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符号在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eonk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线条又是艺术表现符号的方式之一。本文将以埃贡·席勒为例,来阐述线条符号在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本篇将主要分四个方面介绍:1.埃贡·席勒的艺术经历;2.线条是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现符号;3.席勒对线条符号的情感追求;4.席勒的绘画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席勒;线条符号;绘画创作;创作情感
  一、埃贡·席勒的艺术经历
  纵观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而善于把握各时期的脉搏,用创作出的作品去感染着人们,使人们不断超越。埃贡·席勒用他一辈子的时间去实践着不朽的使命。
  埃贡·席勒,奥地利的表现主义大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成员。他从小就有艺术天赋,具备艺术家该有的对事物观察的敏感,及异于他人的情感表达方式。1906年,席勒16岁时考入了维也纳美术学院,他的画风最开始受到学院派和印象派的影响,为他的造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与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认识以后,他的作品表现手法开始转变,慢慢地带有装饰风格。20岁的时候便已经达到了其绘画风格的成熟期,作品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在余生的8年时间中创作了许多惊世骇俗的作品。在他宝贵的28年生命中创作出3000多幅作品,艺术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他不幸于1918年秋天因流感而过世。
  二、线条是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现符号
  沃尔夫林认为“线描风格是按线条观察的,线描的视觉意味着首先在轮廓上寻找事物的感觉和事物的美,意味着眼睛沿着边界流转并且沿着边缘摸索”。①线条在绘画中作为一种情感的符号和最基本的造型表现手法之一,可以描绘出创作者所需要表现对事物最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是对事物最原始的表达方法。通过欣赏席勒的绘画作品,可以从画面中的线条组织感受到充满感情、生命力和富有意境的线条。
  在平面上不论用什么手段画出物体的三维空间都是符号性的表示。而线条的表现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因为常常通过搞清楚结构的方式,找出物体的长、宽、高的线条,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体积的感觉。线条符号作为画面的表达形式,它往往可以最直接、简单地表达出源于内心的情感。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黑格尔在《美学》中也提到过:“艺术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将原来的现实世界改造得更富人性气息并突显出来。在艺术中,世界变得更加纯粹、鲜明。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比未经心灵渗透的自然作品立意更高。当我们欣赏一幅风景画时,画家的情感已毫无保留地内置于画中,这样一幅出自心灵的作品,显然高于原初的自然风景。一切出自心灵的东西都高于自然。除此之外,艺术可以表现出神圣的理想,这是任何自然事物都无法做到的。”②由此可见,个人情感的表达,源于心灵的东西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神圣、不可缺性。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线条又是艺术表现符号的方式之一,实质就是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表达与抒发情绪的一个结果。从席勒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线条富有生命力和强烈情感。
  三、席勒对线条符号的情感追求
  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发展,无生命的线条存在着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被有机生命的动力所替代,愉悦人民的感官,就如同古典的传统艺术那样;一种是被精神性的生命力所替代,它延伸至超感官,具有精神性。”③埃贡·席勒的绘画作品中的线条表现是属于第二种,可以表现出生命力和力量,也就是说他的线条具有精神性,以人的意识为心理活动或精神的行为为主导,属于精神的品类。
  從席勒的作品《自画像》中,感受到这充满生命力和饱含情感的线条,提炼出具有震撼力的线条符号。席勒在早期绘画创作中,作品大多数都采用线条作为主要的绘画手段,人物和风景的轮廓线都用线条表现出凌厉和夸张,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不安。画面减弱了明暗和光影,使得线条充分表达了内心情感,也同时向观众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灵魂的震撼。
  如果我们拿出一支笔,在纸上进行无意义的涂鸦行为,很快我们会发现这些胡乱的线条与我们当时绘画情绪有着微妙的关联。席勒使用与克里姆特的作品一样的缠绕纠结的装饰图案。但不同的是,他所描绘的人物轮廓更加清晰并且棱角分明,甚至有时简约到接近抽象的地步。画面的取景也异常大胆,其充满紧张和暴力的线条给一个扭曲的身体注入了生命力。
  从席勒的画面中感受线条不断变化的魅力,流露出人物的气韵,把五官和四肢的轮廓线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态。他通过曲折而变化的线条,把人物压抑的精神状态传达给观者,使观者有紧张不安和沉闷的感受。席勒为了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这种紧张感,常去精神病医院观察病人不同的面部表情、紧张的神态和时而抽搐的动作,在绘画过程中将这种形象融入作品,所以从他的作品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呆滞、病态的人物形象。
  埃贡·席勒的作品《死神与少女》,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少女无比依恋地跪拜在死神面前,紧紧抱着死神。然而她的双眼望着另一面,不知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仅仅只是看向窗外的景,少女的脸上充满了犹豫。死神穿着黑色外套,俯身搂住少女,好像在向她诉说着什么秘密,又仿佛是一个长辈与亲人的辞行,把死神人性化,两人相依相偎的情景始终回荡在脑海。画面中线条的曲折和狂放,感受着作品是在强烈而压抑的情感中所完成的。线条作为符号表达他的情感,释放他的激动、不安的情绪。在看过席勒的绘画作品之后,闭上眼睛,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无形、具有美感且挥之不去的线条,还有画家强烈的情感。
  四、席勒的绘画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
