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影响35-110kV输电线路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和优化对策,通过实施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输电线路;问题;方法;对策;评价;效果
1、引言
隨着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了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使得在工程施工这一方面控制难度加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对于施工这块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以“35-11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优化分析研究”为项目,将针对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2、提出35-110kV输电线路施工典型问题
2.1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1原材料
使用未经检测或含泥量超标的砂、石。砂、石料含泥量大,影响水泥与砂、石的粘结,同时增加混凝土搅拌用水,改变混凝土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性增大,易出现收缩裂缝,也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
2.1.2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
为施工方便,施工单位机械拌制出的混凝土坍落度都比设计增大,甚至是随意加水,如此做法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由于坍落度大、水灰比高,混凝土的沉陷量高,收缩性增大,经振动棒振捣,粗骨料下沉,空气和水不能有效排出,基础表面产生较厚水泥砂浆,在水分蒸发后内部孔隙多,疏松,混凝土密实度低,抗压强度差。
2.1.3钢筋绑扎
施工中因施工人员技术原因或赶工期,存在未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现象。箍筋排列间距不均匀,箍筋与立柱主筋转角部分不进行绑扎,有时不注意底板筋的保护,支撑筋倒塌、底板面钢筋被踩弯等等。这样其抗剪、抗弯性能变差,不能有效提高基础的抗压性能。
2.2 线路设计对施工的影响
2.2.1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年的施工、线路运行情况,发现部分线路在施工、维护上难度确实很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今年组织施工的洪德-四合塬35kV输电线路中,地形复杂,部分杆段位于大山沟壑中,山路崎岖陡峭,且大部分设计为水泥电杆,造成电杆运输极其困难,这样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及施工费用,并对以后的维护工作也增加了难度。二是在去年组织施工的姬西35kV输电线路中,3#-5#杆段,砍伐树木31棵,8#-9#杆段离坟地距离不足15m,这样就没有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给协调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施工费用。三是在今年组织施工的杨靖110kV输电线路中,有些塔位位于一个小孤峁上,造成塔位边坡距离不够,且因考虑测量实际高差与杆塔明细表中高差相差甚大,基面也不允许降,故需增加土方量来弥补边坡距离不够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及施工费用。
2.2.2杆塔选型
不同的杆塔型式在造价、占地、施工、运输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均不相同,杆塔工程的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30%~40%,合理选择杆塔型式是关键。在平原地带、川道、农田区域内,如果选择带拉线较多的水泥杆,一是协调困难,从而影响工期;二是青赔费用较高。
3、对策和措施
3.1 严格控制原材料
监理方严格把好原材料见证取样关,砂、石样品送当地工程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项目检测,检测报告合格(砂符合GB/T 14684-2001标准,碎石符合GB/T 14685-2001标准)方准进场使用。运至现场的砂、石料监理人员应再次对其进行外观检查,禁止不合格原料使用。
3.2 严格控制水灰比例、坍落度
施工前由检测部门定出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此进行投料。但混凝土配合比所用料为绝对干料,而基础施工为野外作业,受环境、气候等各方影响,砂石含水量一般较高,施工中应对水量进行适量调整;人工进行加水应用经计量的容器,以保证用水量的可靠。经常进行坍落度检验,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规定值。如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在保证水灰比情况下,及时调整水量。
3.3 严格控制钢筋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网靠边侧两行钢筋要求全部绑扎牢固,中间部位的部分交叉点可间隔错开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在立柱主筋转角处,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如箍筋末端较长应用扳手弯至立柱钢筋笼内侧,箍筋与主筋连接部位应全部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底板钢筋网和箍筋绑扎,网眼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施工人员如需在底板钢筋网上走动,应在钢筋网上铺木板作为行道,发现支撑筋倒塌应及时扶正、固定。
4、优化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4.1 优化线路路径
