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的灵魂。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更是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具有得天独厚条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健全人格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人格教育理念应成为学校贯彻始终的教育理念,进而明确提出教与学的目标,即让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它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创造真善美活人的教育。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注重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要求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①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②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③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④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注、批、划”,边读边想,品味鉴赏等。并坚持写读书笔记,摘录一些佳句名段等,作好语言的积累。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审美能力等,从而也就塑造培养了他们的健全人格。其次,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字词教学中,应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要学会利用字典、词典等常用工具书寻找答案,不能偷懒蒙混过关。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规范地掌握字、词的读与写,还学会了根据词的定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律、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等好品质,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提升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等,学生的好习惯就逐渐形成了,同时健全人格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引导主动参与阅读,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进发健全人格的火花。阅读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一文,学生知道经过人民子弟兵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了,但是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失去了苦心经营起来的可爱家园。教师问学生:“如果你目睹了这一切心情会如何,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只见他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我给他们寄去自己的压岁钱,还要写一封很长的信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重建家园。”“我打算发动全班同学捐款。”“我准备给灾区小朋友寄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我想和父母商量,把失去亲人的孤儿接到家里来,和我一起学习生活。”“我要发奋学习,将来做一名水利专家,镇住洪水这害人的恶魔。”可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方法。
三、鼓励在阅读中自主探究,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课后,你们认为是大榕树美?还是鸟的天堂美?”这个问题,然后把观点相同的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在班上讨论、交流,只见他们各抒己见,激情澎湃,气氛热烈,兴趣盎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能力,也锻炼了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而合作精神是一种值得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具体体现。
四、拓展课外阅读视野。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大有裨益,这是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对问题和事物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开展: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为了确保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对自主阅读的主要内容有所限定,并事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想象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其健全人格的需要,鼓励其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最好是拼音版的。比如:《三字经》《诗经》《上下五千年》《自古英雄出少年》《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童年》《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把古今中外的好书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鼓励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受到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读书、自觉培养健全人格的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应自觉地在阅读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形成三不误,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康的“中国梦”实现者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健全人格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人格教育理念应成为学校贯彻始终的教育理念,进而明确提出教与学的目标,即让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它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创造真善美活人的教育。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注重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要求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①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②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③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④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注、批、划”,边读边想,品味鉴赏等。并坚持写读书笔记,摘录一些佳句名段等,作好语言的积累。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审美能力等,从而也就塑造培养了他们的健全人格。其次,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字词教学中,应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要学会利用字典、词典等常用工具书寻找答案,不能偷懒蒙混过关。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规范地掌握字、词的读与写,还学会了根据词的定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律、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等好品质,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提升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等,学生的好习惯就逐渐形成了,同时健全人格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引导主动参与阅读,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进发健全人格的火花。阅读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一文,学生知道经过人民子弟兵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了,但是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失去了苦心经营起来的可爱家园。教师问学生:“如果你目睹了这一切心情会如何,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只见他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我给他们寄去自己的压岁钱,还要写一封很长的信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重建家园。”“我打算发动全班同学捐款。”“我准备给灾区小朋友寄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我想和父母商量,把失去亲人的孤儿接到家里来,和我一起学习生活。”“我要发奋学习,将来做一名水利专家,镇住洪水这害人的恶魔。”可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方法。
三、鼓励在阅读中自主探究,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课后,你们认为是大榕树美?还是鸟的天堂美?”这个问题,然后把观点相同的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在班上讨论、交流,只见他们各抒己见,激情澎湃,气氛热烈,兴趣盎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能力,也锻炼了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而合作精神是一种值得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具体体现。
四、拓展课外阅读视野。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大有裨益,这是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对问题和事物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开展: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为了确保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对自主阅读的主要内容有所限定,并事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想象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其健全人格的需要,鼓励其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最好是拼音版的。比如:《三字经》《诗经》《上下五千年》《自古英雄出少年》《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童年》《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把古今中外的好书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鼓励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受到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读书、自觉培养健全人格的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应自觉地在阅读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形成三不误,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康的“中国梦”实现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