  通过席勒充满运动感的线条、作品中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审美情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都可以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变化,趣味也要时时刻刻在进展和变化。水停不留便腐化,趣味也如此。学会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到趣味,这需要在熟知的事物中找到真知,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找到意蕴,通过思考、品味生命中的彻悟,从而潜移默化地表现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席勒的绘画风格都是在吸取古典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衍生而来的。
  席勒在他一生中创作出无数的精彩画作,令人回味。我们肯定天资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表达后天的积累也同样重要。如同一百个人读《哈姆莱特》便有一百个哈姆莱特的形象,但是哈姆莱特还依旧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是别的任何人。在艺途中,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历史长河里中西方著名艺术家绘画作品中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敢于面对自己的情感从而表达自我。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中会遇到否定的或质疑的声音,坚持自己的方向,一定会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就如席勒,穷尽一生用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了他对绘画的追求以及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当所有人不理解他时,他依旧坚守初衷,通过绘画找到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注释:
  ①[瑞]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②[德]黑格尔.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③[德]威廉·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M].张坚,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陈世雄.线条的语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刚.小提琴的奏鸣:维也纳分离派[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国经济、文化、思想、情感沟通也日益频繁,文化、艺术也受经济、信息、观念、影视和传媒的影响而改变。从美术发展史来看,人们对绘画的认识及对审美习惯的坚持会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发展而改变。那么,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审美标准对我们今天而言是否还具有价值?本文通过色彩的象征性、表现性、模仿性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现当代绘画审美在色彩感染力上的异同点,揭示了色彩的规律性并展现了
期刊
韦景耀自幼热爱艺术,他擅长大写意的油画风景,有传统功底及西方绘画的基础,并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初次看到他的画,画面呈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物质感,具有表现主义的倾向。画家笔下的景,不是客观所在的景,然而却能吸引人的目光,耐人寻味。他的画中往往包含艺术家本人的思考和情绪,由于对色彩大胆的运用和画面肌理的经营,画面的张力会扩展或延伸到背景当中。他的创作具有情感和心理的双重厚度,避免了画面过于直白,表现了大
期刊
【摘要】玛莎·施瓦茨是当代景观艺术学科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开辟了景观艺术的新疆域。在施瓦茨的作品中,通过雕塑的应用,她在作品中融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先锋性,并开拓了景观艺术“怪诞”“幽默”“世俗”的新审美趣味。从历史源流的发展上看,施瓦茨的成功是必然的,而她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上要归结于其作品中所隐含的先锋性。  【关键词】玛莎·施瓦茨;先锋性;雕塑;景观艺术;后现代主义  景观和雕塑的结合有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提倡增强文化自信、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关于地域性文化艺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学术研究者偏爱的研究范围。广西民族地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漓江画派”的形成更好地促进了广西地域美术的发展。本文以广西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家张冬峰、黄菁、谢森的代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广西地域性绘画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当代油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漓江画派;地域性;风景油画;绘画风格
期刊
1984年出生,欽州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外聘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各类画展并获奖。出版有《陈家叶画集》,个人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期刊
王锦霞是注定要让画坛为之关注的一位卓然不群的画家。  硕士研究生毕业找到一高校工作,然这位刚涉世事一心画画的年轻人,居然会嫌高校虚假作戏影响创作,毅然辞职做职业画家。仅此一举,她的卓然不群算是初现端倪。  辞掉高校教职求学北京后的王锦霞,在短短几年中一口气取得如下成绩:2011年作品《踏歌》与那玉成合作获第七届少数民族百花奖作品展金奖,《春天的祝福》获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12年《青春》
期刊
壯族。中学一级美术教师、教研组长。铁道部优秀教师。喜欢水彩、木刻、国画等。早年已有作品被报刊报道。
期刊
1985年生,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人。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丁中一、袁汝波等先生。多次参加省级美术展览,作品先后获河南省第四、五届人物画展一等奖。
期刊
【摘要】阿尔珀斯美术史研究对艺术人类学方法的使用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为艺术作品有时必须要放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当中才能解释清楚,所以学者应当重视艺术的发生现场、艺术家、艺术作品在当时的意义和作用,关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本文以阿尔珀斯美术史研究为例,尝试让那些没有读过阿尔珀斯著作的读者也能了解艺术人类学在美术史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对读者的研究和写作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