线路路径的选择在施工环节中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勘察单位应对送电线路路径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质、水文、交通条件、障碍物拆迁等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分析比较各种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通过近几年施工、运行包括协调等综合因素考虑,觉得一是在山区应尽量靠近乡村道路、公路等有运输道路的地形选择线路通道,施工时方便材料运输;二是线路通道应尽可能避开村民坟墓、房屋、窑洞、城镇规划区、蔬菜大蓬种植农田等,以减少补偿投资;三是在山区、丘陵的川道内多为农田、公路、电力线路、村民耕地、房屋等,跨越物多,协调难度大、杆塔位难定位。加之近几年川道内公路建设项目增多,很可能造成后期改线机率大的问题。这样一来,方便了施工,协调难度变小,还减少了投资。
4.2 合理选择导线、地线
在导线的选择上,不能仅仅考虑目前的负荷容量,还要对送电线路未来的负荷增长情况进行预测。要有远见性地选择导线的截面,避免短期内因为负荷增大导致的换线浪费情况。同时要考虑地线在防雷保护、通信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合理配置OPGW、OPPC。要使得地线既能满足技术上的需要又能保证工程投资的经济合理。就目前而言,35kV线路导线线径最小采用LGJ-95mm2型,110kV线路最小采用LGJ-150mm2型。
4.3 加强材料控制
对重要的材料和设备,由经过初步考察确定的几个备选厂家同时提出各自的设备生产组织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和价格,综合评定后,确定最佳合作对象,做到质量、价格、进度的统一。材料及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应选择国家认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这样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对于进场的材料,按照6-11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检验、试验规程的要求,严格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做好材料验收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保证工程施工所用材料全部合格。
4.4 引进新设备
以往在导地线架设施工这一块,主要采用人力放线,绞磨牵引。不仅放线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放线过程中,容易造成导、地线打咎、灯笼、断股、磨损,导地线损耗非常大。另外由于人力放线比较慢,也减缓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我大队目前引进张力放线机,施工速度快、导地线的磨损小、对导线的保护好、安装质量也高。通过应用,缩短了施工周期,还保证工程质量。
5、结束语
通过采取以上对策和措施,优化施工设备,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2]浅谈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10)
[3]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8,(14)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关键词】输电线路;问题;方法;对策;评价;效果
1、引言
隨着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了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使得在工程施工这一方面控制难度加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对于施工这块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以“35-11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优化分析研究”为项目,将针对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2、提出35-110kV输电线路施工典型问题
2.1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1原材料
使用未经检测或含泥量超标的砂、石。砂、石料含泥量大,影响水泥与砂、石的粘结,同时增加混凝土搅拌用水,改变混凝土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性增大,易出现收缩裂缝,也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
2.1.2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
为施工方便,施工单位机械拌制出的混凝土坍落度都比设计增大,甚至是随意加水,如此做法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由于坍落度大、水灰比高,混凝土的沉陷量高,收缩性增大,经振动棒振捣,粗骨料下沉,空气和水不能有效排出,基础表面产生较厚水泥砂浆,在水分蒸发后内部孔隙多,疏松,混凝土密实度低,抗压强度差。
2.1.3钢筋绑扎
施工中因施工人员技术原因或赶工期,存在未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现象。箍筋排列间距不均匀,箍筋与立柱主筋转角部分不进行绑扎,有时不注意底板筋的保护,支撑筋倒塌、底板面钢筋被踩弯等等。这样其抗剪、抗弯性能变差,不能有效提高基础的抗压性能。
2.2 线路设计对施工的影响
2.2.1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年的施工、线路运行情况,发现部分线路在施工、维护上难度确实很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今年组织施工的洪德-四合塬35kV输电线路中,地形复杂,部分杆段位于大山沟壑中,山路崎岖陡峭,且大部分设计为水泥电杆,造成电杆运输极其困难,这样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及施工费用,并对以后的维护工作也增加了难度。二是在去年组织施工的姬西35kV输电线路中,3#-5#杆段,砍伐树木31棵,8#-9#杆段离坟地距离不足15m,这样就没有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给协调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施工费用。三是在今年组织施工的杨靖110kV输电线路中,有些塔位位于一个小孤峁上,造成塔位边坡距离不够,且因考虑测量实际高差与杆塔明细表中高差相差甚大,基面也不允许降,故需增加土方量来弥补边坡距离不够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及施工费用。
