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如何运用哲学观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我们钻研教材,并用以搞好课堂教学呢?
关键词:抓住联系异中察同
一、抓住内部联系,由已知走向未知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所谓“故”,就是已知,而“新”则是指未知。怎样做,才能从已知走向未知呢?关键是要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有机联系。先请看《英英学古诗》一课。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课文中那首古诗《静夜思》是有一定困难的,可以算作“未知”。但是,下面英英所说的那段话,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大体读懂的,可以算作“已知”。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引导学生将英英所说的这段话读通、读懂,并将它与《静夜思》中的句子关联起来,让他们经历一个由此及彼、由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也就不太困难了。在教学时,我们只要通过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插图、文字和那段韵文的有机联系,他们就会较为容易地把握生字的意思,十分便捷地從已知系统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散落在课文中字、词、句、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连缀成网络,那么,这篇课文所拥有的“整体”功能就一定会大于“部分之和”。
二、抓住内在联系。举一隅而三隅反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把举一反三的能力视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志。那么,形成举一反三能力的关键在哪里呢?日本创造学会的先驱市川久弥教授在《创造工程》一书中指出:“我的创造性科学或创造工程学的理论系谱,源于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对自己创造的经验总结的基本点,即‘我们必须指向目标,与其说是找出相似和相异,倒不如说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内容虽然不同,但其形式,其部分间的排列是相似的。从这一方面看,后律的范围逐渐扩大,有包容一切的倾向’。”这也就是说,创造的关键是“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
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发现“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并将它们有机地关联起来,也就是独创了。
三、抓住内在联系,拓展认知的空间
俗话说得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大海一样广袤无垠的大舞台,鱼儿难以练就搏击风浪的真本领,没有蓝天一样上下千仞、纵横万里的广阔空间,鸟儿难以练就穿云破雾的翅膀。所以,我们从把握教材前后的联系人手,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课与课之间的内在的隐性联系,就能搭建起一个更加宽阔的认知平台,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与文本、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去,就会使那些充满灵性的思维火花不断地进发,并不断地得到认同和放大。
最后,我们简单说说,如何抓住事物内部联系的问题。高士其先生说过:“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内在的本质,都有其相同的哲理,当我们摸清了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后,就需要开始去寻找他们内在的共性,这才是一个明哲、智慧的做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最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从而站在哲学的角度,通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真谛。”(见高士其先生为《相似论》所写的《序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l页)从高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条:
第一是要确立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误以为:“科学”就是分析。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常常会把那些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东西强行分解成若干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显性的“知识点”,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成七零八落的碎片,把本来客观存在内在联系的课文人为地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分析是必要的,但分析又是有度的。这就如同水是由氢和氧构成的一样,如果你把它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也就不具有水的功能了。
第二是要认真地研究“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真正把“一”举好。从宏观上看,人的社会活动无非两类,一类是认知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基础的、是外显的,认识活动是内隐的,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实践活动的身份非常特殊,它是目标,也是手段。它既是一个人获得内隐认知的必然手段,又是一个人内隐认知能够显现的必然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和写作等实践活动,既是所要追求和达成的显性目标,又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基本和重要的渠道。如果不从这些最为基本的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人手,就会使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之相反,仅仅追求实践活动显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不注重寓于其中的内隐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那就会导致语文教学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失落。
关键词:抓住联系异中察同
一、抓住内部联系,由已知走向未知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所谓“故”,就是已知,而“新”则是指未知。怎样做,才能从已知走向未知呢?关键是要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有机联系。先请看《英英学古诗》一课。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课文中那首古诗《静夜思》是有一定困难的,可以算作“未知”。但是,下面英英所说的那段话,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大体读懂的,可以算作“已知”。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引导学生将英英所说的这段话读通、读懂,并将它与《静夜思》中的句子关联起来,让他们经历一个由此及彼、由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也就不太困难了。在教学时,我们只要通过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插图、文字和那段韵文的有机联系,他们就会较为容易地把握生字的意思,十分便捷地從已知系统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散落在课文中字、词、句、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连缀成网络,那么,这篇课文所拥有的“整体”功能就一定会大于“部分之和”。
二、抓住内在联系。举一隅而三隅反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把举一反三的能力视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志。那么,形成举一反三能力的关键在哪里呢?日本创造学会的先驱市川久弥教授在《创造工程》一书中指出:“我的创造性科学或创造工程学的理论系谱,源于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对自己创造的经验总结的基本点,即‘我们必须指向目标,与其说是找出相似和相异,倒不如说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内容虽然不同,但其形式,其部分间的排列是相似的。从这一方面看,后律的范围逐渐扩大,有包容一切的倾向’。”这也就是说,创造的关键是“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
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发现“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并将它们有机地关联起来,也就是独创了。
三、抓住内在联系,拓展认知的空间
俗话说得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大海一样广袤无垠的大舞台,鱼儿难以练就搏击风浪的真本领,没有蓝天一样上下千仞、纵横万里的广阔空间,鸟儿难以练就穿云破雾的翅膀。所以,我们从把握教材前后的联系人手,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课与课之间的内在的隐性联系,就能搭建起一个更加宽阔的认知平台,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与文本、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去,就会使那些充满灵性的思维火花不断地进发,并不断地得到认同和放大。
最后,我们简单说说,如何抓住事物内部联系的问题。高士其先生说过:“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内在的本质,都有其相同的哲理,当我们摸清了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后,就需要开始去寻找他们内在的共性,这才是一个明哲、智慧的做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最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从而站在哲学的角度,通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真谛。”(见高士其先生为《相似论》所写的《序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l页)从高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条:
第一是要确立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误以为:“科学”就是分析。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常常会把那些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东西强行分解成若干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显性的“知识点”,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成七零八落的碎片,把本来客观存在内在联系的课文人为地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分析是必要的,但分析又是有度的。这就如同水是由氢和氧构成的一样,如果你把它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也就不具有水的功能了。
第二是要认真地研究“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真正把“一”举好。从宏观上看,人的社会活动无非两类,一类是认知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基础的、是外显的,认识活动是内隐的,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实践活动的身份非常特殊,它是目标,也是手段。它既是一个人获得内隐认知的必然手段,又是一个人内隐认知能够显现的必然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和写作等实践活动,既是所要追求和达成的显性目标,又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基本和重要的渠道。如果不从这些最为基本的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人手,就会使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之相反,仅仅追求实践活动显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不注重寓于其中的内隐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那就会导致语文教学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失落。