、什么数据、什么角度在什么时间去拍摄。
  最后,相机不在手边,但镜头可以随时打开,快门可以随时半按。“即使在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什么场景,我也会想一想可以怎么拍它。比如现在我们聊天,我也会想,在这种光线下,如果拍你,我应该怎么拍。一直这样积累下来,将来带着相机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我就能毫不犹豫地拿起相机就拍。”
  “虽然手里没有相机,但你的心里可以一直举着相机。”陈伟的总结听上去挺像某条武学理念,他觉得对于摄影并非本职而是业余所好的人们来说,自己这种似乎不够“热衷”的状态其实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干吗一定要那么严肃严苛啊?在摄影中找到乐趣,才最重要。
其他文献
“海鸥”是中国最著名的照相机品牌,创立之初名为“上海”牌,以城市命名。从1968年开始由于出口的原因,改为“海鸥牌”。相机由上海照相机厂生产,该厂曾生产出一系列经典照相机,是中国照相机制造业的楷模,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无论1950年代的58-I、1960年代经典的海鸥4系列、1970年代的东风和红旗相机,还是1980年代风靡一时的海鸥DF,都是国内同时期最优秀的相机产品。这些照相机,至今仍然受到收
期刊
“单反又降价了”“无反又出新品了”……随着数码影像产品飞一般地进化,拍摄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把摄影作为一项爱好,凭借自己对构图和光线的理解创作出让人喜欢的作品。宏伟豁达如壮丽山河、原始璞真如人文纪实、魅惑艳丽如写真人像、风驰电掣如体育现场,活灵活现如生物百态。而在众多题材中,还有一项颇为令我着迷,便是微距摄影了。  常见的微距摄影题材以户外拍摄花草鱼虫为主,展现多样的生态和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期刊
苍鑫的行为艺术作品显得很温和内敛,且大部分作品也都能被归类为摄影作品。  出生于1967年的苍鑫于1993年来到北京后,成为了当时非常活跃的 “东村艺术家群体”的一员,这个群体的作用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十分显著。早期,苍鑫的行为艺术与东村的关系颇大,艺术家之间总是相互影响,有时也共同创作。东村群体解散后,苍鑫的行为艺术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对身体的运用方式也不再强调“忍受”和极端体验。  艺术
期刊
城市夜景中,最浪漫的莫过于烟花,伴随着声声炮响,一条条火龙升天,绽放出巨大的五彩花朵,然后又消失在夜空中。烟火不仅增添了色彩,弥补了夜景照片天空过暗、没有细节的单调感,还增添了节日气氛,渲染出充满幸福感的时间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留下一张自己和烟花的合影,也是不错的尝试!  什么样的相机和镜头才能胜任这一拍摄任务呢?相机最好具备可以调控光圈、快门、感光度参数的功能,并能在暗光环境下迅速、准确地进行对
期刊
每年,都有少数几位优异的摄影师,凭借自己的长期项目问鼎世界各大摄影比赛的大奖。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唯获奖论”,但这些项目的确会有一些非常独特的闪光点——它们可能关注当下最热的社会议题,或是有着非常卓越的表现手法。反过来,获奖也会让它们更具有影响力,让项目在舆论中持续发酵。  而创作者如何想,他们如何完成项目又想向大众传递什么,挖掘这些照片背后的逻辑则是我们今年开辟“获奖者说”这个专栏的初衷。在这
期刊
作为通讯社摄影记者,我航拍的主题大多是新闻事件。开始,我曾尝试使用无人机拍摄突发新闻,后来发现无人机其实更适合拍摄人文、风光和比较宏大的场景。而除了摄影記者外,这些也是摄影师平时拍摄最多的题材。  最早接触无人机航拍是在2011年,我购买了派诺特公司推出的四轴飞行器。当时技术有限,无人机并没有配备定位系统,相机没有稳定云台,飞行器也没有专门的遥控器,而是靠一个App来遥控。那台无人机机身主体使用泡
期刊
2016年7月8日,北京今日美术馆,何云昌个展《啊昌》开幕,集中展示他20余年来的20件代表作品。而这次个展的最吸引人之处是,他在第二天实施了最新的行为艺术作品《长生果》,向所有观众开放。  《长生果》实施期间,何云昌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大厅一张透明的茶几上,或坐、或卧、或立,不吃不喝,不离开茶几,持续了72小时。此间,他身后是白色的纱幔,周围摆满了以白色纱布覆盖、浸泡过的花生。作品名称由此而来
期刊
美国作家哈珀·李(Harper Lee)在其名著《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中曾这样寫道:“你可以选择朋友,但无法选择家人。不管你是否承认他们,家人始终是家人。拒绝承认这一点,会让你看起来很傻。”可谓一语道破了家庭关系的内部矛盾。  家人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有时友爱平和,但很多时候也可能并不尽如人意。共有的基因把我们和亲人联系在一起,带给我们温暖的安全
期刊
15岁时,他开始全球探险;19岁时,他就成为联合航空10万英里俱乐部(United Airlines 100,000 mile Club)最年轻的会员。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用影像和文字为文化遗产存档。他就是美国摄影学者皮埃尔·奥第艾尔(Pierre Odier)。  在这里,奥第艾尔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90年代的探险故事。他和同伴共同穿越西伯利亚,记录下即将消失的尤卡吉尔族(Yukaghi
期刊
无论你身居何处,都不会孤立无助。这是我看到弗洛里安·比特纳(Florian Büttner)照片后最大的感受。  1980年出生的比特纳在高中毕业后曾到亚洲旅行,这让他下决心成为一名摄影师,因为他觉得可借此实现走遍世界的梦想。但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他并没有以旅行见闻拍摄为主,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关注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报道摄影师。借助镜头体现人文关怀,细致入微体察低收入阶层的百姓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