2.2.2杆塔选型
不同的杆塔型式在造价、占地、施工、运输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均不相同,杆塔工程的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30%~40%,合理选择杆塔型式是关键。在平原地带、川道、农田区域内,如果选择带拉线较多的水泥杆,一是协调困难,从而影响工期;二是青赔费用较高。
3、对策和措施
3.1 严格控制原材料
监理方严格把好原材料见证取样关,砂、石样品送当地工程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项目检测,检测报告合格(砂符合GB/T 14684-2001标准,碎石符合GB/T 14685-2001标准)方准进场使用。运至现场的砂、石料监理人员应再次对其进行外观检查,禁止不合格原料使用。
3.2 严格控制水灰比例、坍落度
施工前由检测部门定出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此进行投料。但混凝土配合比所用料为绝对干料,而基础施工为野外作业,受环境、气候等各方影响,砂石含水量一般较高,施工中应对水量进行适量调整;人工进行加水应用经计量的容器,以保证用水量的可靠。经常进行坍落度检验,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规定值。如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在保证水灰比情况下,及时调整水量。
3.3 严格控制钢筋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网靠边侧两行钢筋要求全部绑扎牢固,中间部位的部分交叉点可间隔错开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在立柱主筋转角处,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如箍筋末端较长应用扳手弯至立柱钢筋笼内侧,箍筋与主筋连接部位应全部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底板钢筋网和箍筋绑扎,网眼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施工人员如需在底板钢筋网上走动,应在钢筋网上铺木板作为行道,发现支撑筋倒塌应及时扶正、固定。
4、优化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4.1 优化线路路径
线路路径的选择在施工环节中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勘察单位应对送电线路路径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质、水文、交通条件、障碍物拆迁等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分析比较各种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通过近几年施工、运行包括协调等综合因素考虑,觉得一是在山区应尽量靠近乡村道路、公路等有运输道路的地形选择线路通道,施工时方便材料运输;二是线路通道应尽可能避开村民坟墓、房屋、窑洞、城镇规划区、蔬菜大蓬种植农田等,以减少补偿投资;三是在山区、丘陵的川道内多为农田、公路、电力线路、村民耕地、房屋等,跨越物多,协调难度大、杆塔位难定位。加之近几年川道内公路建设项目增多,很可能造成后期改线机率大的问题。这样一来,方便了施工,协调难度变小,还减少了投资。
4.2 合理选择导线、地线
在导线的选择上,不能仅仅考虑目前的负荷容量,还要对送电线路未来的负荷增长情况进行预测。要有远见性地选择导线的截面,避免短期内因为负荷增大导致的换线浪费情况。同时要考虑地线在防雷保护、通信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合理配置OPGW、OPPC。要使得地线既能满足技术上的需要又能保证工程投资的经济合理。就目前而言,35kV线路导线线径最小采用LGJ-95mm2型,110kV线路最小采用LGJ-150mm2型。
4.3 加强材料控制
对重要的材料和设备,由经过初步考察确定的几个备选厂家同时提出各自的设备生产组织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和价格,综合评定后,确定最佳合作对象,做到质量、价格、进度的统一。材料及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应选择国家认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这样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对于进场的材料,按照6-11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检验、试验规程的要求,严格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做好材料验收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保证工程施工所用材料全部合格。
4.4 引进新设备
以往在导地线架设施工这一块,主要采用人力放线,绞磨牵引。不仅放线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放线过程中,容易造成导、地线打咎、灯笼、断股、磨损,导地线损耗非常大。另外由于人力放线比较慢,也减缓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我大队目前引进张力放线机,施工速度快、导地线的磨损小、对导线的保护好、安装质量也高。通过应用,缩短了施工周期,还保证工程质量。
5、结束语
通过采取以上对策和措施,优化施工设备,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2]浅谈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10)
[3]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8,(14)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